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专委学术会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中国儿童中心成功举办

文摘   2023-12-27 17:05   北京  


  

   2023年12月14日,北京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以“关注儿童早期发展,赋能家庭科学育儿”为主题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中国儿童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出席会议并致辞。学会早教专委会理事会员、学前教育专家和关注儿童早期发展的社会组织、托育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等济济一堂,围绕新时代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近3万人次在线观看会议直播。

   此次会议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儿童中心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早期儿童发展部、中国妇女出版社有限公司主题图书编辑部承办,着力打造为传播儿童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前沿理念、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学术会议品牌,内容涵盖了人口政策、儿童早期运动发展、多子女家庭养育指导、积极养育、问题行为干预,以及支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场域——托育机构、社区、媒体等专题,高质量的专家讲授内容使大家受益匪浅,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地影响。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专题论坛(上午场)


领 导 致 辞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在致辞中肯定了学会早教专委会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对专委会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她在致辞中强调,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更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家庭教育过程的起始,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中起着关键的奠基作用。她指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家庭教育学术社团,自1989年成立以来,肩负着引领和推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作为学会二级学术机构,始终紧跟学会整体工作部署,以科研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依托专家力量,发挥会员作用,扎实推进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宣传培训和公益普惠活动,很好发挥了早专委在学会工作中的重要依托作用。她相信专委会定能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注重政治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家庭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的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在促进家庭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中发挥智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提升做好家庭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握人口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更高水平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不断提升家庭服务水平”;历届全国妇联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国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工作,今年,全国妇联及时部署,中国儿童中心正积极贯彻落实,对标对表,集中力量办大事实事,以确保各项活动老百姓可感知,各项工作效果可衡量。她表示,多年来,中国儿童中心为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从三个方面持续着力:源头参与,承接国家课题,中心团队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历时四年完成了国家卫健委的《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现已经正式发布, 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探索托育服务的多元模式,以中国儿童中心的家庭养护支持中心为载体,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让人民满意的多元托育模式;与社会各界(包括多年来与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合作)联动,加大服务范围和力度,以缩小区域、城乡之间学前教育发展差距,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卫生保健、营养、早期启蒙和儿童保护等方面,为更多的家庭科学育儿,提供了有效地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长期深耕在社会人口学领域,作了《建构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的讲座。杨菊华从全生命周期来谈生育支持体系,她表示,当前国际人口形势(包括国内)正经历着大变局,出生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我国正积极推动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杨菊华强调要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等“七有”民生的角度,使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和统合性的政策支持。

   杨菊华建议,一是托育服务结构要合理,要提供有质量的托育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让托育服务嵌入社区,为家庭就近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二是政府通过政策指引,要营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面对女性生育和职场发展的冲突,劳动力市场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支持女性,今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单位对女职工生育的关爱和政府的规范化监管及降低养育成本等都非常重要。三是要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引导年轻人的婚恋观、家庭观,树立家国同构、家国共育的理念,男性回归家庭、夫妻共育,建构新型的生育文化。杨教授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是素质优良,总量充裕,要建构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耘做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偏爱与同胞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分享,阐述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偏爱与同胞关系的不同特点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介绍了父母偏爱表现的群体特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孩子出生顺序及孩子性别对父母偏爱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王耘表示,父母偏爱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危害,父母偏爱会加剧同胞之间的竞争比较,会导致儿童产生不公平感,损害儿童自我概念、危害儿童心理健康、影响亲子关系、引发不良学业表现等。同胞关系可以分为友善、疏离和敌意等类型,同胞之间的相互比较、竞争、互相学习,可为同胞提供各种社会学习机会,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及学业表现。父母偏爱会导致同胞关系的恶化。

