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时光浓缩于这座老城

文摘   2024-05-14 20:36   广东  

普罗夫迪夫老城▲


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色雷斯人就已在这里建起城镇,历史比罗马更为悠久,与雅典旗鼓相当。


海拔只有两百多米的祷告山,是普罗夫迪夫的城市发源地。色雷斯人看中这里易守难攻的特质,将之作为最初的定居点。


黄昏时分的祷告山相当热闹,有人在古罗马时代的城堡遗迹间穿行,在旧日塔楼残留的石块间跳来跳去,有人坐在草地上卿卿我我,更多的人则在看风景。眼前沿山而建的普罗夫迪夫老城正沐浴在夕阳之下,弥散的温暖光晕打在建筑立面和树影上,一切都覆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


祷告山望向老城▲


这样的光影,我在山下的老城里也曾见过。就在城市中心的亚历山大步行街地下,有一座建于公元193年到211年之间的古罗马竞技场遗址。这个最多可容纳三万人的竞技场,绝大部分都被埋在步行街和周边房屋的地下,目前挖掘出来的部分仅仅是北侧一角。它并未被封闭为博物馆,而是维持原貌,人们可以沿着阶梯走下遗址参观,也可以站在步行街上扶栏观望。


亚历山大步行街地下与地下竞技场▲


傍晚时分,当地歌剧团在竞技场遗址内排练,他们在地下传来天籁之音,人们站在地上围观,连几只流浪猫也乖乖趴在竞技场遗址的观众阶梯上。夕阳伴随歌声,洒在那一件件礼服上,宛若圣洁的光。


在普罗夫迪夫,这样的光影无处不在,一切都显得温暖。


普罗夫迪夫最动人一幕,当地歌剧团在地下竞技场排练▲


普罗夫迪夫的人类聚居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考古学家发现的色雷斯人墓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色雷斯人的城镇则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建立。


公元前516年,这座城镇被大流士一世治下的波斯帝国占领,公元前183年被马其顿占领,公元46年被纳入罗马帝国版图。


也正是在罗马帝国时代,普罗夫迪夫迎来第一个辉煌期。作为色雷斯行省的中心城市,它经济繁荣,文化璀璨。如今城中遍布的遗迹多半来自于罗马帝国时代,包括曾经的神殿、公共澡堂、剧院和供水设施。它们也像步行街下的竞技场一样,人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一小部分,因为大部分仍然埋于地下没有发掘。


之所以大量遗址藏于地下,是因为在罗马帝国没落乃至灭亡之后,普罗夫迪夫曾饱经战乱,一个个“破坏王”在这里轮番折腾,其中就包括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匈人王阿提拉。


古罗马剧场全景▲


不过也正是腓力二世的到来,让“普罗夫迪夫”这个名字得以确认。这位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在征服此地后,将原先城镇所在的三座山岗以围墙加固,打造为城堡,取名腓力波利斯,意为腓力之城。当地居民则称它为普尔普德瓦,普尔相当于腓力,普德瓦即波利斯,后来逐渐在斯拉夫语中演变为普罗夫迪夫。


唯一没有被埋在地下的古罗马剧场,是普罗夫迪夫的头号地标。沿着斜斜的石板路走上半山,七弯八绕,它便出现在眼前。抵达时刚好是正午时分,烈日当空,视野却也无比开阔。这座名为菲利波波利古的圆形露天剧场,建于公元2世纪,频仍的战争让它受过许多伤害,但整体保存完整。站在看台的最上方,眼前是空旷的舞台。舞台后方的罗马柱廊,最底下那层可供演员换衣服和出场,上面两层更多是装饰之用,虽然只剩断垣残壁,却仍可见旧日大气。


古罗马剧场视野开阔▲


视线越过柱廊,山下一条大道伸向远方,老城与新城渐次绵延,再远处则是城郊的村镇民宅,大片大片的红瓦屋顶与绿林交织,尽头的天空之下是起伏的山脉。


剧场的视野▲


因为晚上有演出的缘故,工作人员正在舞台周围设置音响设备,看台过道间也堆满了坐垫。虽然多少消解了古遗址的历史厚重感,但接近1800年历史的古剧场至今仍在使用,堪称时间给这座城市的最好馈赠。


