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你的知识资产?

文摘   职场   2023-06-13 19:00   广东  


一个定理:一切竞争比拼的都是积累。

最近有几个朋友追着问为什么我读者群的名字叫做「积累你的知识资产」:

为什么要积累呢?

难道不可以是「创造」或者「继承」甚至是「夺取」么?

单纯取名的话当然都可以,群名嘛,怎么取都行。

但在我这里不行,我认为创造也好、继承也罢、乃至于夺取,都不是一个人长期持有真正知识资产的最优方式。

今天这篇文章你如果能理解并熟练运用,不啻于多赚 100 万。

在学习真正的方法前,我们需要先对一些日常生活中极其容易含混不清的词语进行概念理解,理解概念是掌握方法的必要前提。

想要掌握积累知识资产的核心方法,我们至少要理解清楚 5 个词语,它们分别是:知识、资产、成果物、模型、改变!

这些词看起来简简单单,但背后包含着这个世界第一梯队的底层逻辑,当你完全理解了这 5 个词的本质,掌握最后的那一套方法的速度会快 10 倍。


1、什么是知识?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人们以为知识就是书本上的信息,但真正的知识和书本信息差了十万八千里。

知识管理界有一个经典的DIKW模型,借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先对知识有个基本的理解:

从下往上看可以看到:

数据是离散的、无组织的事实或观测结果;信息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和组织而得到的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估而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状态,它涉及对信息的理解、应用和创造。

从这里,我们可以初步理解,知识本质是对信息进行某种理解后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信息,而是一套认知状态。

举个例子:

拿北京今天的气温来说,从凌晨到傍晚每时每刻统计的数据波段图叫做「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得出今天北京的平均气温是 23 °C,这是一个「信息」;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得出今天适合外出跑步这个认知,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知识」。

但实际上,这里真正的知识其实是从数据到认知的一个推导过程。

23°C的时候真的是所有人都适合外出跑步么?

显然不是,是因为我们根据前面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推导出了适合自己跑步,这个推导过程是极其个人化的。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句话:知识是运用信息的能力。

对照上面我们提到的DIKW模型,我们可以知道:

知识其实是一种自成逻辑闭环的系统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无法通过被赐予获得,只能通过训练和积累,知识是很个人的东西。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把读者群名叫为【积累知识资产】的原因。


2、什么是资产?

在经济学领域,普遍对「资产」一词的定义是:预期未来可以转为利益的当下资源。

一个事物构成资产的几个标准分别是:能交易变现、有归属权、可标价量化、可以用于生产或投资。

如果要更简单易懂,那么《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说的那句「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更接地气。

但不论如何,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资产,必须是个完整的可以直接交易的东西,而不能是某些没法量化、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两个相对清晰的定义:知识是运用信息的能力、资产是可以交易的资源。

但是矛盾出现了,按照上面的理解,知识是一种能力,能力是无法交易的,没有听说谁走在大家上能够随意找个人直接买点儿能力。

于是我们需要理解第三个关键词:成果物。


3、什么是成果物?

知识是一种运用信息的能力,而根据我们对资产的定义,能力是很难标准化的。

于是我们需要用一种方法把能力转换成尽可能相对可量化的资源。

我要给你分享的第三个关键点就在这里:成果物思维。

知识是运用信息的能力,在大多数时候它只能在过程中体验,如果想要让知识变得相对可量化,我们需要用「成果物」思维去把知识成果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关注我时间稍长一些的读者朋友都看过我朋友圈的主页,我标榜自己是一个内容创业者,经常制作一些小产品在朋友圈卖卖。

一个人应该如何把它的运用信息的能力成果物化呢?

一种方式是把某方面运用信息的能力过程提炼成标准的步骤流程,总结成课程进行固态化,这样别人可以直接跟着学习。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像我这样,直接把知识运用后的结果打包成产品来销售。

这两种方式可以作为知识的「成果物」案例说明一些东西,从本质上讲:我们无法交易知识,但是可以交付知识的结果或是单纯的信息和数据

站在商业的角度,成果是别人消费你的理由,你说你有改变我现况的方法,那你总得拿出一些证明来说服我值得冒这个风险先给你一笔钱。

甚至更准确地说,成果物是客户选择相信你的理由

知识产品和实体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实体产品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可以不给钱先体验;在大多数知识产品的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只能无力的选择先给钱然后再体验产品。

所以让别人相信很重要,甚至至关生死。

知识得以产生交易的逻辑在于人本身具有学习能力,别人买了我们的知识成果物后可以去逆推产生结果的过程,甚至很多知识产品本身就是方法论,消费者拿到以后可以按照标准步骤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

这就是知识交易的完整过程。

整个过程中「成果物」思维起的作用超乎想象,但具体要把成果物做到什么标准呢?这涉及我们要弄清楚的第四个词:模型。


4、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知识交易的最小单元。是知识抽象的最小成果物。

我在《学习的本质》一文中曾经说过,人类的大脑记忆单次容量至多 4 个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到现在流传下来最容易记忆的是成语故事,比如亡羊补牢、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等等。

