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点重新思考:反核与和平思想——论平塚雷鸟、丸山真男、森泷市郎

文摘   2024-09-08 07:02   福建  

摘要

平塚雷鸟、丸山真男、森泷市郎是日本战后反核与和平思想领域的重要人物。本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和呈现这三位知识领袖在反核与和平事业中占据的思想意义及遗留的问题,并通过着重考察核问题错综复杂的现状及其前景,重新思考“核与世界和平”的问题。


从原点重新思考:反核与和平思想
——论平塚雷鸟、丸山真男、森泷市郎
嘉指信雄 著    陈诗雨 译


—、平塚雷鸟:“母性主义”的力量与陷阱



新宪法的条文使我胸中敞亮。尽管它出于联合国军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到底不也是汇聚了日本男女全体国民意志的无血革命吗?多么伟大,多么漂亮的转身呀!崭新的日本,将穿过战败这苦难与屈辱的窄门,在真理中诞生……(平塚,1984c:33

明治四十四年,26岁的我哀叹:“女性原本是太阳,而今的女性却是月亮,依靠他人而生,由反射他人之光而发光,有着病态脸庞的苍白月亮。”37年后的今天,我则是满心欢愉地呐喊了:“正是此刻,解放了的日本妇女内心升起一轮巨大、巨大的太阳。看啊!这一天终于到了。”


我内心洋溢着无尽的喜悦。”(同上:43〜44) —《我的梦想实现了吗》(1948)


1、“母性方乃和平之力”

发表上文时,生于1886年(明治19年)的雷鸟已年逾六十。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她始终投身反核、和平运动,直至85岁去世。她的专注与奋斗可从下面这份年谱中窥见一斑。
·1947年3月,雷鸟从疏散地茨城返京,四处收集并阅读康德、内村鉴三等人关于和平问题的著作。1949年加入世界联邦建设同盟,开始学习世界语。

·1950年,与野上弥生子等人联名,向访日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提交《关于非武装国家日本的女性和谈问题的几项希望》,翌年再度提交同款声明。

·1951年12月,组织成立“反对再军备妇女委员会”并担任会长,(翌年1月,向美国参议院全体议员提交《非武装国家日本的女性向参议院诸位的申请》)编著出版《基于母亲的立场》。

·1953年4月,成立“日本妇女团体联合会”并担任会长。

·1954年9月,向国际民主妇女联盟提交呼吁废除核武器的申明――《日本妇女的申诉》,并以此为契机,于翌年召开了第一次日本母亲大会和世界母亲大会

·1959年12月,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全面缩减军备的联名申请。

·1965年5月,成立“越南对话会”,组织参与反战运动“卡片波”,筹款设立“越南妇幼保健中心”。

·1970年6月,又与市川房枝等人发表了以《时值6月22日安保条约固定期限结束之际的呼吁》为题的公开声明。(参考:小林,1994;米田,2002)

平塚雷鸟(1886~1971)
本名平冢明子。日本思想家、评论家、作家、女权主义者。战前和战后女性解放运动、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后期也关心和平运动。日语姓名表音记载不固定,汉字写作雷鸟。


日美安保条约、核试验、越南战争……雷鸟坚持直面战后世界形势的一系列迅速恶化,从“母性”角度出发,对一切阻碍和破坏生命之物予以坚决反对。其轨迹之鲜明,立场之强硬,在这篇写于1952年的短文《母性方乃和平之力》中有着集中的体现:

发生于广岛和长崎的核爆洗礼,日本的母亲是绝对、绝对、永远无法忘记的吧。就算那是迫使愚蠢的人类放弃战争的最后、最情非得已的手段,母亲的心也绝不认同。

日本的母亲在此向世界的母亲呼吁:以神的绝对命令,将这一破坏地球生命,令人类走向灭亡的核武器予以废除。(平塚,1984c:212)

比基尼环礁核试验
1946年,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封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核武器研究主席,在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不久,美国准备在比基尼环礁试验两枚核弹,核弹Able和Baker。 在比基尼岛55公里处被引爆,蘑菇云高3545米,宽2142米。

雷鸟正是怀着上述心情向比基尼环礁核试验提出强烈抗议,进而集结了以“保护儿童、远离核战”为诉求的日本母亲大会。在反核运动中掀起的巨大浪潮可谓雷鸟在战后的首要功绩,然而这一系列声势浩大,堪称日本战后妇女运动“标志”的工作却未得到全面肯定。究其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雷鸟在战时所持的皇国史观和民族中心主义的优生思想,及直至战后都缄口不提这些“应当清算的过去”,这一切,在即使试图高度评价她的人那里,也投下了混沌难解的阴影。

第1届日本母亲大会‍‍‍‍‍‍‍‍‍‍

东京丰岛公会堂,1955


1959年第5届日本母亲大会海报


第15届日本母亲大会


第30届日本母亲大会


第65届日本母亲大会



2、作为“国家性存在”的母亲

就上文内容兹举几例典型:
帝国议会开院即日,政府部门人员及两院议员发布前所未有之敕语,惊惧泣涕,归于无我忘我之清净心,诸政一新……万民之心,归于天皇,奉以人神,众星拱辰。生于此国,实为大幸。(《女性之感激》,《读卖新闻》,1936年5月7日专栏)

大正时代,我一方面强调恋爱乃婚姻一大要素,另一方面,也主张站在今日民族优生及母性保护之立场,对婚姻自由予以限制。具体而言,我主张禁止劣等人群(如精神病患、智能障碍者、传染病人群、酗酒者等)结婚,并要求国家对育儿母亲给予生活上的补助和保障。……我的诉求几乎被无视了。……无论国家或个人,通过战争这一无法逃避的现实认识到婚姻和母性的社会意义,我以为毕竟是件好事。(《婚姻•家庭•儿童》,1940年,刊载出处不明)