因为剧场和竞技场在功能上的部分重叠,古罗马帝国时代的许多都市都将其合二为一。只有繁华大城才会二者并存,普罗夫迪夫便是如此。无论剧场还是竞技场,其建设都需要巨大财力支撑。老城中的竞技场面积更大,不过处于平地,半山的剧场建设难度则高得多,运输就是个难题。剧场的舞台、柱廊、雕像以及二十排沿山而建的座位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工程巨大。


古罗马剧场看台全部由大理石砌成▲


在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时代,剧场和竞技场都有着极高的使用频率。但在之后的动荡岁月中,它们与整座城市一起陷入低谷。


直到斯拉夫人于6世纪中期来到这里聚居,普罗夫迪夫才重拾宁静。但之后保加利亚帝国建立,这里又成为拜占庭帝国的边境要塞,在拜占庭与保加利亚的漫长战争中几度易手。14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普罗夫迪夫,在其后的保加利亚民族复兴运动中,它成为发源地乃至运动中心。


街边的建筑▲


如今城中沿山而建的蜿蜒街巷间,最吸引人的便是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建筑。这些红瓦建筑有着浓郁的保加利亚风格,屋顶形成斜拱,离远看就像一顶顶帽子。它们又“很不保加利亚”,拱窗与拱门是典型欧陆风格,建筑外立面的花纹带有土耳其风情,室内壁画和木雕家具兼容东西方特色……



作为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保加利亚中心,普罗夫迪夫十分富庶,大量接受过良好教育、爱好风雅的有钱人在此居住,并时常游历于欧洲大陆。他们博采众家之长,尽情挥洒想象力,建造自己的房屋,形成了独特的“普罗夫迪夫式”建筑。


它们彼此各不相同,但同样极具想象力。外观精美,色彩各异,墙身上随处可见花纹与雕饰。因为巴尔干的炽烈阳光,每栋房子都开了很多窗户。


街边复兴时期的建筑▲


如今,许多“普罗夫迪夫式”建筑都被辟为博物馆,是了解保加利亚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最佳渠道,只是为了保护,内部多半不许拍照,让人手痒。


外墙被刷成天蓝色的亨得连之家,当年由一位亚美尼亚富商所建。曾周游欧洲的他,让人在建筑内外前面上绘制了许多他所去过城市的壁画,如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和斯德哥尔摩等。文艺气息浓厚的巴拉巴诺夫之家,则是当年普罗夫迪夫文艺界名流的聚会之所,也是戏剧、音乐会和画展的举办地。有浓郁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奈德科维奇之家,当年主人是富商兼社会复兴活动家尼古拉·奈德科维奇。这栋房子有着眩目的彩绘墙壁,而且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色系,女主人的房间主打绿色,客厅主打橙色,餐厅则是紫色,小会客厅则是红色。


奈德科维奇之家▲


这一片让人眼花缭乱的建筑博物馆,散落在起伏的石板路间,一道城墙则卫护着它们。城墙会合之处,是建于11世纪的老城东城门,也是如今仅存的城门。


同样集中了大量复兴时期建筑的是山下的亚历山大步行街。地下埋着古老的竞技场,地上却是保加利亚首屈一指的商业繁华。大街中央是朱马亚塔广场,旁边便是建于奥斯曼统治时期的苏玛雅清真寺,它是保加利亚第一座清真寺,东北角的小小尖塔总能得到来往行人的视线聚焦。


站在广场上,会是一种极为妙趣的视觉体验:地下半开放的古罗马竞技场遗址,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地上的欧洲中世纪建筑与复兴时期民宅,还有沿街的各种品牌店,让不同时代在阳光下并存。


地下竞技场与清真寺▲


但这远远不是普罗夫迪夫的全部,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史前文明、色雷斯文明、希腊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等不同时代的遗迹,数千年时光浓缩于小小的老城中。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却一脸见惯了的样子,安享悠长历史与人间繁华的和谐统一。


 

图源 |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 二蛋
本文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一代默片女神,她比烟花寂寞


这座“以大学为美”的城市,曾主导德国的战后崛起


一个有趣的人,最不爱的是做官


享誉世界的他,曾将千余画作冲入马桶,大量名作被红卫兵劫掠


每年享受318天阳光的中世纪老城

飞一般自游
就是玩玩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