如果你是老读者看过《如何构建个人知识系统?》这篇文章,那么应该知道我这里说的模型最简单的理解案例就是那些四字成语。

除此以外,模型还是应用知识的钥匙。

在一开始我们已经知道,知识是运用信息的能力,那么每当你想要运用知识的时候,你必须有一把或者多把钥匙来开启这种能力,这种钥匙就是模型。

举个例子:

刚才我讲到通过北京气温 23°C 的信息运用知识,在你单独的去理解这一个信息的时候,你是无法理解的。

打个比方,我现在只给你一个词「镊姿」,你能理解么?你理解不了,你大脑里根本没有任何跟这个词相关的其他信息。

拉回来说北京气温的例子,如果你不知道人类需要生存、不知道23°C 是空气的气温,那么单纯的给你一个「 23 °C 」这种数字信息,你根本无法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一个人无法在没有任何信息背景的情况下,单独运用某个信息。我们必须把一些信息带入某个知识体系中才能应用这些信息,而这种知识体系就叫做「模型」

理解这个知识非常重要,我必须给你重新画图梳理一遍刚才的案例:

人类的大脑在工作的时候,先要从外部接受一个信息,然后快速通过联想大脑内已知的模型与此信息进行匹配,调取那些和刚接收到的信息更加相关的模型来对此进行消化,快速消化之后再得出自己的认知判断。

所有信息在大脑中的运转流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上面这张图的三个步骤。

我们想要把知识进行资产化,最低的标准就是把知识提炼成最少四个字的模型(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有些非常成功的企业老板在人生遇到大灾厄的时候宁愿花百万千万也必须求得道大师一两句字的原因。)

虽然现实中多数人没法把一字卖到千金,但我们想要将知识资产化的最低标准就是将知识模型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构建知识体系核心就在于提炼模型。

掌握更多的模型就是掌握更多解开问题的钥匙,掌握更底层模型就是掌握解决更大问题的钥匙。

乃至于,掌握一个个模型就是解锁一个个领域的赚钱能力。

我们在这里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做「解决问题」,一个叫做「赚钱能力」,只要是自己赚过钱的人都能理解,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赚钱的能力正相关。

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能改变多大现实障碍,多数时候你定能赚到与之匹配的利益。

这里我们提到了最后一个词:改变。


5、什么是改变?

人的一生都是在改变的过程,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别人,不管是哪种改变,都是想让自己过地更好,都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积累资产的过程必然是改变的过程!

你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听了太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很多人听了再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用我的方式来给你解开这个问题的面纱。

首先你要知道一句话:文本是世界的投影

道理=文本,文本≠世界,听再多道理也只是了解一些现实世界的影子而已,对改变现实世界几无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在上文说,模型是应用知识的钥匙,如果把上图中白色的钥匙看成真实世界,那么一个个模型最多就是和这些现实世界物体极其相似的投影而已。

你用文本把真实世界概括的再真实,它也还是文本,还是模型,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想要改变真实的世界,积累自己的知识资产,你必须通过虚拟的模型去行动,创造真实的钥匙去打开现实世界的一扇扇困难之门。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是在书本上听一堆道理,那样一直听下去不动手,终有一天会变成精神病。

你必须清晰的知道这条价值链里,构建模型只是第一步,运用模型去创造行动才是更重要的下一步,运用模型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

我们只有理解什么叫做真正的改变,才能学会脚踏实地创造个人的知识资产。

同时越早开始积累越有优势!

举个例子:

在经济学领域流传着这样一段话「越早跨过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赚钱的速度越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你赚到 100 万的时候,你不只是赚到了这些钱,你还同时走通了从 0~1 的商业模式,这个时候你无需再重复之前那些来来回回频繁的试错弯路,只需要利用本金和已经拥有的商业认知进行复利性的扩展即可。

这个逻辑在人的学习领域同样适用,小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一天的时间过的太漫长,是因为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新事物,大脑在持续的扩展边界;而慢慢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时间过的越来越快,一眨眼一天就过去了,这是因为很多东西我们已经靠学习能力变成肌肉记忆,不需要再耗费大脑能量进行漫长适应。

同样的现象,在信息领域里,你越早运用成果物思维跨过知识积累的原始阶段你后续的积累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为什么同样是人,埃隆马斯克五十多岁可以横跨数十个领域去做公司乃至于造火箭,我们的父母可能手机还玩不利索,因为二者在知识的积累阶段有本质的落差。

知识是运用信息的能力。

资产是可以交易的资源。

成果物思维是把能力转化为资源的方法。

模型是知识交易的最小单位。

改变就是持续运用知识创造成果物影响世界的过程。

以上,知道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开始掌握具体的方法了。


6、如何积累你的知识资产?

