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位于“粤语发源地”

文摘   2024-06-19 12:08   广东  

梧州街巷▲

早在清末时期,梧州就是革命党人的重要活动基地。1906年,同盟会成员韦立权、谭剑英从香港来到梧州,设立同盟会秘密通讯处,以书店为掩护,秘密出售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以及各种革命书刊。此后,梧州同盟会成员还创办《梧江日报》和《广西日报》,为辛亥革命后梧州的迅速独立奠定基础。1911年10月30日,《梧江日报》出版号外,造成巨大声势,促成各界代表会议,宣布梧州脱离清廷统治而独立。梧州也因此成为两广地区最先宣布独立的城市,比广州还要早十天。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决定挥师北伐。他认为应以两广为根据地,于是下令讨伐陆荣廷,将桂系军阀逐出广西。此后粤军水陆并进,长驱直入,顺利攻入梧州,陆荣廷在南宁通电下野。

当年7月28日,孙中山委派马君武任广西省长。马君武在梧州试行市政制,在苍梧县城设置梧州市政厅。10月8日,梧州市政厅成立,孙中山的女婿戴恩赛被任命为第一任梧州市政厅长。10月17日,孙中山抵达梧州,当晚进行演说,号召民众支持北伐。此后,孙中山前往南宁与陈炯明会晤,当月29日第二度驻节梧州,征集船只后,于11月中旬北上桂林。1922年3月,在北伐受阻的情况下,孙中山在桂林决定回师返粤。4月12日,北伐部队主力抵达梧州,孙中山则于4日后第三次来到梧州,并决定将大本营移至韶关后开启正式北伐。

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总共不过二十多天,但他对梧州城建提出不少意见。在《建国方略》中,也曾数次提及梧州,对其连通两广和内河大港的地位极其重视。在其铁路计划中,“广州成都线”与“广州云南大理腾越线”均经过梧州,西江航道规划中更是以梧州为中心,提出梧州与广州、南宁、柳州、桂林与香港的五条航线。

如今的梧州,与孙中山最直接的关联便是北山公园里的中山纪念堂,它建于1930年,是中国最早落成的中山纪念堂,如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堂全貌▲

走下珠山,沿着鸳江大桥步入老城区,北山的方位大致就在老城的另一端。与可以在鹤岗楼上一览江景与老城全景的珠山不同,北山的中山公园是一座纯粹的市民公园,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去处。

中山公园依山而建,山脚下直面大路的公园广场上,有一尊孙中山雕像和“天下为公”匾额,两侧对称阶梯可以登上公园。如果不想走台阶,可以沿左侧山路绕行,路口有一座三间式牌坊,上有“中山公园”四个大字。

1924年,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扩建城区,把北山辟为市民公园。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梧州在李济深等人倡议下,决定在北山公园修建中山纪念堂。纪念堂于1926年奠基,1930年落成,公园也随之改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里不乏历史印记。山脚牌坊前不远处有一座工厂大门,上有“广西自来水厂”字样,它筹建于1928年,初名“梧州自来水厂”,1935年改为现名,如今仍在使用,见证着梧州早期工业发展。

纪念堂一角▲

半山腰有韦拔群烈士纪念馆,生于1894年的韦拔群是大革命时期的右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1932年遇害后,其头颅被装在玻璃缸内于各地示众,最后在北山秘密掩埋。1961年,梧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中山公园明秀园门外发掘出韦拔群头骨,后在头骨出土处附近建成纪念馆。

坐北朝南的中山纪念堂位于山顶上,空中俯瞰呈倒T字型,素白色外墙,红门配红窗棂,绿树相映。它东西宽44米,南北长35米,主楼高约20米。从外观来看,它以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式圆穹顶相结合,正面有三道拱形大门,中间大门上有云石镶嵌的“中山纪念堂”五个大字,为时任广东省省长陈济棠所书。两侧是对称翼楼,原为办公室和图书室。

中山纪念堂大门▲

步入纪念堂,后座为会堂,主席台上方有古铜色的孙中山头像浮雕和遗嘱全文,两侧则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