(亡父对)天皇之敬重与忠诚,半刻未敢怠慢,此乃直至今日方才有感于日本国体之尊贵,首肯于天皇陛下作为天照大神子孙的我们,所根本无法想象的。(《追忆亡父》,《妇女公论》,1941年5月号)

根据米田的说法,雷鸟遗物中的剪报里,最后一段引文加点处“被涂到几乎难以辨认,推测为战后修订”(米田,2002:220)。此外,1942年4月被疏散到茨城县北相马郡避难的雷鸟,在直至1947年返京的五年间一直过着不问世事的农耕生活,则恐怕是出于“对战争时局之危险的直觉性回避”(米田,2002:332〜333)。使人们对雷鸟思想全貌的把握变得更为困难的是,同样根据米田所说,即使在战后,雷鸟的言论也与战时的思考显示出某种根源性的关联,而这一理论进路背后隐含的问题,恐怕是从早年《青鞜》时期就开始了。



『青鞜』目录



『青鞜』封面‍‍

该杂志是日本最早由女性创办和主持的杂志,创刊于1911年。创刊号上雷鸟的发刊词“女性原本是太阳”以及与谢野晶子的卷首诗“山动之日来临”(漫言碎语)已成为近代日本最早的“女性解放宣扬”,该杂志也因此拥有了日本“女性解放运动先驱”的地位。‍‍‍


“无限生成”——这是雷鸟生命垂危之际写在色纸上给亲朋好友的寄言。这概括了雷鸟全部思想的特长与魅力的短语,意味着对无限生命的创造生成的绝对信赖与绝对肯定,显然,这一信念从《青鞜》时代直至其晚年,都丝毫没有动摇。然而,也正是这包含了个体、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泛神论思想中,正是这一指向融合的愿景中,潜藏了她不彻底的国家论这一重大弱点。


1910年代后半,在同与谢野晶子关于“母性保护争论”的笔战中,雷鸟提出:

母亲乃生命之源。女性通过成为母亲超越了个人性,成为社会性乃至国家性的存在。因此,对母亲的保障不仅旨在保障女性个人,更是通过对儿童的保护,从而保障全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未来。(小林、米田编,1987:110)

然而,所谓“国家性的存在”究竟指的什么呢?雷鸟的主张,这一本该带有所谓能力进路(capability approach)意味的颇为先进的问题意识,其之所以露出破绽,在于它过于轻易地乞灵于“性”这一明治以降开始流行的接尾词,并最终归结到“国家性”这一异常暧昧的表达上。当然,语言到底能多大程度地把握住实际,这一根本问题也并不单单发生在雷鸟身上。


“母性保护论争”中平塚雷鸟(左)、与谢野晶子(中)与山川菊栄(右)各自的观点

1918~19年,与谢野晶子与平塚雷鸟等人在女性教养杂志《妇人公论》和综合杂志《太阳》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的导火索源于与谢野晶子的一个主张。与谢野认为,女性必须具备能够自食其力的“职业技能”,这是保证女性“人格独立和自由”的“首要基础”,她并不赞成欧美女性运动提出的“保护”处于妊娠、分娩期的女性的要求。对此,平塚雷鸟进行了激烈的反驳,她质问道:“母性保护的主张是依赖主义吗?”如果按照晶子所说的那样,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应避免结婚及分娩”,那么“现代大多数的妇女一辈子都不可能会结婚、分娩,她们必然会放弃结婚和分娩的想法”。为了平息这场论争,后来山川菊荣也加入了论争,对二人的思想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并结合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状况,点明了造成妇女悲剧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在她看来,唯有通过社会变革,才有可能为女性带来真正的解放。究竟是应该对母亲进行“保护”,还是应该要求女性“自立”?还是改变社会来实现真正的解放?她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也与现在的社会紧密关联。

『資料 母性保護論争 論争シリーズ1』

香内信子 編,ドメス出版,1988


与谢野晶子、平塚雷鸟等人结成“新妇人协会”

1920



“新妇人协会”机关刊物《女性同盟》



二、丸山真男:“20世纪最大的悖论”




核战争教给我们的悖论性真理是:最为现实之物也恰恰是最理想主义的。这就是我们面前最为活生生的现实。时刻谨记这一现实之意义,判断纷繁复杂的时局,方是最为现实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新宪法之下的日本国民,在向全世界做出放弃战争及非武装原理的严肃承诺中,所必然推导出的态度。《三论和平》(1950)(丸山,2010:213)


8月15日的意义在于,我们后世的历史学者们终于可以说:最后进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那个总咬在欧美帝国主义身后穷追不舍的后进国家日本,通过败战这一契机,成为最先进的主张和平的国家。这就是20世纪最大的悖论。我们将为实现这一悖论而努力。《20世纪最大的悖论》(1965)(丸山,2010:441)


1、多元的实用主义批判

如果说国家论是平塚雷鸟的最大弱点,丸山真男(1914〜1996)的《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1946)则是战后将国家问题迅速推上台面的名作。在对战时日本国家集权主义体制的相对化分析中,丸山指出:现代欧洲国家“在真理或道德等内容价值方面保持中立,而将对此类价值的选择和判断交给其他社会团体(如教会)乃至个人的良心,国家主权由此从内容价值中抽象出来,成为纯粹的形式上的法律机构”;与此相对,明治以降的现代日本却从未“明确这一技术的、中立的国家主权形式”,而将其作为“内容价值的实体和自我支配的根据”(丸山,2010:61)。这是一种比较国家论视角,同时也是主张将社会、政治、文化等不同方面分开加以讨论的多元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超国家主義の論理と心理』

丸山眞男 著古矢旬 編,岩波書店,2015



『三酔人経綸問答

中江兆民,集成社,1887


正是从这一方法出发,丸山才高度评价了福泽谕吉和中江兆民。他认为福泽“不强加给人民任何绝对价值,而将促使其在各种价值面前自己思考、选择,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自主地前进为己任”(丸山,2010:109);兆民“的最重要之处,在于从多角度出发认识政治,从情、理等不同方面观察事物;通过主张各异的三人向读者展现三种不同的观念,可谓《三醉人》最可贵之处”(丸山,1998b:321)。由此可见,一些批评仅将丸山谴责为以欧美为范本批判日本的现代主义思想家,乃是忽略了其多元主义的实用主义的面向。


