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宪法的条文使我胸中敞亮。尽管它出于联合国军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到底不也是汇聚了日本男女全体国民意志的无血革命吗?多么伟大,多么漂亮的转身呀!崭新的日本,将穿过战败这苦难与屈辱的窄门,在真理中诞生……(平塚,1984c:33) 明治四十四年,26岁的我哀叹:“女性原本是太阳,而今的女性却是月亮,依靠他人而生,由反射他人之光而发光,有着病态脸庞的苍白月亮。”37年后的今天,我则是满心欢愉地呐喊了:“正是此刻,解放了的日本妇女内心升起一轮巨大、巨大的太阳。看啊!这一天终于到了。”
我内心洋溢着无尽的喜悦。”(同上:43〜44) —《我的梦想实现了吗》(1948)
1、“母性方乃和平之力”
·1947年3月,雷鸟从疏散地茨城返京,四处收集并阅读康德、内村鉴三等人关于和平问题的著作。1949年加入世界联邦建设同盟①,开始学习世界语。 ·1950年,与野上弥生子等人联名,向访日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提交《关于非武装国家日本的女性和谈问题的几项希望》,翌年再度提交同款声明。 ·1951年12月,组织成立“反对再军备妇女委员会”并担任会长,(翌年1月,向美国参议院全体议员提交《非武装国家日本的女性向参议院诸位的申请》)编著出版《基于母亲的立场》。 ·1953年4月,成立“日本妇女团体联合会”并担任会长。 ·1954年9月,向国际民主妇女联盟提交呼吁废除核武器的申明――《日本妇女的申诉》,并以此为契机,于翌年召开了第一次日本母亲大会②和世界母亲大会③。 ·1959年12月,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全面缩减军备的联名申请。 ·1965年5月,成立“越南对话会”,组织参与反战运动“卡片波”,筹款设立“越南妇幼保健中心”。 ·1970年6月,又与市川房枝等人发表了以《时值6月22日安保条约固定期限结束之际的呼吁》为题的公开声明。(参考:小林,1994;米田,2002)
日美安保条约、核试验、越南战争……雷鸟坚持直面战后世界形势的一系列迅速恶化,从“母性”④角度出发,对一切阻碍和破坏生命之物予以坚决反对。其轨迹之鲜明,立场之强硬,在这篇写于1952年的短文《母性方乃和平之力》中有着集中的体现:
发生于广岛和长崎的核爆洗礼,日本的母亲是绝对、绝对、永远无法忘记的吧。就算那是迫使愚蠢的人类放弃战争的最后、最情非得已的手段,母亲的心也绝不认同。 日本的母亲在此向世界的母亲呼吁:以神的绝对命令,将这一破坏地球生命,令人类走向灭亡的核武器予以废除。(平塚,1984c:212)
▲
第1届日本母亲大会
东京丰岛公会堂,1955
▲
1959年第5届日本母亲大会海报
▲
第15届日本母亲大会
▲
第30届日本母亲大会
▲
第65届日本母亲大会
2、作为“国家性存在”的母亲
帝国议会开院即日,政府部门人员及两院议员发布前所未有之敕语,惊惧泣涕,归于无我忘我之清净心,诸政一新……万民之心,归于天皇,奉以人神,众星拱辰。生于此国,实为大幸。(《女性之感激》,《读卖新闻》,1936年5月7日专栏) 大正时代,我一方面强调恋爱乃婚姻一大要素,另一方面,也主张站在今日民族优生及母性保护之立场,对婚姻自由予以限制。具体而言,我主张禁止劣等人群(如精神病患、智能障碍者、传染病人群、酗酒者等)结婚,并要求国家对育儿母亲给予生活上的补助和保障。……我的诉求几乎被无视了。……无论国家或个人,通过战争这一无法逃避的现实认识到婚姻和母性的社会意义,我以为毕竟是件好事。(《婚姻•家庭•儿童》,1940年,刊载出处不明) (亡父对)天皇之敬重与忠诚,半刻未敢怠慢,此乃直至今日方才有感于日本国体之尊贵,首肯于天皇陛下作为天照大神子孙的我们,所根本无法想象的。(《追忆亡父》,《妇女公论》,1941年5月号)
根据米田的说法,雷鸟遗物中的剪报里,最后一段引文加点处“被涂到几乎难以辨认,推测为战后修订”(米田,2002:220)。此外,1942年4月被疏散到茨城县北相马郡避难的雷鸟,在直至1947年返京的五年间一直过着不问世事的农耕生活,则恐怕是出于“对战争时局之危险的直觉性回避”(米田,2002:332〜333)。使人们对雷鸟思想全貌的把握变得更为困难的是,同样根据米田所说,即使在战后,雷鸟的言论也与战时的思考显示出某种根源性的关联,而这一理论进路背后隐含的问题,恐怕是从早年《青鞜》时期就开始了。⑥
▲
『青鞜』目录
▲
『青鞜』封面
该杂志是日本最早由女性创办和主持的杂志,创刊于1911年。创刊号上雷鸟的发刊词“女性原本是太阳”以及与谢野晶子的卷首诗“山动之日来临”(漫言碎语)已成为近代日本最早的“女性解放宣扬”,该杂志也因此拥有了日本“女性解放运动先驱”的地位。
