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面对不公时不要再习惯性的沉默,那只会错过反击的最佳时机,你不争取,没人会把东西给你,你不闹,没人会替你出头

文化   2025-02-04 08:14   浙江  

【原文】

让等诘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幾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託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大甚乎!”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译文】

张让等人怒问何进:“当今天下混乱,绝非我等宦官独罪。先帝曾与太后不和,几乎酿成大祸,是我等哭着从中斡旋,各献千万家财,才让先帝转怒为喜,无非想借你何家庇佑。可你如今竟要赶尽杀绝,是不是太狠了!”话音刚落,尚方监渠穆拔剑,在嘉德殿前将何进斩杀。

被人欺负时,你会习惯性的沉默,你会想:算了吧,忍一忍,别把事情搞大。

你欺骗你自己,觉得自己只要不是主动招惹,麻烦就不会找到你。

从小到大你都认为,沉默是最好的盾牌,可以帮你避开冲突,能换来安宁。

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

可事实是,欺负你的人并没有停手,他们看透了你,算准了你不敢反抗,不敢撕破脸,不敢掀桌子。

所以他们踩着你的底线走,一次,两次,直到你退无可退。

你要明白:忍让不是美德,是懦弱。

那些告诉你“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不过是为自己找借口。你退一步,他们会进一步,直到你无路可退。

人生最大的愚蠢,不是你没能力,而是你有能力却不敢出手,有机会却白白放过。等到局势坏到无法收拾,你才会明白——早该翻脸,早该反击,早该把事情摊开。

怕事,你就永远上不了台面。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沉默就对你心慈手软,相反,你的沉默,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你不争取,没人会把东西给你;你不闹,没人会替你出头。

指望别人发善心?醒醒吧,人,只会尊重强者,不会同情弱者。

何进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很明显:

他不敢主动出手。

宦官集团长期把持朝政,为非作歹,何进并非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他一直在犹豫,为什么?

因为他不能无视一个现实:他的妹妹何太后是靠宦官的支持才得以稳坐后宫,他的母亲和弟弟也在宦官的庇护下享受富贵。

而何太后的劝阻,是何进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

每当何进下定决心要动手时,何太后便会站出来反对。作为何进的亲人,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族因内斗而分崩离析。而对于何进来说,妹妹的反对让他左右为难,无法果断行动。

此外,何进自己本身也是依靠宦官集团的引荐,才得以进入权力顶层。

这个历史渊源使得他难以彻底与宦官集团决裂。他的政治生命和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轻易动手,他担心自己会失去所有的政治支持。

士族集团的态度更是让何进举棋不定。

在消灭宦官的问题上,士族集团的态度比何进更为迫切。

因为宦官集团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士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利益。然而,何进并不能完全信任士族集团。

他明白,一旦宦官集团被消灭,士族集团必然会填补权力真空,甚至可能取代宦官的地位,威胁到自己的权力。

何进担心的是,如果过于急切地消灭宦官,士族集团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削弱自己的权力基础。

他需要一个平衡,既要消灭宦官,又不能让士族集团借机坐大。这种复杂的政治考量,使得何进一再拖延,不敢果断出手。

何进的犹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考虑的是宦官集团被消灭后,谁来接管宦官留下的权力真空?

宦官掌握着京城的禁军,控制着朝廷的内外事务。一旦宦官被清除,谁能保证士族集团不会借机钻空子,扩大自己的权力?

何进明白,消灭宦官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填补权力真空。

他需要时间来协调各方利益,确保自己的权力基础不受影响。然而,就是这一等,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各方利益没有协调好,何进最终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现实就是这样无情:

你不直面问题,问题就会吞噬你。

所以,该怎样做?直接反击,摊牌,掀桌,发声。

该出手时,你不必犹豫,不必想太多。把事情闹大,把问题摆上台面,亮出你的底线。谁敢碰你,你就让他疼。你要让别人知道,你不是可以随意欺负的对象。

你在职场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中,面对不公、面对欺凌时,最该做的就是直接摊牌,敢于反击。

你不需要解释自己,不需要一再退让。怕事的人,永远会被欺负。而那些敢于发声、敢于争取的人,才会赢得尊重和主动权。

拖,只会让局势恶化;懦弱,只会让敌人更强。

你要做的,就是在该发声的时候发声,在该反击的时候反击。不打无准备的仗,但也不能永远躲在安全区。你有能力,那就用这能力为自己赢得尊重。让你的行动定义你的底线,而不是沉默。


历史崔
历史崔,介绍历史人物的原创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