丸山以《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显赫登场,在围绕“旧日金山和约”的论战中,作为“和平问题谈话会”的中心成员提出“全面和谈、中立、反军事基地、反再军备”的和平四原则,更在其后的安保斗争中受到学院之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思想多年的意见领袖,却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被指为“虚妄的战后民主主义”之代表,受到“全共斗”一代的猛烈抨击,直至1971年抱恙离开东京大学。丸山的思想可以从许多方面评价和批判,本论文则试图探讨其中一个角度,同时也是丸山本人曾予以承认的问题,即作为“被爆者”,他为何从未对核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全学共斗会议”

1969

1969年2月21日全共斗成员涌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史”的课堂,由法斗会的学生对丸山真男发出诘问,并追究其责任。丸山回答道上课是大学的日常制度,也是教师的义务。就这样,与法斗会委员论争1个半小时之后,丸山又讲了10分钟自己的著作《日本的思想》一书,便结束了课堂。‍‍‍‍


2、作为“被爆者”的忏悔

1945年4月,作为二等兵被指派到广岛市宇品陆军船舶指挥司令部参谋部情报班的丸山,于数月后在距离核爆中心地约4公里的地方亲历了原子弹爆炸。8月9日,丸山被班长带到广岛市内巡查,整日目睹受灾地惨状,9月中旬回京。丸山无疑算是被爆者之一,他的病和白血球过低的症状也很难说与核辐射毫无关系。但他不仅没有申请被爆者健康手账,即使在公开场合发表被爆体验,也是到1965年的8月15日的事了。


广岛市宇品陆军船舶指挥司令部遗址


广岛市宇品波止场公园的陆军栈桥歌碑‍‍‍‍‍‍‍‍‍‍‍‍‍‍



被爆者健康手账


明明长期从事战争和和平研究,为何却对反核运动保持沉默——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1969年丸山真男与鹤见俊辅的一次对谈中找到答案:
现在想来,我做的最少的事,就是将核爆体验思想化。再怎么说,原子弹爆炸,我几乎亲身体验过啊。……那样惨绝人寰的光景,我亲眼见过啊。然而核武器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至今没去考虑。所以说,战争终于结束了,不堪忍受的时代终于过去了,还是这类感觉要来得强烈些。……作为观念的民主主义呀,基本人权呀这些东西,我对他们的关注几乎是本能的。但对核武器却不是。至少在比基尼环礁问题(1954年)之前,我都未曾像今天这般考虑过什么。哎,这算是忏悔吧。就是这种负罪感,让我至今很觍着一张被害者的脸参加被爆者运动。(丸山,1998c:106~109)


丸山又说:

朝鲜战争后,我写了《三论和平》绪论部分的草稿,然后开始考虑怎么给和平共存论建构一个理论基础。当时我说,因为核武器的出现,战争的形态完全不一样了。一切关于战争的大义名分都将被核武器的出现消解。现在的战争很可能只是一种手段的过剩,跟它本身诉诸的目的完全相反。不过这也只是我出于全球视角的一种十分“抽象的”观察,和我在广岛经历核爆炸,遭遇原子能放射的经历并无关系。(丸山,1998c:107)


然而,本章开头引用的《三论和平》中,丸山所谓“最为活生生的现实”“最为现实的态度”,说的难道不是核时代的“现实”吗?或许正如石田雄所言,“写这一部分时,丸山的脑中想必浮现出了1945年8月广岛的景象”(丸山,1997:169)。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至少在1950年这个节点上,丸山或许正是感到了核爆和被爆的现实离自己有多么遥远,才加上着重号予以强调,同时也为了说服自己吧。

根据丸山的自述,可能是因为“核爆炸过后,紧接着是日本投降,再是美军登陆,一系列大事接踵而至,一想到日本以后会怎样,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加之三天后方才得知东京的母亲已在8月15日那天去世,从战争结束的解放感瞬间掉入深深的悲哀,恐怕也是原因之一(林,1998:33)。然而更为内在的原因,或许与丸山以学术为业的选择,及其做学问的方法不无关系。众所周知,丸山认为政治思想史研究是自己的“总店”(专业),而现实政治分析则是“夜店”(副业)。所谓政治思想史研究,不外乎以回溯这一方法为轴心,其对象则是江户甚至上古时代,本身就与当下缺乏直接的问题意识的勾连。又或也有丸山本人性格气质的原因,毕竟对他来说,借以“脱离感性的自然”的“精神媒介力”是如此薄弱,乃至对于战后所谓的“肉体文学”,他也无法给出任何正面评评价。


「丸山真男 原爆への悔悟」专辑

『朝日新聞』,2013.8.1


虽然疑问尚未解决,不过丸山以下的说法至少表明,以“广岛”为中心的思想研究将成为他永远的心结:

关于广岛和长崎,我所说的东西,远远无法穷尽其实际发生的干万分之一。……原子弹每天都在落下……每天都在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每天发生的新的现实中,广岛都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林,1998:35~36)


三、森泷市郎:人类必须活下去




我们这些广岛、长崎的幸存者,即便有过那般恐怖的经历,却也都不免想过:原子能的军事使用也就是原子弹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将其和平使用,将会带来多么美好的未来啊。这真是让人羞愧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的空想(森泷,1994:11)。


1、核时代的伦理——人类必须活下去

回顾战后反核运动的先驱哲学家森泷市郎(1901〜1994)的一生,可以发现不少引人注目的特征。其中最意味深长的一点,是他自1927年起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就读这一经历。这是1928年西田几多郎退职、1929年九鬼周造担任讲师的年代,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西田和田边元为中心的所谓“京都学派”的全盛时期。