“无限生成”——这是雷鸟生命垂危之际写在色纸上给亲朋好友的寄言。这概括了雷鸟全部思想的特长与魅力的短语,意味着对无限生命的创造生成的绝对信赖与绝对肯定,显然,这一信念从《青鞜》时代直至其晚年,都丝毫没有动摇⑦。然而,也正是这包含了个体、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泛神论思想中,正是这一指向融合的愿景中,潜藏了她不彻底的国家论这一重大弱点。
1910年代后半,在同与谢野晶子关于“母性保护争论”的笔战⑧中,雷鸟提出:
母亲乃生命之源。女性通过成为母亲超越了个人性,成为社会性乃至国家性的存在。因此,对母亲的保障不仅旨在保障女性个人,更是通过对儿童的保护,从而保障全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未来。(小林、米田编,1987:110)
然而,所谓“国家性的存在”究竟指的什么呢?雷鸟的主张,这一本该带有所谓能力进路(capability approach)意味的颇为先进的问题意识,其之所以露出破绽,在于它过于轻易地乞灵于“性”这一明治以降开始流行的接尾词,并最终归结到“国家性”这一异常暧昧的表达上⑨。当然,语言到底能多大程度地把握住实际,这一根本问题也并不单单发生在雷鸟身上。
▲
“母性保护论争”中平塚雷鸟(左)、与谢野晶子(中)与山川菊栄(右)各自的观点
▲
『資料 母性保護論争 論争シリーズ1』
香内信子 編,ドメス出版,1988
▲
与谢野晶子、平塚雷鸟等人结成“新妇人协会”
1920
▲
“新妇人协会”机关刊物《女性同盟》
二、丸山真男:“20世纪最大的悖论”
核战争教给我们的悖论性真理是:最为现实之物也恰恰是最理想主义的。这就是我们面前最为活生生的现实。时刻谨记这一现实之意义,判断纷繁复杂的时局,方是最为现实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新宪法之下的日本国民,在向全世界做出放弃战争及非武装原理的严肃承诺中,所必然推导出的态度。《三论和平》(1950)(丸山,2010:213)
8月15日的意义在于,我们后世的历史学者们终于可以说:最后进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那个总咬在欧美帝国主义身后穷追不舍的后进国家日本,通过败战这一契机,成为最先进的主张和平的国家。这就是20世纪最大的悖论。我们将为实现这一悖论而努力。《20世纪最大的悖论》(1965)(丸山,2010:441)
1、多元的实用主义批判
▲
『超国家主義の論理と心理』
丸山眞男 著,古矢旬 編,岩波書店,2015
▲
『三酔人経綸問答』
中江兆民,集成社,1887
正是从这一方法出发,丸山才高度评价了福泽谕吉和中江兆民。他认为福泽“不强加给人民任何绝对价值,而将促使其在各种价值面前自己思考、选择,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自主地前进为己任”(丸山,2010:109);兆民“的最重要之处,在于从多角度出发认识政治,从情、理等不同方面观察事物;通过主张各异的三人向读者展现三种不同的观念,可谓《三醉人》⑩最可贵之处”(丸山,1998b:321)。由此可见,一些批评仅将丸山谴责为以欧美为范本批判日本的现代主义思想家,乃是忽略了其多元主义的实用主义的面向。
丸山以《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显赫登场,在围绕“旧日金山和约”的论战中,作为“和平问题谈话会”的中心成员提出“全面和谈、中立、反军事基地、反再军备”的和平四原则,更在其后的安保斗争中受到学院之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思想多年的意见领袖,却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被指为“虚妄的战后民主主义”之代表,受到“全共斗”一代的猛烈抨击,直至1971年抱恙离开东京大学。丸山的思想可以从许多方面评价和批判,本论文则试图探讨其中一个角度,同时也是丸山本人曾予以承认的问题,即作为“被爆者”⑪,他为何从未对核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
“全学共斗会议”
1969
1969年2月21日全共斗成员涌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史”的课堂,由法斗会的学生对丸山真男发出诘问,并追究其责任。丸山回答道上课是大学的日常制度,也是教师的义务。就这样,与法斗会委员论争1个半小时之后,丸山又讲了10分钟自己的著作《日本的思想》一书,便结束了课堂。