   王耘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的研究,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提高指导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父母教养效能,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婴幼儿照护服务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主任委员、研究员关宏岩从医学领域参与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实践医育结合的角度,分享了《儿童早期的家庭积极养育》。关宏岩重点围绕国家卫健委《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中针对健康的婴幼儿提出的八大养育照护基本理念进行讲解,关宏岩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建议早期儿童养育,要重视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要给予儿童恰当积极的回应;要培养儿童自主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注重亲子陪伴和交流玩耍;要将早期学习融入养育照护全过程;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要认真学习提高养育素养。关宏岩结合国际案例如“head start”早期开端项目,国内养育未来项目,以及自身团队在实践的养育照护小组活动进行分享。她提到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重视早期的发育落后和早期的发育行为问题,为婴幼儿养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力。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马军从儿童健康的重要性、0-6岁每个年龄具体的发育关键期、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及实施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儿童早期运动发展关键期与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马军强调,营养、保护、刺激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良好、科学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养育照护方式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语言发育,形成健全人格、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言论对孩子会产生的重要影响: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好的、坏的行为,都会受到父母的重要影响。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要注意言行,要在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方面,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金宇做了《儿童早期问题行为的发现与干预》的专题讲座,主要阐述了儿童早期的行为问题,以及如何对儿童早期行为问题进行评估和干预。金宇强调,了解异常行为的主要表现和有关因素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0-3岁儿童早期常见的喂养和进食问题、睡眠问题、过度哭吵、发脾气和屏气发作、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等重复性行为和习惯等,金宇详细讲解了评估方法及干预原则,为家长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及积极参与干预的知识和技能。金宇指出,由于儿童发育具有可塑性,且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相比于青春期或成年期进行干预,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干预措施具有更长久的效应。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专题论坛(下午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早期儿童发展》主编、研究员杨彩霞做了《新时代人口家庭和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杨彩霞从我国婴幼儿照护政策及人口发展趋势、全国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的研制与思考、中国儿童中心婴幼儿照护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方向的展望等方面做了详细深入地讲解。

   杨彩霞介绍,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中国儿童中心团队携手国内专家学者历时4年研制完成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WS/T 821-2023),包涵7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108项评估条目的内容体系;形成了《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的文本、评估工具、编制说明、标准解读等成果;《标准》的出台将惠及更多的托育机构和婴幼儿及其家庭,支持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儿童中心在做好儿童早期家庭养护支持中心的同时,还通过项目辐射全国10个省市200个项目点开展社区为主的科学育儿服务。十年来,累计为超过10.6万名0-6岁儿童提供早期学习服务,并为超过11.8万名看护人提供了支持。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上海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原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儿童托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茅红美做了题为《基于社区的家庭育儿支持与指导》专题讲座,讲座以案例为支撑,通过例举各种基于社区家庭科学育儿支持与指导的实践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的托育服务理念和政策制定的推进情况。

   茅红美和团队构建的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支持系统遵循了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婴幼儿个性差异,满足了家庭个性化育儿的需求,收到了好的家庭育儿支持效果。基于此,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开展社区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基于婴幼儿群体发展需求的家庭育儿分类指导;基于婴幼儿个体发展问题的家庭育儿精准指导;基于信息技术对精准指导支持系统进行推广。


   

   中国妇女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廖晶晶带来以《把握新时代妇女儿童家庭需求,以出版赋能家庭科学育儿》为主题的讲座。

   据廖晶晶介绍,中国妇女出版社作为我国唯一专注服务妇女儿童事业的国家级综合出版社,每年出版百种家庭教育新书,出版书籍聚焦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体现家庭教育的操作性,对于提升广大家长科学施教的素质和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后,廖晶晶分享了9个案例使大家深刻体会到,围绕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一系列图书是为孩子“从头到脚”制定的科学养育适读书籍,站位高,影响深远,覆盖面广,公益普惠,内容优质丰富,形式喜闻乐见。廖晶晶提到本次分享的关键词为“共建共享,多向赋能”,下一步工作将以早专委学术会议为契机,链接学前教育机构、专家、作者、社区工作者等资源,助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上午和下午的专家讲座分别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池丽萍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学前教育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张玲玲主持。

图片说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池丽萍在主持会议。


图片说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学前教育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张玲玲在主持会议。

     本次学术会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多位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都参与专题讲座,并有效整合了中国妇女出版社的文化资源。本次学术会议的专家来自人口政策、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讲座内容专业而综合,兼具前沿理论和最新实践呈现,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从业人员提供了专业的“精神食粮”。

合 影 留 念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分组参观了中国儿童中心40周年发展历程及成果展室、实验幼儿园、家庭养护支持中心、儿童探索馆等中国儿童中心提供早期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场所,在参观中,增进了与会人员对中国儿童中心的更多了解。

图片说明:参会人员在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参观中国儿童中心,体验、观摩与互动交流。






END








主 编:杨彩霞

副主编:张玲玲 韩东

编委会:李红 罗娟 丁晓函 松姗 王素梅 陈雪 郑党

图文编辑:杨丽莎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是中国儿童中心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之一,是中国儿童中心“健康人格素养”“德润童心”教育实践基地。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在园幼儿730余名。下设:实验幼儿园、感觉统合工作室、学前儿童成长营、幼教资源研发与师资培训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