森泷市郎(1901〜1994)

日本哲学家。生于广岛县,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曾任广岛大学教授,在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1954年成为原水爆禁止广岛县协议会的首任事务局长,致力于举办1955年的第一届原水禁世界大会,并为制定被爆者援护法而努力。还曾担任日本被爆者团体协议会理事长。1991年担任原水爆禁止日本国民会议议长。和平运动的世界性领袖,在各国呼吁废除核武器。每当世界上进行核试验时,他都会坐在原爆慰灵碑前,这一形象成为和平城市广岛的象征。他曾说:“精神的原子连锁反应必须胜过物质的原子连锁反应。”


森泷比三木清(1887~1945)和九鬼周造(1888~1941)等人小一轮,而和西谷启治(1900~1990)、高坂正显(1900~1969)、高山岩男(1905~1993)等人同代。从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的两年间,森泷任教于三次中学,27岁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就读。从经历上看,三年本科、一年硕士,毕业后随即返回广岛教书的森泷,与西谷启治等西田的弟子、京都学派的灵魂人物的关系似乎并不那么紧密。然而,从森泷的日记和著作中却可以读出西田和田边的巨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他仍旧是京都学派的后裔。他与同样出身广岛、师承京都学派、战后任尾道市立图书馆馆长的美学家、社会运动家中井正一(1900~1952)一同受到关注,为战后日本思想的展开提供的新的坐标轴。

九鬼周造(1888~1941)
日本哲学研究家。生于东京。1912年东京大学哲学科毕业。1922年留学欧洲,受教于黎克特、柏格森、海德格尔等,1929年回国。1935年任京都大学教授,直至故去。著作多为遗留下来的讲义草稿:《西洋近世哲学史》《现代哲学的动向》《法国哲学》《现象学的存在论》《文学概论》《偶然性问题》等,二战后陆续出版。另外一部名著为《“粹”的构造》。

西谷启治(1900~1990)

日本宗教哲学家,生于石川县。师从西田几多郎,1943年成为母校京都帝国大学的教授。战后担任京都大学和大谷大学的教授。作为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西田的学风。昭和57年(1982年)被授予文化功劳者称号。著有《根源的主体性的哲学》《宗教是什么》等。



高坂正显(1900~1969)

日本哲学家,1923年京都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成为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西谷启治、高山岩男、铃木成高并称京都四天王。他反对唯物论,致力于介绍新康德派,曾参加《康德全集》的翻译工作,并介绍了海德格尔哲学,以西田几多郎哲学为基础,研究历史哲学,达到“战争乃净化之火”的立场,在十四年战场时代曾积极进行活动。194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翌年任人文科学研究所长。1946年因支持战争被开除公职,仍持西田哲学的立场继续写作。1955年回到京都大学,任教育学院教授。1961年任东京学艺大学校长。1967年任国立教育会馆馆长。


高山岩男(1905~1993)

日本哲学家,京都学派四天王之一。1928年京都帝国大学毕业,1938年任京都大学副教授,1945年升任教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学习西田哲学,曾研究黑格尔,介绍过威廉·狄尔泰。他提倡唯心的、神秘的文化类型和历史哲学,把日俄战争当作世界史的转折点和日本命运的新起点。 并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寻找日本土著精神,结果找到了国家神话。他认为,日本的神话故事,多讲建国的由来、皇室的起源、国家的发展等,自然神话和文化神话,都从属于国家神话。而以国家神话为根柢的日本文化,经过“唐化”和“欧化”后,已经成为“世界的世界”文化,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早已过时,西方文化也正在衰落,惟有国家神话推动日本崛起。主张“太平洋战争是形成世界史的道义生命力的表现”,京都学派的积极代辩人之一。1946年被整肃。在滨名湖畔隐居,此后历任静冈新闻专栏执笔,神奈川大学、日本大学、东海大学等教授,最后是秋田经济法科大学校长。仍从西田哲学的立场,提倡“场所的逻辑”认为这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此外并从“宗教是人类固有的东西”的立场,写有许多支持宗教的评论,著有《西田哲学》《文化类型学》《哲学的人类学》《世界史的哲学》《黑格尔》和《场所的逻辑和呼应的原理》等

中井正一(1900~1952)

日本美学家、国立国会图书馆初代副馆长。1925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科。1930年与学友创办同人杂志《美・批评》。1933年参与了滝川事件的运动,1935年成为创办杂志《世界文化》的核心人物,介绍世界反法西斯的动向。1936年在与同人创办的报纸《土曜日》上持续撰写批评时代的卷头言,但在1937年因违反治安维持法被捕,运动因此瓦解。战后,1945年担任尾道市立图书馆馆长,1948年就任国立国会图书馆初代副馆长。此后,致力于该馆的基础建设,并作为日本图书馆协会理事长参与制定图书馆法。

例如,《广岛四十年:森泷日记的证言》一书中,他这样描写1945年8月15日的情况及自己的心情:
(核爆继而终战。这一历史的分歧点,使作为广岛高师教授的生活、研究工作与自己的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断裂。)

教哲学的西田几多郎先生曾对我说,搞伦理学和哲学的人得时刻具备自我否定的觉悟才行,因为保不齐踏进棺材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先前的所有观点全得要推翻。事到如今我才明白这话的含义。

(战前和战时写的论文,教给学生的伦理学统统错了吗?——他感到灵魂被剜去了一块。)中国新闻社编,1985:17,括号内的前后文编辑所加)


1965年2月20日,在广岛大学退休前最后一课的日记中,森泷这样写道:

阴雨。下午一点,在充满回忆的文学院大教室里上了最后一课,题目是《我的路》。从师法西、西田、田边三位教授的经历讲起,到我自身伦理学体系的概要,再讲到战后如何批判力量文明,而强调爱的文明。我讲了原子弹体验如何迫使我从西伦理学意义上的国民道德的“种”的立场进入‘类’的立场;讲了研究并实践以‘人类必须活下去’这一至上命令为立足点的和平伦理的毕生愿望。(中国新闻社编,1985:204)