2、作为“被爆者”的忏悔
1945年4月,作为二等兵被指派到广岛市宇品陆军船舶指挥司令部参谋部情报班的丸山,于数月后在距离核爆中心地约4公里的地方亲历了原子弹爆炸。8月9日,丸山被班长带到广岛市内巡查,整日目睹受灾地惨状,9月中旬回京。丸山无疑算是被爆者之一,他的病和白血球过低的症状也很难说与核辐射毫无关系。但他不仅没有申请被爆者健康手账,即使在公开场合发表被爆体验,也是到1965年的8月15日的事了。⑫
▲
广岛市宇品陆军船舶指挥司令部遗址
▲
广岛市宇品波止场公园的陆军栈桥歌碑
▲
被爆者健康手账
现在想来,我做的最少的事,就是将核爆体验思想化。再怎么说,原子弹爆炸,我几乎亲身体验过啊。……那样惨绝人寰的光景,我亲眼见过啊。然而核武器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至今没去考虑。所以说,战争终于结束了,不堪忍受的时代终于过去了,还是这类感觉要来得强烈些。……作为观念的民主主义呀,基本人权呀这些东西,我对他们的关注几乎是本能的。但对核武器却不是。至少在比基尼环礁问题(1954年)之前,我都未曾像今天这般考虑过什么。哎,这算是忏悔吧。就是这种负罪感,让我至今很觍着一张被害者的脸参加被爆者运动。(丸山,1998c:106~109)⑬
丸山又说:
朝鲜战争后,我写了《三论和平》绪论部分的草稿,然后开始考虑怎么给和平共存论建构一个理论基础。当时我说,因为核武器的出现,战争的形态完全不一样了。一切关于战争的大义名分都将被核武器的出现消解。现在的战争很可能只是一种手段的过剩,跟它本身诉诸的目的完全相反。不过这也只是我出于全球视角的一种十分“抽象的”观察,和我在广岛经历核爆炸,遭遇原子能放射的经历并无关系。(丸山,1998c:107)
▲
「丸山真男 原爆への悔悟」专辑
虽然疑问尚未解决,不过丸山以下的说法至少表明,以“广岛”为中心的思想研究将成为他永远的心结:
关于广岛和长崎,我所说的东西,远远无法穷尽其实际发生的干万分之一。……原子弹每天都在落下……每天都在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每天发生的新的现实中,广岛都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林,1998:35~36)
三、森泷市郎:人类必须活下去
我们这些广岛、长崎的幸存者,即便有过那般恐怖的经历,却也都不免想过:原子能的军事使用也就是原子弹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将其和平使用,将会带来多么美好的未来啊。这真是让人羞愧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的空想(森泷,1994:11)。
1、核时代的伦理——人类必须活下去
回顾战后反核运动的先驱哲学家森泷市郎(1901〜1994)的一生,可以发现不少引人注目的特征。其中最意味深长的一点,是他自1927年起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就读这一经历。这是1928年西田几多郎退职、1929年九鬼周造担任讲师的年代,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西田和田边元为中心的所谓“京都学派”的全盛时期。
▲
森泷市郎(1901〜1994)
日本哲学家。生于广岛县,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曾任广岛大学教授,在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1954年成为原水爆禁止广岛县协议会的首任事务局长,致力于举办1955年的第一届原水禁世界大会,并为制定被爆者援护法而努力。还曾担任日本被爆者团体协议会理事长。1991年担任原水爆禁止日本国民会议议长。和平运动的世界性领袖,在各国呼吁废除核武器。每当世界上进行核试验时,他都会坐在原爆慰灵碑前,这一形象成为和平城市广岛的象征。他曾说:“精神的原子连锁反应必须胜过物质的原子连锁反应。”
▲
▲
西谷启治(1900~1990)
日本宗教哲学家,生于石川县。师从西田几多郎,1943年成为母校京都帝国大学的教授。战后担任京都大学和大谷大学的教授。作为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西田的学风。昭和57年(1982年)被授予文化功劳者称号。著有《根源的主体性的哲学》《宗教是什么》等。
▲
