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为《物色》作序:“物之细节就像毛细血管,是给小说的肌体提供循环的血液,小说的生命就是靠此存活。”这句话放之戏剧亦很恰切。舞台上的故事有别于日常生活,然悲欢喜怒,却也脱胎于现实中的物理人情。一饮一啄,一物一器,正是这些细微处的心力,支撑起一方天地。
九人曾为《春逝》和《对称性破缺》中凝固成时间的琥珀的众多旧物办展(点击此处观展),而今天这间陈列室,将引领着我们随指针倒转,回到一切故事开始的地方,也即是民国宇宙的起点《四张机》。
于很多我们熟悉的戏中人物而言,那虽非黄金年代,然相比中年羁旅、晚岁飘零,的确如程无右所言,有着“神完气足”的风致。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再回看初来俱少年的岁月,大约会更添几分感慨。
祝您观展愉快!
名称:答卷三张
年代:1919,即民国八年
物主:关沥海、张久伦、罗镜山
展品介绍:民国八年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入学考试答卷三张,试题为“大学何以存乎”。关沥海之作为四六骈文,张久伦之作采用文白夹杂,罗镜山之作为白话文。
名称:报考信件
年代:1919,即民国八年
物主:邓奕秋
展品介绍:民国初年,高等教育几乎不对女性开放。此展品为女学生邓奕秋寄与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争取同等入学资格的信件,后转交招考委员会。次年2月,北大教务长准许女性入校旁听,同年春,正式招收首批九名女性学生。
名称:戒指
年代:晚清至民国初年
物主:古鹤箴
展品介绍:金质戒指,镶嵌椭圆形祖母绿,边缘饰有细致雕刻纹样。戒托采用镂空设计,工艺精美,具有晚清民国时期的典雅风格。北京大学教授古鹤箴心爱之物,为姨太太所赠。
名称:文明棍
年代:晚清至民国初年
物主:古鹤箴
展品介绍:实木制成,表面呈现深浅不一的天然木纹,略带光泽。整体造型保留树枝的自然形态,棍身有节疤凸起,头部弯曲成钩状,末端包裹金属护套。为北京大学教授古鹤箴所有。
名称:织锦靠枕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古鹤箴
展品介绍:手工缝线织锦枕套,填充棉絮。枕套触感光滑柔软,主体为泥金底色配绛红寿字纹样,两侧以深蓝底色云龙团纹样织锦锁边。民国初年为北京大学教授古鹤箴所有,作为腰靠使用。
名称:笔记本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陈慧茹
展品描述:笔记本,女高师教员陈慧茹随身之物,封面为绣花蓝布。
名称:女士腕表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陈慧茹
展品描述:女士石英腕表,整体风格优雅简洁。经典八边壳型,三针式表盘,刻罗马数字,表带由压纹牛皮制成,黑色,针扣式。为女高师教员陈慧茹所有。
名称:劳动契约(草稿)
年代:1919,即民国八年
物主:鲁成
展品介绍:国立北京大学与门卫鲁成的劳动契约,女高师教员陈慧茹代为起草。
名称:鸡毛掸子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鲁成
展品介绍:民国初年制品,长款木质手柄,尾部打孔,穿有用于悬挂的细绳。主体由雄鸡项毛、肩毛制成,手工穿线。收纳于国立北京大学门卫室,用于清理校门公告栏、信箱。
名称:首饰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马水仙
展品介绍:包含项链、戒指、耳饰,由珍珠、玉石、黄金等多种材料制成。整体风格偏向华丽,为民国初年步兵统领副官之姨太太马水仙日常佩戴之物。
名称:公告栏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国立北京大学公有
展品介绍:国立北京大学校门口所置公告栏,用于张贴告示、宣传页、广告等,同时设有失物招领、访客登记、信件暂存区域。
名称:玉兰笔架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公物
展品介绍:瓷制,呈玉兰花形态,莹润洁白,栩栩如生。可用作笔架或镇纸,属文房雅器。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公物。
名称:报刊架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公物
展品介绍:木制立式报刊架,放置于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一角,用于存放书报刊物,供教职员工取阅。
名称:茶具
年代:民国初年
物主: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公物
展品介绍:该套装包括一壶三杯,白瓷制成,属典型民国时期茶具风格。茶壶壶身绘有荷花纹样,壶口流畅,提把处有隔热竹编包裹。三只茶杯带盖,盖钮为尖顶设计。该套装放置于国立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室内,供教员们喝茶。语音学教授求三野尤其喜爱使用这套茶具泡茉莉香片。
“在我们同过去相逢时,通常有某些断片存在于其间,它们是过去同现在之间的媒介。” 纵使时光水逝,刻舟晚矣,一件纪念品,仍然可以将今时过往连点成线,使旧人旧事如在眼前。
宇文所安笔下,“记忆的文学”之要义是“目不转睛地凝视往事,尽力要扩展自身,填补围绕在残存碎片四周的空白”。如此说来,博物馆的艺术,大约便在于从时间的烟尘中,打捞残存碎片,使对往事的凝视有所附丽,有所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