『ヒロシマ四十年: 森滝日記の証言』

《广岛四十年:森泷日记的证言》

森瀧市郎 著, 中国新聞社 編,平凡社,1985


森泷与西田和田边在思想上的联系,可以从这本名为《迈向核的绝对否定》一书中收录的《慈的文化》中窥见一斑。这篇论文是森泷思想一个简单明快的总结,其中出现的“无的场所”“忏悔”等术语,甚至标题的“绝对否定”一词中,都可以看见京都学派的面影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森泷的“核的绝对否定”思根,意味着核与人类“无法共存,不是人类否定核能,就是核能否定人类;我们只有否定了核能才能活下去”。这一无比激进,只能二择其一的主张,比战后同样提出“作为死时代的核时代”的老师田边元更加具体和迫切。而这一认识的根源,即将森泷逼到不得不背水一战之境地的,是他在核爆炸中失去右眼的经历,也是他对曾担任过三菱重工江波造船厂学生派遣队队长,从而“将许多学生引上了歧途”的悔恨。

以核武器为顶点的“力量文明”终将毁灭人类自身——在老家双三郡(现三次市)疗养期间,森泷痛感于这一事实,探索着超越现状的道路。写于当时的《疗养记》的卷末“出现了以‘思索’为题的一节,并罗列了诸如‘悲念的世界’、‘存在与恩’、‘慈的文化’、‘慈爱国家’、‘政教’、‘信之回复”等主题”(中国新闻社编,1985:23)



『核と人類は共存できない : 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

《核与人类无法共存:迈向核的绝对否定》

森瀧市郎 著,七つ森書館,2015


被爆后半年,森泷开始就“慈的文化”的重要性展开论说。1946年2月25日,他接受了在战后激进民主化进程中感到迷失的母校君田小学教职员的邀请,并于3月14日,在高等师范学校贺茂教室的授课结束后,与他们“在办公室燃起篝火,夜谈直至天明”(中国新闻社编,1985:26)。一个学生这样回顾:“我昭和22年(1947年——译注)4月考上广岛高师,当时我们伦理学概论的讲义就是《慈的文化》。……那时候的讲义应该是老师从事反核和和平运动的起点吧”(海老田,1991:70)

也有学生对森泷这一基于强烈悔悟和危机意识的思想转向表示无法理解。一个学生说:“被炸了,打输了,当时只觉得特别不甘,还想炸回美国去。第二年森泷老师回学校做的关于和平的演讲我压根没法听进去”(中国新闻社编,1985:18)


2、“和平使用”——同语言的戏法战斗

1958年7月,在向《中国新闻》的投稿中,森泷详述了“人类必须活下去”这一著名论题。他的思想核心,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灭亡这一现实可能性的当代伦理的第一命令,比同样提出“让人类活下去”的汉斯•约纳斯(1903~1993)的《责任原理——试论以科学技术文明为目的的伦理学》(1979年)的出版还早了数十年。


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

德国犹太哲学家。师从著名哲学家,如马丁·海德格尔和埃德蒙·胡塞尔并成为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的密友。1979年出版了《责任原理:现代技术文明伦理学的尝试》一书,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截然不同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表示责任的当务之急:寻找技术时代的道德规范。约纳斯主张新的道德要求可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此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了当代的经典之作,于1984年被翻译成英文,于1987年获得德国图书业和平大奖。


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 In Search of an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

《责任原理:现代技术文明伦理学的尝试

HansJonas, trans., by Hans Jonas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David Herr,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4


从1955年美国对广岛的所谓“核能礼物”计划引起的骚动,到1956年“和平使用博览会”的召开,就这一系列情况,森泷表现出对放射性废物处理问题和微量核辐射问题的强烈担忧。不过事实上,直至核爆后的20周年,“核的绝对否定”一词还仍旧“只是“核武器的绝对否定’的简略表示,而并非我们今天主张的‘核的绝对否定’的字面意思”(森泷,1994:18),也就是说,森泷明确表示反对包括一切形式核原子能在内的“核的绝对否定”,其实已经是核爆后30周年,在世界禁核大会•广岛大会之时的事了。

这是为何呢?无独有偶,约纳斯的《责任原理》的出版同年的1979年,森泷在名为《人类必须活下去——从我的被爆体验谈起》中坦白:“语言着实是可怕的戏法。军用是不好的,和平使用就很不错,我自己也这么想过”(森泷,1979:29)。他的问题意识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即所谓“积极的和平的”或“和平安全法制”等标语是如何不断诱导着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想象。


『人類は生きねばならぬ:森瀧市郎の歩み』

森瀧市郎追悼集刊行委員会,1995


『核を葬れ!――森瀧市郎・春子父娘の非核活動記録』

広岩近広,藤原書店,2017


使森泷意识到“核能的和平使用”等说法是明显的欺骗和错误的决定性契机,是从与国外科学家的交流中,具体理解了微量核辐射的风险后开始的。1971年5月到6月,森泷做了一次环球旅行,其目的之一,就是“访问对核问题持忧虑态度的学者,倾听并收集他们的意见”。《迈向核的绝对否定》收录的《科学家的良心》一文中,森泷写道:“旧金山去华盛顿的飞机上,我读了鲍林博士〔Linus Carl Paulin〕给的论文摘要。他认为并不存在一条划清原子能容许范围的“门槛’,至少在遗传问题上如此。……欧美圈学者是怎样认真考虑原子能的和平使用导致的公害问题,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这一点,我在这次旅行中是直接感受到了的。”(森泷,1994:21~23)另一篇《反核理论》记录道:“核爆炸28周年(1973年)的禁核大会时,坦普林博士〔Arthur R.Tamplin〕代替考夫曼博士〔John William Gofman〕来日。他强调了原子炉散发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问题,放射性废物无法最终处理的问题,以及最重要的,钚的军事转用和核扩散自不必说,钚元素本身那令人绝望的剧毒性,及其管理将带给我们后世子孙不可估量的压力的问题。在此,几乎所有的反核基本原理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森泷,1994:25~27)