高坂正显(1900~1969)
日本哲学家,1923年京都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成为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西谷启治、高山岩男、铃木成高并称京都四天王。他反对唯物论,致力于介绍新康德派,曾参加《康德全集》的翻译工作,并介绍了海德格尔哲学,以西田几多郎哲学为基础,研究历史哲学,达到“战争乃净化之火”的立场,在十四年战场时代曾积极进行活动。194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翌年任人文科学研究所长。1946年因支持战争被开除公职,仍持西田哲学的立场继续写作。1955年回到京都大学,任教育学院教授。1961年任东京学艺大学校长。1967年任国立教育会馆馆长。
▲
高山岩男(1905~1993)
▲
中井正一(1900~1952)
(核爆继而终战。这一历史的分歧点,使作为广岛高师教授的生活、研究工作与自己的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断裂。) 教哲学的西田几多郎先生曾对我说,搞伦理学和哲学的人得时刻具备自我否定的觉悟才行,因为保不齐踏进棺材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先前的所有观点全得要推翻。事到如今我才明白这话的含义。 (战前和战时写的论文,教给学生的伦理学统统错了吗?——他感到灵魂被剜去了一块。)(中国新闻社编,1985:17,括号内的前后文编辑所加)
阴雨。下午一点,在充满回忆的文学院大教室里上了最后一课,题目是《我的路》。从师法西⑰、西田、田边三位教授的经历讲起,到我自身伦理学体系的概要,再讲到战后如何批判力量文明,而强调爱的文明。我讲了原子弹体验如何迫使我从西伦理学意义上的国民道德的“种”的立场进入‘类’的立场;讲了研究并实践以‘人类必须活下去’这一至上命令为立足点的和平伦理的毕生愿望。(中国新闻社编,1985:204)
▲
『ヒロシマ四十年: 森滝日記の証言』
《广岛四十年:森泷日记的证言》
森瀧市郎 著, 中国新聞社 編,平凡社,1985
▲
『核と人類は共存できない : 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
《核与人类无法共存:迈向核的绝对否定》
森瀧市郎 著,七つ森書館,2015
2、“和平使用”——同语言的戏法战斗
1958年7月,在向《中国新闻》的投稿中,森泷详述了“人类必须活下去”这一著名论题。他的思想核心,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灭亡这一现实可能性的当代伦理的第一命令,比同样提出“让人类活下去”的汉斯•约纳斯(1903~1993)的《责任原理——试论以科学技术文明为目的的伦理学》(1979年)的出版还早了数十年。
▲
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
德国犹太哲学家。师从著名哲学家,如马丁·海德格尔和埃德蒙·胡塞尔并成为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的密友。1979年出版了《责任原理:现代技术文明伦理学的尝试》一书,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截然不同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表示责任的当务之急:寻找技术时代的道德规范。约纳斯主张新的道德要求可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此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了当代的经典之作,于1984年被翻译成英文,于1987年获得德国图书业和平大奖。
▲
《责任原理:现代技术文明伦理学的尝试》
▲
森瀧市郎追悼集刊行委員会,1995
▲
広岩近広,藤原書店,2017
▲
『新版 原子力公害:人類の未来を脅かす核汚染と科学者の倫理・社会的責任』
ジョン・W・ゴフマン(John William Gofman), アーサー・R・タンプリン(Arthur R.Tamplin),明石書店,2016
▲
『核戦争3分前』
森瀧市郎監修,日本評論社,1984
四、结语