中山纪念堂内部▲

梧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杨锡镠,他生于1899年,字右辛,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曾任《中国建筑》杂志社发行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北京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这位建筑师作品众多,包括上海百乐门舞厅、鸿德堂、交通部南洋大学体育馆和南京饭店等。杨锡镠的设计风格偏爱“中高两低”造型和大跨度钢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变化则集中于外立面,比如百乐门舞厅采用装饰主义风格,鸿德堂是中式风格,梧州中年纪念堂则采取折中风格。

李济深曾在演讲中提到兴建梧州中山纪念堂的原因,除了纪念孙中山功绩之外,还因为当时梧州并无集会之地,兴建纪念堂可以为市民提供集会便利。

纪念堂后的北苑,小桥流水,清幽雅致,不少当地老人在此闲坐聊天,一通地道粤语噼里啪啦,让人有置身于珠三角城市的错觉。对粤语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此有些困惑:距离广州仅有百余公里的开平、台山等地,语言与广州话差异极大,即使是如今为广州下辖区的花都、增城和从化,语言也与广州话有些差别,但距离广州数百公里的梧州,人们的粤语却和广州话极其相似。想来当年孙中山驻节梧州时,对这乡音也倍感亲切吧。

中山纪念堂一角▲

专家研究显示,粤语是汉代时期诞生于南北文明交汇点的广信(现广西梧州、广东封开)一带,并从广信逐渐沿江扩展至整个珠江流域的方言。

先秦时期,百越人使用的是百越语,并非如今的粤语,与中原汉语有较大差异。粤语最初的来源,应该是中原地区最早的通用语——雅言。

上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叶国泉、罗康宁合著的《粤语源流考》率先提出“粤语形成于古广信”,如今已经得到国内学界一致认可。

该书认为,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五十万大军征伐岭南,这支军队大胜后便留在岭南,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苍梧地区更是首选,因此成为中原汉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最早基地,这些新移民也成为岭南最早的“雅言”传播者。到了汉代,雅言逐步通行于苍梧郡,尤其是在交州刺史部设置于此后,苍梧地区成为岭南政治文化中心,雅言也自然成为岭南的强势语言和官方语言。

东汉末年至隋朝,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更有五胡乱华导致的大迁徙,岭南的汉族移民人数激增,梧州一带再次成为南下汉人移民的首选落脚地。五胡乱华使得中原地区的“雅言”几乎荡然无存,但在岭南却得以保留。这就使得岭南地区的语言体系与中原地区差异越来越大,最终自成体系,也就是早期的粤语。正如唐代诗人张籍在《元嘉行》一诗中所言:“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也正是因为“粤语发源地”的地位,梧州粤语才会与广州话如此相近,属于“纯正白话”。

在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上,也有一座孙中山雕像屹立,望向山脚下的城市。当年孙中山曾对梧州工业期许甚高,那时的梧州,工业已经起步,上世纪30年代,梧州工业投资一度占据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总额的73%。

纪念堂前广场▲

民国初期,梧州已经创办天和机器厂、广西电力厂等企业,前者被视为广西民营工业鼻祖,后者是广西电力行业的龙头。因为航运发达,梧州的船舶业也起步极早,并早早从木船时代过渡到机动轮船时代。

1915年,英资的天和机器厂成立,为轮船和电船制造配件,也建造大型柴油内燃机。此后,民间资本纷纷投入这个行业,至1926年,梧州民营机器厂已达30多家。此外,围绕航运,梧州在沿江一带设置各种工业,硫酸厂、制药厂、炼油厂、火柴厂和糖厂等纷纷涌现,并形成河西工业区。

梧州人所说的“河西”与“河东”,是以桂江为界。当年与河西工业区交相辉映的,是河东商业区,也就是如今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骑楼街。


图源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本文部分首发于澎湃新闻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一代默片女神,她比烟花寂寞


这座“以大学为美”的城市,曾主导德国的战后崛起


一个有趣的人,最不爱的是做官


享誉世界的他,曾将千余画作冲入马桶,大量名作被红卫兵劫掠


每年享受318天阳光的中世纪老城

飞一般自游
就是玩玩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