『新版 原子力公害:人類の未来を脅かす核汚染と科学者の倫理・社会的責任

 ジョン・W・ゴフマン(John William Gofman), アーサー・R・タンプリン(Arthur R.Tamplin),明石書店,2016


『核戦争3分前』

森瀧市郎監修,日本評論社,1984


森泷回忆起1978年伊方核能诉讼案中,松山地方裁判所“一口咬定核能是安全的”这件事。“实在难以忘记那一刻愤懑至极的心情。……伽利略因主张‘地球围着太阳转”的日心说.……遭到宗教裁判。此后,人们被命令不许再提这档事。但裁判下来的瞬间,伽利略喃喃自语:‘可是,真的是地球在转啊。’伊方的人也是一样吧。无论对着怎样的白纸黑字,他们也一定会喃喃自语着‘可是,核能真的危险啊’并继续反对下去吧。他们留下这些话回到了广岛”。“况且,不管裁判所如何坚持,居民们担忧的危机不已经在三哩岛原封不动地发生了吗?不是已经得到证实了吗?那是极端不幸,但毕竟确凿的证明啊”(森泷,1979:34)

森泷对自己曾长期止步于“反对核武器”这一立场而生出的羞愧甚至“忏悔”之情,已经是40多年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如果看到今天福岛核电站的遭遇,他又该后悔难过到如何的地步。他的“核的绝对否定”思想,在当下无疑有着更为明确的意义(参考:嘉指等人编,2003)


四、结语




2015年7月15日,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强行通过承认集团自卫权的《安全保障关联法案》。丸山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悖论”——日本和平主义理念,被“和平安全法案”蒙上一层阴翳,推上了历史的歧路和危机的风口浪尖。从这一刻起,本文纵览的三名思想家留给我们的课题将变得更加沉重而紧迫。



日本民众抗议《安全保障关联法案》
2015.7.15

《安全保障关联法案》,主要由两部法案构成:一部是《国际和平支援法案》,意在使日本自卫队随时可以对美军以及多国籍军队等提供后方支援活动;另一部是在修改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进行了修改的法律涉及到《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等10部。《安全保障关联法案》的核心就是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日本自此可以向海外自由派兵。2015nian 7月16日,“新安保法案”被众议院全体大会表决通过。


晚年的雷鸟曾被问及一个问题。“您说要‘保卫日本’,那么现在首当其冲应该保卫的是什么?”我想以她当时的回答结束全文:

是日本宪法。尤其是宪法第九条。宪法九条是日本的理想,也是使命;是日本的存在价值,也是日本的荣耀,是最不容许侵犯的,我们最后的一个据点。(《最后的据点是第九条——关于“如何保卫日本”的问题的回答》1966,平塚,1984c:427~428)



参考文献


井手文子『平塚らいてう――近代と神秘』新潮社、1987

嘉指信雄•森瀧春子•豊田直已共編『終わらないイラク戦争――フクシマから問い直す』勉誠出版、2003。

川村邦光『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の近代』講談社、1996。

小林登美枝・米田佐代子編『平塚らいてう評論集』岩波書店、1987。

小林登美枝『陽のかがやき――平塚らいてう・その戦後』新日本社、1994。

杉田敦編『丸山眞男セレクション』平凡社、2010。

鈴木裕子『女性史を拓く1――母と女――平塚らいてう・市川房枝を軸に』未來社、1989。

中国新聞社編『ヒロシマ四十年――森滝日記の証言』平凡社、1985。

林立雄編『丸山眞男と広島――政治思想史家の原爆体験――』広島大学平和科学研究センター、1998。

平塚らいてう『平塚らいてう著作集 第五巻/婦人戦線に参加して(一九二九〜一九三五年)』大月書店、1984。

平塚らいてう『平塚らいてう著作集 第六巻/娘に母の遺産を語る(一九三六~一九四五年)』大月書店、1984。

平塚らいてう『平塚らいてう著作集 第七巻/私は永遠に失望しない(一九四六~一九七〇年)』大月書店、1984。

丸山眞男『戦中と戦後の間』みすず書房、1976。

丸山眞男『丸山真男 戦中備忘録』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7。

丸山眞男『自己内対話――3冊のノートから』みすず書房、1998。

丸山眞男『忠誠と反逆――展形期日本の精神的位相』筑摩書房、1998。

丸山眞男『丸山眞男 座談7』岩波書店、1998。

森瀧市郎「英國倫理研究」広島文理大学、1950。

森瀧市郎「現下道徳教育の根本問題――人間像・徳目・人間性」『学校教育』No.402、学校教育研究会、1951。

森瀧市郎『反核三十年』筑摩書房、1976。

森瀧市郎「記念講演/人類は生きねばならない――私の被爆体験から」『部落解放』No.139、解放出版社、1979、24~37頁。

森瀧市郎等『非核未来にむけて――反核運動40年史』績文堂、1985。

森瀧市郎『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渓水社、1994。

森瀧市郎『核と人類は共存できない――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七つ森書館、2015。

