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在两元店淘宝,发现一串很漂亮的佛珠手链,想要花 2 块钱买来戴在手上,我妈说只有和尚才戴这东西,你要做和尚?
我肯定不做和尚,肉都不能吃,活着有什么意思,于是连带着对那个手链也产生了负面的价值印象。
2015 年去深圳工作,某天下班路上看到有人围着一个和尚观摩,我凑近发现,那和尚浓眉大眼的在卖佛珠手链,有人问价格,和尚说是五台山开过光的,讲了老长的一段故事,最后定价一串 800 块,我虽然对这个价格嗤之以鼻,但有老头老太太竟然愿意花钱买。
彼时小徐我月薪 2500,人家讲一段故事直接赚了我 10 天的工资,说不错愕是自欺欺人,但想不通这生意到底是怎么达成的。直到多年以后,经历渐多,才真正理解:听故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网感的本质》一文中,我说半年来研究小红书商业体系,通过创作内容做到了一些数据:
这篇文章以小红书为例,分享一些我对商业写作的底层知识结构,会对做自媒体、影响力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商业写作的本质
写作是一种表达和展示方式,人进行表达通常有两个目的,一为寻求共鸣,二为获取资源。商业写作偏向后者,比较功利。
如果我们把一个普通的小红书用户行为路径做个执行步骤预演,简单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以我为例):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从头到尾每一步都在进行注意力投入,每分每秒的投入都带着主动或者被动的价值判断,大致可以理解为下面这张图:
由于每个人的行为偏好不同,细节的动作可能差别比较大,但从宏观上看,小红书信息流产品的机制是这么一个流程。
所以在小红书进行商业写作需要做的,就是在上图中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和读者创造互动机会。
阅读是一种无声的动作,只有产生互动才能进行商业价值计算,设计出关键互动功能比如「点赞、收藏、评论、关注、私聊、购买交易」等,是小红书平台(任何内容平台)做出的努力。
而写作者要知道的是,每一种互动行为都代表着一种需求的满足/产生,从初级的点击、点赞,到深度的互动意向比如评论、关注、咨询购买,都是商业价值的体现。
商业写作的本质就是创造互动机会,互动机会产生商业价值。
创作者以「内容」为载体给读者提供信息价值,读者以注意力和互动行为的投入作为交换,两方共同完成不同层级价值的循环闭路,这是关于小红书内容生产的一种世界观。
商业写作的做法
以小红书内容写作为例,基础的内容生产流程只需要 3 个环节:撰写内容、植入互动因子、持续迭代(沉淀模板)。
第一个环节:撰写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你只需要把你想要写的选题扩展成标题、头图、附图、正文即可,选题的寻找方法我在《选题的本质》一文章中说过。
标题和内容的写作方法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推荐你去看梨云的公众号内容,她有非常系统的文章和课程(公众号:梨云读书)。
第二个环节:植入互动因子
互动因子可以简单理解为:能让人产生行动欲的关键要素,可以是某些词语、某些图片、某种符号。
这些因子直切人类的各种需求,有一种驱动人产生行为的魔力。
一个流程要为一个结果服务:标题和头图要为目标读者的点击欲服务。附图要为完读率、点赞率、收藏率服务。正文和评论区要为转粉率服务。
拿标题和头图来举例子:
标题和头图的责任,是用来筛选和强化读者的点击欲望,如上两个对比图中,同样是针对「手机」做内容的标题和头图,二者的从互动因子的差别上直接决定内容的数据差距。
拿附图来举例子:
附图和正文要承担的责任,是创造完读、点赞、收藏互动机会,这需要让读者感受到内容的价值,如上图中,左边的案例植入了「执行步骤」这种互动因子,而右图什么都没有,最终的数据差距会有一些明显。
拿评论区举例子:
正文和评论区要承担的责任,是进一步提升读者的互动率,如上图通过设置「赠送礼物」「演员示范」的互动因子,可以大幅度提高内容的互动率。
这里有个额外的知识,其他平台暂未研究,但在小红书平台里,评论的互动量对内容的推流影响很大,举个实操:
上面这两个账号是我运营的两个账号,选题和内容方向都很接近,左图的赞藏互动和评论互动数据接近 1:1,创造了 1 万的点击量;而右图赞藏哪怕加起来接近 1000 ,由于评论量连 10 个人都没有,笔记的点击量没有破万。
数据样本不多,或许不能笃定的说在互动行为中「评论」的价值一定比「点赞收藏」高很多倍,但我保守认为评论比赞藏的价值高 2~3倍是不会错的。
看到这里,关于「互动因子」你心里应该有点儿概念了,至于具体应该如何寻找这些互动因子,他涉及到需求的挖掘,我之后会单独写一篇相关的文章。
但在当下,我可以提供一套收集互动因子的简单模板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上模板只是一个参考,其中多有举例,不要咬字眼,你可以基于这个思路去持续收集属于自己独特的一些互动因子库。
互动因子这个词,是我自己创造的,它的本质是一种「理由」,也就是在每个关键环节,你需要给读者提供到他执行某些行为的理由,比如人家为什么要给你评论?肯定是因为你内容的某个地方给了他评论的理由,点赞、收藏、关注、私聊、购买,亦如此。
这是一个修炼理解力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沉淀模板/持续输出
商业内容的生产,想要保持长周期稳定提供,必须有稳定的内容模板,你可以观察下面四个优质案例,会发现他们都有固定的内容风格模板:
内容的模板表面上看只是一种展现形式,但他其实是一种引导用户认知的模型,我在《选题的本质》一文中说过,你需要尽可能降低用户理解你内容的难度。
很多做小红书内容生产的新手朋友,把自己的内容模板整的花里胡哨,独创各种自以为漂亮的不得了的风格,实际上一点也没考虑别人的理解成本(参考一下我前两天说的「破财」)。
表达什么,固然很重要,怎么表达,也很重要。
一个功能要承担一种价值,内容模板承担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读者的理解门槛。沉淀出稳定的内容模板,不仅可以降低读者理解你的门槛,获得更大的内容曝光率,除此以外还可以提高你的生产效率。
最后,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持续输出,通过用户的互动反馈,通过你到底是否达到你商业内容的目的(比如赚到了钱),来迭代内容质量、模板质量。
注意:早期,人没有办法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你需要先完成再完美,逐步去适应那个生产者的身份。不要放弃,直到做对为止。
*附送本文知识导图:
本文来自我的知识体系读者群精华分享。
如果这篇内容引起了你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兴趣,我的读者群将成为你最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