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只是创造新事物,还有挖掘已有事物的新价值。
说在前头
这是一篇关于商业赚钱的文章,大家应该很久没有看到我写深度的赚钱内容了,时隔日久,此文奉送。
我始终认为,普通人赚钱之难,难在没有试错机会,失败不起。
所谓高效,简单理解就是“更容易成功”。德鲁克说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按这个说法,我认为普通人做生意也必须高效(卓有成效)。
正因为需要高效,才必须得通过以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掌握挖掘事物背后因果关系的方法,以此来拥有更高的做事成功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自后半年开始,我开启研究商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后,需要持续通过真的赚到钱来检验某些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实操案例。
全文 5000 字,分为理论+实操两个部份,虽然偶有偏见,但应该会带给你一些启发:
理论部分
昨天在即刻看到 @IDO老徐 发他的小报童订阅用户量超1万人,粗略估算这一个系列的产品销售额可能达到了 50 万元,是一个非常值得铭记的内容轻创业案例。
这个案例让我联想到以前看过非常多的前辈们的产品,得出的观点如下:
内容创业新手最好的起盘方式,不是直接从0-1的创造产品,而是重新挖掘已有内容中未被发现的价值,整合呈现。
这种思维被我叫做「重塑价值」思维,商业市场中有非常多比较成功的牛人持续在用。
我给你举一些简单的案例,但千万别因为这些案例逻辑简单而小瞧它们:
1、生财有术社群
知识星球商业类头部社群中,有一个社群叫做【生财有术】,我的老读者们应该都知道这个社群主要是做什么的。
生财有术官方并不生产内容,由于各种运营机制和底层的价值观营造的氛围,有很多人在生财有术社群中分享自己的赚钱经历和案例,而生财有术承担的责任是:帮大家把那些优质的内容筛选呈现出来。
生财有术创始人亦仁以前说过一句话:信息的流动是需要成本的,让信息差可以流动起来,本身就是在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就应该获得回报。
四年来我在生财有术社群中吸收了非常多的商业知识,但这些商业知识多数都不是生财有术官方提供的,而是它们社群中每一个真实的用户提供的,虽然生财有术官方并不提供商业知识,但你能说它的存在没有价值么?
2、重新加载科技
抖音有一个账号叫做重新加载科技,是中国网红鼻祖罗永浩投资的服装运动类品牌公司,这个公司有一个奇特的产品研发准则:
不生产纯原创的产品,只持续去复刻那些过去百年来已经被验证销量非常好、非常受大众喜欢的服装产品。
这个准则让我想到查理芒格经常说的那句话:
钓鱼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去鱼多的地方钓;第二个原则,不要忘记第一个原则。
比起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出山就想自己造就独特的产品、干翻世界的莽汉创业者们,这家公司的策略可谓是十分高明。
我们可以很简单的理解这个逻辑:去做那些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需求,远比你自己重新踏出一条血路要容易的多。
3、产品沉思录
小报童和浮墨笔记的创始人 @少楠 团队多年来运营一项知识付费服务,叫做产品沉思录,当你订阅这款产品以后,每周会收到一条或者多条高价值的、和产品以及商业相关的优质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提供的大部分内容中,少数内容是团队自己的原创,而多数内容来自于世界各地那里已经诞生很久的经典文献中。
半年来,我持续阅读产品沉思录中的内容,获得了以前不曾有过的深度思考,而引发我深度思考的很多内容距离它刚刚诞生已经过去几十年。
可见,好内容的寿命并不受诞生时间限制,更多由发现他价值的人群决定,《孙子兵法》这样的内容已经活了几千年了。
4、IDO老徐的案例库系列
从小报童搜索框中搜索「案例库」三个字,你会发现一系列相关的内容产品,说实话这些内容产品本身的寿命并不长久。
但为什么以 @IDO老徐 为代表的同类内容创业者们(包括我)可以持续的生产一份份案例库来产生实际的交易市场呢?
原理其实非常简单,这些产品在恰当的时机能够解决某种需求,如果我们把内容价值粗略分为三种:认知价值、情绪价值、时间价值。
你会发现案例库类的产品最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别人的时间和认知价值,当决策成本远低于收益可能性时,大家不会吝啬花一些小钱开开眼。
5、送外卖思维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时间极其稀缺,赚钱最终也不过是为了人生能够活的更效率、更幸福一些罢了。
在这种基础背景之下,如果有人专门付出体力从老远的距离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你嘴边,给人家一些劳动费似乎无可厚非吧。
同样的道理,送外卖是一种体力劳动,而整理知识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它们都能给你节省时间成本,支付一些费用自然非常合理。
6、发觉稀缺价值
可为什么有的知识付费产品能够成功,而有的无法成功呢?