海老田輝巳「森瀧先生の倫理学・道徳学講義の思い出」行安茂編『森瀧市郎先生の卒寿を記念して』大学教育出版、1991。

ヨナス、ハンス『責任という原理――科学技術文明のための倫理学の試み』加藤尚武監訳、東信堂、2002。

吉岡斉『新版 原子力の社会史 その日本的展開』朝日新聞社、2011。

米田佐代子『平塚らいてう――近代日本のデモクラシーとジェンダー』吉川弘文館、2002。



注释


1948年结成并保留至今的的世界联邦建设同盟,被认为是始于1946年的世界联邦运动(World Federalist Movement)在日本的反应。该团体之下设有诸多分会,每年在日本主要城市召开世界联邦日本大会。――译者注
首届于1955年6月在日本东京召开。――译者注
首届于1955年7月在瑞士洛桑召开。――译者注
即moderskap、motherhood。――译者注
根据井手的描述,“1955年第一次母亲大会的气氛之热烈,恐怕是参与者自身都未曾预料的。雷鸟的手书绢帕热卖十三万份,她本人虽未亲临现场,但其后在电影院看到新闻上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应该就是那时让她感觉到时代真的变了”(井手文子『平塚らいてう――近代と神秘』新潮社、1987、268頁)。
兹引几处文章为例。如,“年轻的朋友啊,请务必了解:你就是无限的生命,你就是神”(「あなた自身を知れ『平塚らいてう著作集・第七巻:私は永遠に失望しない(1946~1970)』大月書店、1984、20~21頁)。又如,“存在于自我根底的,不是神的观念,而就是神本身”(「学校を出たころのわたくし――自我を通して神に入る」同上、25頁)。再如,“如今,试图将我们狭小有限的国家建设为和平与文化的理想国的我们,应该去思考如何少生优生的问题――换言之要尽可能高效。教育家常说‘建设日本从教育开始’,但再往前一步,将威胁社会人类之生存的不当、劣质、低效之流斩断于源头,岂非更好?我向来相信,女性之恋爱本能与民族的利益和幸福本不矛盾”(「民族の未來のために」同上、63~64頁)。
雷乌拒绝回答关于信仰的问题,“关于妇女运动的问题您尽管提,但灵魂或宗教是我内部的问题”(井手文子『平塚らいてう――近代と神秘』270頁)。
“母性保护争论”指1918~1919年发生在平塚雷鸟、与谢野晶子、青山菊荣和山田若等人之间,以对“女性”“母性”等问题的界定为主题展开的争论。该争论涉及诸如女性主体性内涵问题、妇女参政问题等许多重要方面。――译者注
“昔日母性保护论争时,关于向国家寻求母性保障的问题,当时的雷鸟一度并不认为这一‘保障”的性质必然与国家有关,在种种摸索后,甚至表现出否认资本国家体制,同情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然而……她最终还是退回到了‘国体’这一国家意识中去”(米田佐代子『平塚らいてう――近代日本のデモクラシーとジェンダー』吉川弘文館、2002、219頁)。战后开始转向世界联邦主义和世界语的雷鸟是否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认识到了国家的问题,这是她留下的疑问之一。
中江兆民的寓言小说《三醉人》,全名《三醉人经纶问答》,初刊于1887年(明治20年)。故事的主体是就明治初年的日本应实现怎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问题展开的论争。参与辩论的三名醉汉,一般认为一人代表军国主义扩张思想,一人代表激进的和平主义思想,一人代表温和渐进主义立场。他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直至作品结尾也没有得出所谓正确结论。――译者注
被爆者,日语名词,原指一切空袭受害者,后多指核武器受害者。更严格地说,专指直接经历核爆炸的人群,而不应该包括核爆炸过后,因各种间接原因受到核辐射危害的人群。――译者注
并且,这还是丸山参加东京九段会馆集会时应台上主持人邀请的即兴发言。其后,此次发言以「二十世紀最大のパラドックス」为题刊登在杂志『世界』上。关于丸山的被爆体验的详情,请参考:林立雄編『丸山眞男と広島――政治思想史家の原爆体験――』広島大学平和科学研究センター、1998。
在林立雄编『丸山眞男と広島――政治思想史家の原爆体験――』中也可看到类似回顾。
不过,在1983年与一名广岛医生的笔谈中,面对类似发问,丸山回复道:“对于露骨卖弄自己‘体验’的日本文化(自恋!),鄙人向来厌恶至极。原子弹体验则越发展现出这一倾向。若您在我文章中感到一种有意的克制,请您权当我是一介路人,莫要再纠缠下去。然而不光是我,许多被爆者甚至连再去广岛这件事都要回避。我也是直至六年之前才第一次鼓起勇气访问广岛大学和平研究所,鼓起勇气谈及原子弹和和平的问题。但我不想以被害者自居,乃至于至今仍未领取或申请过被爆者手账”(林立雄編『丸山眞男と広島――政治思想史家の原爆体験――』49頁)。这段话体现了丸山对于广岛极为强烈的心结。
杉田敦編『丸山眞男セレクション』平凡社、2010、192~193頁。
例如,丸山真男在给务台理作所著『社会存在論』(1939)写的书评中,对西田和田边这类“积极关注具体历史社会存在的纯粹哲学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不满地指出“但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还是不免觉得他们的发言玄之又玄”。(丸山真男『戦中戦後の間』みすず書房、1976、43~48頁)如此可以说,森泷以对具体历史社会问题的实际参与为出发点展开思索,和中井正一、户坂润等所谓京都左派的工作同样有着正面意义。
“西”指在所谓国民道德论领域著作颇丰的西晋一郎(1873~1943)。其人生前作为日本哲学会的重镇,与西田几多郎并称“两西”。森泷在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时代就与西晋一郎过从甚密,1931年成为教授时更是迎娶了西的次女茂。西的儒学素养对森泷影响之深远,一直持续到战后。森泷将新宪法之下的天皇评价为“真实的统一原理‘无即爱’的象征”,这一问题意识也与京都学派的观念有所互通(森瀧市郎「現下道徳教育の根本問題――人間像•徳目•人間性」『学校教育』No.402、学校教育研究会、1951、7頁)。
“无的场所”出自西田几多郎,“忏悔”出自田边元,“绝对否定”出自西谷启治。――译者
参考:“抵达力量之巅的一刻同时遭遇了力量之破灭。我们须直面这破灭的危机而忏悔自省,在超越自身力量之处寻找救赎的原理。……否定自我而爱使他之为他之物,绝对自我否定者即绝对爱。所谓绝对慈悲的世界指自身的绝对无化,而无的场所却生出万物”(「慈の文化」森瀧市郎『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渓水社、1994、103~106頁)。
“核能礼物”指1955年由美国参议院议员提出在广岛设立核电站的计划。该计划声称旨在通过对原子能的正确、和平使用,以补偿广岛曾遭受的核武器浩劫,故称为“礼物”。――译者注
“和平利用博览会”,全称“广岛原子能和平利用博览会”,召开时间为1956年5月27日至6月17日。――译者注
“有种思考定式,认为核武器被看作‘恶’与‘死”,而它的‘和平使用’被看作‘善’与‘生’(森瀧市郎『核絶対否定への歩み』渓水社、1994、12頁)。吉冈齐也通过对物理学家武谷三男的「日本の原子力研究の方向」(1952)的批判进而指出:“‘和平使用’(民用)是‘光’,军用是‘影”,对原子能的这一简洁明快的二分法使日本人产生一种想法,即我们被投下过太多阴影,因此拥有享受光的某种特别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武谷将‘被爆者’的存在作为论据试图促进原子能的‘和平使用’,这一见解在当时不仅不是异端,反而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一提法极为不妥,军用和民用本就有诸多重合,能彻底区分两者的大前提首先就是错误的”(吉岡斉『新版 原子力の社会史 その日本的展開』朝日新聞社、2011、77頁)。



