一篇 3 万+爆文的背后:改变非黑即白,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认知重构打破认知扭曲。
文摘
文化
2024-11-26 00:02
北京
本文是锋哥的第233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我是锋哥。
每周一个方法论分享,人这一辈子总得学几个“套路”,避免经验中的漏洞,查漏补缺。上周与一位朋友交谈,他找我帮忙,他有位客户的女儿 88 年患了抑郁症,想问问有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心理治疗。之所以找我的原因,因为我从事养老行业,接触面更广一些,锋哥就找了相应比较合适的「认知行为疗法」机构作为其参考项。物质匮乏到物质丰盈,精神面貌已然改变,「抑郁症」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月中,锋哥有篇文章爆了,阅读量破了 3 万多,收到了一些留言,都一一做了回复。结合之前网络看到的一些言论,锋哥得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浅显的道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被自媒体人亲切的称为「杠精」。他们的行为很奇怪,也许是为了发泄情绪,但网络上发泄情绪其实没有丝毫价值。认知扭曲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在处理信息时出现的系统性偏差。这些偏差导致个体对现实的认知和解释偏离客观事实,常常与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有关。认知扭曲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选择。1、全或无思维:以极端的方式看待事物,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2、过度概括:基于单一事件或小样本得出普遍性结论。4、否定正面:对正面事件或特质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不重要或不真实。5、妄下结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做出结论,如读心术(认为知道别人的想法)或灾难化(预期最坏的结果)。6、放大和缩小:夸大自己的缺点或问题,同时缩小自己的优点或成就。7、情绪推理: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来判断事实,而不是基于逻辑和证据。8、“应该”陈述:对自己或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这些期望没有被满足时感到失望或愤怒。9、责任个人化:不公正地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即使在没有直接责任的情况下。10、标签化:给自己或他人贴上负面标签,而不是基于具体行为来评价。但如果你的视角不是放在解决办法的方向上,陷入内耗,那基本你离「抑郁」不远了。通俗的讲就是你无法准确解释这个事情,超出了你认知以外,进而产生了轻度焦虑,但你的视角始终不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来,久而久之,陷入无效的内耗当中,时间一长,自闭,抑郁。所以人为何需要社交,社交有助于打破我们自身的认知,多接触外部视角,刷新我们的认知。当然有问题自然就有人来研究。最著名的就是「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出现了扭曲,无法自己纠正,就需要外部力量来干预(医生就是属于典型的生理干预)。面对认知扭曲,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认知重构”这一解决方案。认知重构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旨在帮助个体识别、挑战并改变其负面、扭曲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积极的情绪调适。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个体思维方式的深刻洞察,还包括通过实际行为和策略来逐步重塑思维模式。1、意识到负面思维:通过自我观察和记录,识别出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2、挑战认知扭曲:质疑这些思维的合理性,并寻找事实依据来反驳它们。3、替换为积极思维:用更现实和积极的想法替代负面思维。6、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减轻压力和焦虑。认知重构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行为改变、心理健康和认知灵活性的提升。锋哥之前有篇文章提到的「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就是认知行为疗法(CBT)中一个重要的模型。「五大连池火山石」
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只要你的视角放在解决问题上,努力去寻找的答案上,方向上就不会有太大偏差。其次,无论如何,都要努力保持「强者思维」,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积极向上心态。当然,自我干预才是效果最好的,就好比生病之后发挥自身免疫的力量克服,抵抗力就会有所提升。世界真的不是太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复杂的更是你的内心,... END ...
延伸阅读:
降低你的价格认知的 42 种战术~
分享是动力,点赞是态度,在看是认可!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可以给我个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