我们这里讨论的成功不能涉及数量问题,而只需要:真的有人愿意为这个产品付费。
原理也非常的简单, 就是你的产品在你所推出的时间和空间里价值不够。
价值来源于强调和对比,当你的产品不具有稀缺价值时,别人就不会为此买单,哪怕你的定价再低。
稀缺性不仅仅来自于产品本身,还来自于谁来卖这个产品,由于产品本身是一种解决方案,而未曾体验过这种解决方案的人无法判断他的价值,购买者的决策因素首先会转到谁在销售身上。
从这个角度讲,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7、掌握底层原理
是解决需求,不是模仿产品,产品是需求的表象。
《财富流》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或投资者,在遭遇生意失败后,都能东山再起,因为他们掌握着了解他人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他们知道这种能力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佳的工作保障。
创业本质上提供的并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
对于创业者而言,如何发现市场中可以提供价值的空间能力,比单纯鲁莽的制作产品的能力重要10倍,前者决定你有没有路可走,后者只是决定你能把路走多宽。
今天中国的消费市场受经济教育增幅影响,能认识到内容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仅意味着创业门槛变低,不意味做内容创业需要的认知比其他创业方式低。
传统的实业创业和互联网轻内容创业在底层逻辑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下面我用一个实际的小案例来做一个展示,普通人低成本的应用这些思维创造价值。
实操部分
上面的 2000 字内容,我其实想要表达的就一个核心观点,高效赚钱的秘诀在于:重新挖掘和塑造价值,而非盲目的去制造新产物。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已有事物未被发现的新价值,我们既无法从 0~1 创造新事物,同时在早起创业过程中也根本没有必要和能力这样做,要知道成本才是利润的来源。
基于上文的理论部分,我昨天思考了一个赚钱的实战任务:
如何利用那些思维在 1 小时赚 1000 元?
在朋友圈刷了半小时,我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契机:这几天看到有人在我朋友圈推广 AI 绘画案例库。
由于我本身做过类似的案例库,对这类产品比较敏感,点进去一看发现和我以前做小产品的思维一样。
在我看了两眼即将忽略他时,我突然发现这个产品提供的内容似乎在哪里看过,于是我翻开我的知识星球,去这个产品背后发布人的知识星球看了一遍,才知道里面提供的内容是之前早就被别人发布过的。
为什么以前已经在知识星球发布过的内容,重新打包成产品竟然还能在朋友圈卖呢?
我立马联想到我上文中的理论:好内容的寿命并不受诞生时间限制,更多由发现他价值的人群决定。
1、价值由视角决定
价值由角度决定,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不同的价值。
笨蛋没有视角,所以什么都发现不了。
既然好内容的寿命不受诞生时间限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可以挖掘我以前的内容、或者我熟悉的内容用来进行一次赚钱尝试呢?
按照这样的思维,我想到了我这两个月正在给商业训练群群友们研究的小红书商业主题,我身边有什么好内容是以前没有被人挖掘到,而我可以把他整合一下拿来卖的呢?
答案很简单:梨云的内容(公众号:梨云读书)。
两年来我亲眼看着梨云输出了至少 10 多篇小红书干货运营内容,她的知识星球里沉淀了很多我经常看起来非常有启发的东西,但我发现这么久以来似乎没有太多人意识到那些内容有价值。
于是我决定尝试把她免费发在知识星球的内容,整理成合集以收费的形式重新卖一次。
2、利润来自于成本
你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投入成本,把目标瞄向核心价值。
对于上面这个点子,我自己整理起来还是要花一些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直接邀请梨云来和我一起整理,最终只花了1小时,将它变成了下面这样的文档:
同时,我特意为这份产品制作了一张专门的海报:
这样就很符合我的内容风格了。
3、验证产品价值
有了产品以后,我需要去验证一下别人是否也会有我一样的视角,能够认同这个小产品的价值,于是我在我的读者群发起了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具体的过程是,我在读者群发布一段游戏规则,让大家来以发红包的方式进行内容价值投票,事前我并不告诉大家我要做什么事,只承诺参与游戏的朋友会有一些小福利领取。
于是你也看到了,大家很积极的参加这个小活动,我也收获到了比较客观的内容价值评价,有信心去朋友圈进行推广。
4、进行销售和交付
1997 年,被苹果公司踢出董事局12 年后的乔布斯重新回到他多年前创办的这家企业,随后开始了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步步把苹果公司推向了这个世纪当之无愧的科创公司王座。
遍读乔布斯过往大部分公开演讲和书籍,其中关于「如何判断产品价值」这个话题下最广为流传的是下面这段话:
Some people say give the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but that's not my approach. Our job is to figure out what they're going to want before they do. I think Henry Ford once said, "If I'd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ve told me a faster horse."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That's why I never rely on market research. Our task is to read things that are not yet on the page.