日文原稿发表于日本期刊『平和研究』第45期专刊『「積極的平和」とは何か』(日本平和学会編、早稲田大学出版社、2015),中文译文刊于《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感谢作者及出版社授权转载。
・图片源于网络。


『「積極的平和」とは何か』(平和研究第45号)

日本平和学会 編,2015


目 录





巻頭言

「積極的平和」とは何か 戦後70年の時点に立って藤田明史/松元雅和

依頼論文

1 日本国憲法の平和主義と戦後責任常岡(乗本)せつ子

2 原点から問い直す反核・平和思想——平塚らいてう・丸山眞男・森瀧市郎嘉指信雄

3 戦後日本平和運動の意義と課題藤原修

4 女性間の分断を乗り越えるために——女性の活躍推進政策と改憲による家族主義の復活がもたらすもの清末愛砂

投稿論文
5 福岡における空襲記録運動の系譜池上大祐

6 軍事基地がつくられるということ——京都での米軍基地建設と地域社会の軍事化大野光明

特別寄稿論文
7 平和の再定義,あるいは平和を定義する力を取り戻すために——第1期全国キャラバンの議論から黒田俊郎

書評
反響し合い照らし返す沖縄闘争の当事者阿部小涼

(大野光明『沖縄闘争の時代1960/70――分断を乗り越える思想と実践』人文書院,2014年10月)
40の紛争実例から「超越」の糸口を探る入門書並木麻衣

(ヨハン・ガルトゥング『ガルトゥング紛争解決学入門――コンフリクト・ワークへの招待』法律文化社,2014年9月)

日本平和学会の研究会活動【日本平和学会事務局】

SUMMARY

編集後記藤田明史/松元雅和




作者简介





嘉指信雄(KAZASHI Nobuo)哲学者。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2019-2022)。广岛市立大学客员研究员(2020-)。哲学博士(耶鲁大学)。专攻比较哲学与近现代日本思想。编著有《西田哲学選集5 歴史哲学》(燈影舎、1998年)、《没有核武器的未来》(核受害者论坛,2022年)、INTERFACE, Vol. 24, Hybrid Culture in the Technology-Mediated World,2004 Summer。代表论文有《原点重新思考:反核・平和思想——平塚雷鸟・丸山真男・森泷市郎》(陈诗雨《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人文主义”的去向、追问战争时代:鹤见俊辅和京都学派》(西田哲学会年报、2024年)。获奖经历:William James Award(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993);和平与合作记者基金奖励奖(2007年,合编《实现无铀武器的世界:国际生物武器公约的挑战》)。


译者简介





陈诗雨,神户大学博士。媒体人。



【讲座】嘉指信雄×刘争丨在漫画与反战之间(中日英3语)



延伸阅读



『鶴見俊輔伝』




黒川創


『二十世紀から』




 加藤周一/鶴見俊輔


期待と回想




鶴見俊輔


批評と生きること:「十番目のミューズ」の未来』




片岡大右


『「例外」の思想:戦後知識人・加藤周一の射程』




劉爭


⑥『鶴見俊輔混沌の哲学:アカデミズムを越えて』




高草木光一


『ウィトゲンシュタインとウィリアム・ジェイムズ:プラグマティズムの水脈』

《维特根斯坦与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水脉》




[美]ラッセル・B・グッドマン 著

嘉指信雄等 訳


『哲学の21世紀:ヒロシマからの第一歩』




嘉指信雄

『新装版 アメリカ哲学』



鶴見俊輔


『西田哲学選集 第5巻』




西田幾多郎 著

嘉指信雄 編・解説


竹内好:ある方法の伝記




鶴見俊輔


『周作人と日中文化史』



伊藤徳也 編


⑬ Wittgenstein and William James




Russell B. Goodman

⑭ The Dance of Life




Havelock Ellis


⑮ 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 and Other Essays on A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Jose Ortega y Gasset

⑯ John Dewey and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Alan Ryan 


 Pragmatism as a Way of Life:The Lasting Legacy of William James and John Dewey




Hilary Putnam,Ruth Anna Putnam



四月申编辑

 苏十三审校


东亚视角 全球视野

寻找东亚论述的“虫洞”与“黑洞”
点击下图关注“谓无名”

谓无名
推送东亚文史研究的成果与东亚知识人的走读经验,寻找东亚论述的“虫洞”和“黑洞”,提供洞见,保持谦卑,保持开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