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三 )

文摘   2023-11-29 14:01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三十三)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老子从哲学的高度为世人开示的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



1



罗安宪教授认为,第三十三章与第九章相同,都在讲述一些人生格言。但是第三十三章却不仅是一些人生的智慧而且还涉及到形而上的层面,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于知人,在于对人的把握。罗安宪教授认为孔子也有类似的说法,《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罗安宪教授解释说,真正的智慧不是对外在自然世界的把握,而更重要的是了解“人如何”的问题。孔子更强调仁而不是知,对老子而言,更重要的则是知,因为老子更多的强调道德而不是仁义。老子将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知人,一个是自知。知人者被称为“智”,自知者被称为“明”。“明”在儒家思想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乃是光明之义,如《大学》中有所谓“明德”,意为德性本来是光明、光辉的。但是罗安宪教授认为,这里的“明”不是“明德”之“明”,不是“光明”的意思,而是清楚、明了、明白。在《道德经》中一共有四种关于“明”的说法,“知常曰明”出现两次,一次是在第十六章,一次是在第五十五章,不过这两章中“明”的意思有所不同,因为其所知之“常”具有不同的内涵。另外,第二十二章所谓“不自见,故明”和第二十四章所谓“自见者不明”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明白、清楚之义。而第五十二章所谓“见小曰明”则是指能够见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罗安宪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对于知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于自然界的了解,第二个层次是对于他人的了解,儒家和道家都有“知人”的说法,而道家可能更强调“自知者明”,明的层次高于智的层次,此即知的第三个层次——对于自身的了解,罗安宪教授认为,对自身的了解最为困难,只有自知才能称作“明”。

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真正的强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自胜”的第一个层次是明白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胜”的第二个层次是克服自身的弱点。所谓“强者”,主要是指能够战胜自己缺点的人。罗安宪教授指出,“人是他自己的作品”,不要埋怨社会,不要埋怨他人,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取得的。


“知足者富”,“知足”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第三十三章、第四十四章以及第四十六章。“知足”的反面就是“贪”。佛教认为“贪、嗔、痴”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其中“贪”为三毒之首。儒家也有关于“知足”的说法,《论语·子路》记载: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这里讲到对于居住条件懂得知足。“知足者富”,意为真正的富有是“知足”。相反,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也就是贪。罗安宪教授提到,《庄子·逍遥游》中也涉及到“知足”的问题,“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儿在树林中只需要一根树枝做鸟巢过夜,老鼠在河边饮水只需要喝饱肚子就满足了。《淮南子·精神训》也说到:“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一个人活着只有“七尺之形”,死后也有只能占有“一棺之土”。

3



“强行者有志”,罗安宪教授认为此句可以和前面的“自胜者强”联系起来。一个真正有志的人会按照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去落实,把志向落实于一点一滴。立一个志不难,难得是把志向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就叫作“强行”。

“不失其所者久”,罗安宪教授将此句解释为不失去自己的所能,不失去自己所处的位置。这里的“久”既可以说是维持长久,也可以说是长久之计。


“死而不亡者寿”,虽然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但他没有亡,他还是生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罗安宪教授在此引用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虽然他死了,但是他还活着在每个人的心中。相反,虽然有的人表面上身体是活着的,但是他没有真正活过,他没有关心社会,社会也不知道他的存在。罗安宪教授认为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有限的生存,而更多地在于一个人死后,他的思想、他的学术、他的人格是否还影响着他人,就像古代的孔子、老子等圣贤一样。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