翻译一下,大概是说:
“有人说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东西,但这不是我的做法。我们的工作是在他们这样做之前弄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我记得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我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向他们展示为止。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依赖市场研究。我们的任务是阅读页面上尚未出现的内容。”
按照乔布斯的思维,产品最终到底有没有市场,别人到底需不需要,在事前你是无法知道的,人根本无法预知未来的事情。
想要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有没有市场,只有一个方法:把产品推出去售卖。
这一两年,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我在朋友圈直接发了一条动态,简单介绍了这个产品的具体情况和销售规则。
很幸运,不到半小时,直接卖完了:
后面有人加钱要买,本来预期收 1000 元,最终超了1000,收款大概 2100 多,为了避免更多人来咨询,我直接把那条朋友圈直接删了。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因为你是徐宿,因为你在你的朋友圈有影响力,所以你做这件事这么简单,我们又没有你那么多微信好友....
该怎么说呢,你不要太把我当回事儿。
我不否认我积累的一切,且商业确实是一套系统而不是某个单一事情做对就可以,但你要知道我的一切也都是有来源的,任何一个和我一样的人积累到一个地步,赚小钱都能做到。
那你恰好如果没有和我一样的积累怎么办?
5、曝光量从哪里来
从商业模型上来看,上面展示的这一整套流程,完全是没有逻辑缺陷的,到现在最大困惑是,一个普通人想要执行这套模式,精准的用户注意力从哪里来呢?
我给你的方法是:从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知乎等等,一切有你想要提供价值服务的人群里来。
举个例子,如果我微信一个好友都没有,那么我如何获得对「小红书运营」有兴趣的好友呢?
步骤如下:
1)去小红书搜任意赛道的低粉博主
2)私聊它们问要微信说想买他们的产品
3)加 500~2000 个这样的人在朋友圈沉淀两天
4)发布产品进行销售
绝大多数新手朋友没有吸引别人加你微信的能力,但是你绝对有主动加别人微信的能力。
而当你加了他们好友,能提供给他们想要的价值时,付费只是营销问题。
赚钱其实不是一定要搞个网站、小程序、APP、商城什么的,你只需要一个装有几百几千个信任你的好友微信就足够了。
我最怕的是,你会觉得赚这种小钱LOW,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思维,一定不能觉得赚小钱很low,不够高大上,你要知道很多大佬都是从赚第一块钱开始的。
每个人的商业阶段都不一样,人得根据自己的条件来走路。
6、强大的方法往往简单
阿伦斯说,强大的方法往往简单,两年来我一直在践行这套理念。
这些天,我在给商业思维训练群的伙伴们进行直播课的时候,越来越觉得商业本身并不难,只是循环挖掘价值、寻找人群、交付价值这个底层逻辑而已。
太阳底下无新事,当你想吭哧吭哧埋头做新产品的时候,请认真挖掘一些已经有的东西是不是还能释放更大的价值。
由于大家太想赚大钱了,总觉得一次性不搞个十几二十万,不搞个三年五年一直能做下去的生意,都不好意说自己在做商业,所以大家一直重复那些错误的假大空理论。
最后的话
本文的实操案例,来源于我在商业思维训练群直播时候的一个念头:是重新挖掘价值而非盲目制造产品。
如果你感觉有启发,请帮忙转发这篇文章给你最好的朋友,带他们一起吸收一些真正有用的知识。
另外,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加入我的商业思维训练群,一起积累你的生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