2015年7月15日,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强行通过承认集团自卫权的《安全保障关联法案》。丸山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悖论”——日本和平主义理念,被“和平安全法案”蒙上一层阴翳,推上了历史的歧路和危机的风口浪尖。从这一刻起,本文纵览的三名思想家留给我们的课题将变得更加沉重而紧迫。
▲
《安全保障关联法案》,主要由两部法案构成:一部是《国际和平支援法案》,意在使日本自卫队随时可以对美军以及多国籍军队等提供后方支援活动;另一部是在修改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进行了修改的法律涉及到《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等10部。《安全保障关联法案》的核心就是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日本自此可以向海外自由派兵。2015nian 7月16日,“新安保法案”被众议院全体大会表决通过。
晚年的雷鸟曾被问及一个问题。“您说要‘保卫日本’,那么现在首当其冲应该保卫的是什么?”我想以她当时的回答结束全文:
是日本宪法。尤其是宪法第九条。宪法九条是日本的理想,也是使命;是日本的存在价值,也是日本的荣耀,是最不容许侵犯的,我们最后的一个据点。(《最后的据点是第九条——关于“如何保卫日本”的问题的回答》1966,平塚,1984c:427~428)
参考文献
注释
▲
『「積極的平和」とは何か』(平和研究第45号)
日本平和学会 編,2015
目 录
作者简介
嘉指信雄(KAZASHI Nobuo),哲学者。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2019-2022)。广岛市立大学客员研究员(2020-)。哲学博士(耶鲁大学)。专攻比较哲学与近现代日本思想。编著有《西田哲学選集5 歴史哲学》(燈影舎、1998年)、《没有核武器的未来》(核受害者论坛,2022年)、INTERFACE, Vol. 24, Hybrid Culture in the Technology-Mediated World,2004 Summer。代表论文有《从原点重新思考:反核・平和思想——平塚雷鸟・丸山真男・森泷市郎》(陈诗雨译,《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人文主义”的去向、追问战争时代:鹤见俊辅和京都学派》(西田哲学会年报、2024年)。获奖经历:William James Award(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993);和平与合作记者基金奖励奖(2007年,合编《实现无铀武器的世界:国际生物武器公约的挑战》)。
译者简介
陈诗雨,神户大学博士。媒体人。
【讲座】嘉指信雄×刘争丨在漫画与反战之间(中日英3语)
①『鶴見俊輔伝』
黒川創
②『二十世紀から』
加藤周一/鶴見俊輔
③『期待と回想』
鶴見俊輔
④『批評と生きること:「十番目のミューズ」の未来』
片岡大右
⑤『「例外」の思想:戦後知識人・加藤周一の射程』
劉爭
⑥『鶴見俊輔混沌の哲学:アカデミズムを越えて』
⑦『ウィトゲンシュタインとウィリアム・ジェイムズ:プラグマティズムの水脈』
《维特根斯坦与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水脉》
嘉指信雄等 訳
⑧『哲学の21世紀:ヒロシマからの第一歩』
鶴見俊輔
⑩『西田哲学選集 第5巻』
西田幾多郎 著
嘉指信雄 編・解説
⑪『竹内好:ある方法の伝記』
鶴見俊輔
⑬ Wittgenstein and William James
⑭ The Dance of Life
⑮ 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 and Other Essays on A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⑯ John Dewey and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Alan Ryan
⑰ Pragmatism as a Way of Life:The Lasting Legacy of William James and John Dewey
Hilary Putnam,Ruth Anna Putnam
四月申丨编辑
苏十三丨审校
寻找东亚论述的“虫洞”与“黑洞”
点击下图关注“谓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