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行亮特地录着视频飞去上海给麦琳带回所有口味的青团,麦琳非但不感动还表现出失望;当父母将新鲜饭菜让给孩子吃,自己则一边吃着剩菜剩饭一边诉说着自己的付出,孩子却只会感到饭菜难以下咽。这种看似是对方不领情的付出,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类型——自我感动式付出。有人认为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等同于奉献,这样的观点实则大谬不然。自我感动式付出并不是真正的付出,它是一种情感上的“自嗨”,而非实际上的奉献。
首先,自我感动式付出与真正的付出在本质上截然不同。黄执中认为:“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只有自己。”这句话揭示了自我感动式付出的本质,即满足与需求不相符。所谓付出,是以有受益者角色存在为前提的,而受益者之所以“受益”,则是因为付出方通过付出行为满足了其需求。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这说明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其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而在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中,付出方往往没有满足或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点。比如李行亮知道麦琳喜欢吃青团,于是千里迢迢去购买,但是他忽略了麦琳此时真正的需求是想要一个包包。如此付出,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辛苦忙活了半天,被感动到的只有自己。
更进一步来说,满足与需求不相符会导致付出方与受益方的角色互换。从动机上分析,在自我感动式付出中,付出方的动机往往不是“为了你好”,而是“我认为是为了你好,因此你应当感动”,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下形成的利己行为。以部分家长的愧疚式教育为例,他们向子女倾诉自己的“牺牲”,实际上是想以此让子女愧疚,从而服从管教。由此可见,付出方真正想要满足的是自己的情感需求,而非对方的需求。其结果便是,付出方并没有真正的“付出”,却变成了索要情绪价值等回报行为的“受益方”;而受益方也没有真正的“受益”,却变成了被迫付出回报行为的“付出方”。这样的角色转换显然违背了正常付出行为的发展逻辑。
实际上,“付出方与受益方角色互换”,这样的结果是与真正的付出行为之初衷背道而驰的。真正的付出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利弊,其初衷是为对方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期待回报,但并不强制回报。这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念是相契合的。中国人向来推崇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本质上是一种利他思想。从这一层面而言,真正的付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奉献。然而自我感动式付出如前所述,实际上是一种利己行为,甚至会伤害对方。在《家为何伤人》中,作者便描述了孩子在家长自我感动式付出下抑郁寡欢的心理。两者的出发点大相径庭,又怎能将“自我感动式付出”看作“奉献”,将二者混为一谈?
青团可以买,但应是出于对妻子的爱意,而非为了表现自己的不易;新鲜饭菜可以让给孩子吃,但应是出于对孩子的关怀,而非为了诉说自己的牺牲。愿为他人付出,这本身没有错,但切莫让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感动”了伪装中的自己,又用道德的绳索绑架了他人。只有怀着一颗真诚且充满爱意的心去付出,才能换来他人真正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