下面我要分享的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适用于所有领域:

这张图中一共四个关键节点,分别是信息环境的改变、方法论的掌握、成果物的积累、以及综合能量的积累。


7、如何改变信息圈?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信息环境决定人的思想。改变信息环境的第一价值就是和别人产生信息质量的差距,多数商业逻辑的起步阶段得以成立的原因,都是因为:我知道但你不知道。

我在《如何制造效率差》一文中提供过成体系的方法,简单来说想要塑造信息环境,只需要从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两个角度思考,就可以建立多元、充沛的信息环境。

下面着重强调两个最有用的方法。


方法 1::10×10×10 思维

这个方法简单到3 岁小孩都可以执行,强大到世界顶级的企业家比尔盖茨都在用。

第一步:关注10个不同类型的信息聚合平台。

第二步:关注这些内容平台之后,每个信息平台关注10个最优质的有趣的信息创作者(以你的认知标准一步步筛),通过定时浏览和按需选搜索的方式持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步:随着对那些信息源创作者的认可,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的方式,继续去扩展关注他们经常转发或者关注的10个有价值的信息源。

这样的一套方法,你很容易获得1000个优质的信息源,大多数人长期的关注量也就一二十个,你比他们足足多了50倍,想不制造信息差都难。

同时这里面有个值得注意的点,即便是同一个信息平台,信息的筛选分发方式也有区分,比如微信上,获取信息的方式就至少包含以下几种:

微信订阅号 / 服务号;微信看一看(朋友在看、精选);微信群组;微信朋友圈; 微信视频号;微信小程序等。

你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消化和处理流程,定期去更新优化信息源的质量,这套方法我已经提供在读者群里。

如上按照我上面的这套方法,你的信息广度是足够的,下一步就是要思考如何让自己和别人有深度信息差(这涉及个人的认知提升放到第8 点聊)。


方法二:付费思维

这个思维则要简单的多,如果接受不了付费思维,就永远很难存在优先别人的信息环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信息领域也不失效

付费的渠道当然多种多样,今天的中文互联网知识付费生态已经相当成熟,具体如何付费,我在这篇文章中有提到过一些思维和方法(如何判断哪些人值得付费?)。

以上两个方法,不论是免费构建还是付费学习,都要你拥有一套「信息管理思维」,这是我们的读者群里经常强调的重点。

当你不再为获取优质信息而发愁时,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个人的认知上下功夫,毕竟一切信息只有经过你的大脑才会产生价值。

更准确地说,一切信息只有转变为成体系的方法论才能发挥价值。


8、如何掌握方法论?

一个人认知的提升来自于大脑思维系统的逐渐丰富和结构完善。

人的认知具体是怎么提升的呢?我在《认知的本质》一文中做过详细的分享。

知识资产是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夯实积累下来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具体的方法论模型去解决,于是在掌握方法论之前我们需要先学会创造方法的方法。


步骤1:掌握创造方法的方法

如何掌握创造方法论的方法呢?这是我一直以来在研究的课题,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根本所在。

我们把它凝结了系统的课程,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简单的来说,这门课是教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并通过总结出的「世界观」提炼出对应的「方法论」的,这是一门改变世界的课程。

当你掌握了这套方法,就可以实行第二个步骤。


步骤二:用创造方法创造方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上个月发布过一个知识体系产品叫做《ChatGPT 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用我们的创造方法创造的方法。

不仅如此,当你掌握了创造方法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做课、自己做产品、自己做更多可以直接进行商业交易的成果物。

商业也是一套知识体系,它有其科学系统的逻辑可循,只要掌握对应的方法论,就能创造一套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方法论之后,只需要去做最后一件事,创造知识成果物,持续地去创造。


9、如何创造知识成果物?

上文我们已经理解了成果物就是知识运用的结果,而创造成果物就是把你的知识成果化。


步骤 1:显化成果

你需要有一套标准来把你的知识运用过程转化为成果物。

这套标准非常简单,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它的最小单元是「模型」,而最大则没有限制,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去把地球卖给外星人。

把成果显化以后,需要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包装标价

第三步:销售交易

这两个步骤是商业营销领域的内容,这里我们暂时不展开。

到了这一步,你和竞争者比拼的就是一个个成果物的积累,就是知识资产的积累。更准确地说,就是执行能力的积累。

知识资产无法通过单纯的想象获得,它要求你必须先持续去创造成果物改变世界,与这个世界进行能量交易,这是生产思维和消费思维最大的不同。

乔布斯晚年离开人世前,在斯坦福大学做过一次演讲,过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因果轮回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

他这段话是在说什么呢?其实说的就是相信积累的力量。

欢迎加入我们的读者群一起积累你的知识资产



*内容摘于徐宿的读者群直播演讲系列,加入徐宿的读者群了解更多:

徐宿的经验书
东半球最棒的商业教育博主,每周1篇赚钱力相关文章,提高你赚钱的成功率。课程:《个人知识体系课》《商业实战私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