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的本质:有尺子

文摘   教育   2023-03-27 07:30   浙江  

本文字数 2 千字 | 深度指数 常识



普罗泰戈拉斯说过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

上个月有个老读者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人应该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

这个问题立马让我想到更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大量的同类型疑难问题,比如:

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如何平衡爱情与事业?

如何平衡婆媳矛盾?

我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多的这一类两难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看似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平衡,其实本质上是我们没有应对这些事情的分寸把控能力,也就是我们没有分寸感。

甚至你扪心自问,你确定你是真的想要平衡而不是都想要么?

其实多数时候,我们是都想做好,网上不是流传那么一句话么,成年人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

只因为不知道以什么尺度做,所以我们每次面对这种问题就烦躁。

那么这里说的尺度,我们到底不知道的是什么尺度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是「好」的标准,以及如何「把握」分寸,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缺少平衡很多事的能力。

更具体的分析,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是关于怎么定义标准,怎么操作达成标准的问题:

一个人一天就24小时,当你面临所谓的平衡问题的时候,其实真正面临的是一个取舍问题。

所谓的分寸感,就是对各种事做判断取舍或者应该达到什么标准的尺子。

思考到这一个地步,就要具体来思考做法了。

那么如何掌握分寸感呢?

如果这个问题你问一个牛逼且懒得跟你细聊的人,比如菜市场杀鱼杀了1万条的卖鱼大哥,他可能就给你一个答案:唯手熟尔。

意思就是你多练就可以,十年磨一剑,你就去好好磨剑吧。

但是这种回答说实话,根本无法落地,我问你怎么做,你说多练,这不跟说废话一样么?

别说我们这种普通人,你听说过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么?

那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朱熹老头子的学说,他作为后辈,曾盯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希望通过观察竹子(也就是表面上的格物)看出竹子的本质,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不仅学问没搞明白,自己还因为没日没夜的研究竹子格出重感冒。

王阳明什么人?被儒教学生奉为圣人的人,人家这种大佬一个不慎跑错方向都搞了个重感冒,我们比人家又如何?

所以唯手熟尔不是谁都能熟的。

那么还是刚才如何掌握分寸感的问题,如果你去问更专业一些的人,他们可能会说,分寸感很容易修炼,就3个方法:跟高人学、自己看书、在事上练。

但是,这里又出问题了,具体咋学呢?

我看市面上其实也并没有多少人说的很清晰,而且真正能说清楚的那些人也懒得跟一般人解释,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一般人谁愿意告诉你。

但我觉得这个事儿吧,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按照我下面的方法掌握各种领域的分寸感其实不难。

只需要顺着这个点思考一下就行:

我们刚才说,分寸感就是定义标准和达到标准的能力。

那么我们只需要多思考一步,定义标准是在干什么?达到标准又是在干什么?

其实很简单,定义一个东西,就是在认识它,看它本质;达到一个标准就是在操作实践它,做出成绩。

一说到本质和做法这两个词,老读者朋友肯定就理解了,这是在干什么?这就是我们以前一直说的,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所以我给大家提供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来掌握各种领域的分寸感。

为什么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掌握分寸感呢?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你说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分寸感?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不知道一件事的边界在哪里,也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上限在哪里;同时他也不知道这个事的原则在哪里,也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底线在哪里。

于是他可不就没有分寸嘛。

但是,一旦你知道一件事的边界和原则,比如下面这张图:

白线是边界,中心的圆点是原则,两者之间就是任何事的分寸空间,这样你遇事首先心里就不会慌了。

然后这还没完,在这个分寸空间里,当我们更细致的开始研究,比如下面这张图的范围:

这个范围可能是大众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再看下面这张图:

第二个绿圈你会发现,做某件事人们觉得做到这个范围里是达标的。

再看下面这张图:

一个事情如果做到第三个圈,可能大众认为是超预期的,分寸感非常牛逼的地步。

那么请问,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当你知道了一件事的从底线到边界的所有界线,你是不是就完全掌握所谓的分寸感了?

这是肯定的嘛,你必然一剑封喉,说一斤绝对不会是八两。

这就是我要和你说的,找到边界和原则就能大体掌握分寸感,继续去专研就能把分寸感修炼到极致。

而我刚才说了,我们的知识体系构建方法,就是教大家看清楚一个事物的本质、价值、做法到底是什么的,这就是在清楚边界、原则的过程。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你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我教给大家构建知识体系的框架,就是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本质、价值、原则、做法的,这就是在让你清楚分寸。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斯说过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中国哲学研究者普罗泰戈拉·宿这里也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

知识体系是万事之尺,而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读者群一直在带大家干的事,祝愿你早日拥有自己的万事尺。



*内容摘于徐宿的读者群直播演讲系列,加入徐宿的读者群了解更多:

徐宿的经验书
东半球最棒的商业教育博主,每周1篇赚钱力相关文章,提高你赚钱的成功率。课程:《个人知识体系课》《商业实战私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