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首先,罗安宪教授指出本章具有浓重的哲学意味,知足与知止的问题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涉及到人类该如何面对自己生存状态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个问题最先就是由老子提出的。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罗安宪教授强调本章的关键在于第三部分“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这个词汇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本章及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罗安宪教授指出虽同为人生格言“知足不辱”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有更深刻的意义。“知足不辱”不是一个理论认识,而是一种人生态度,讨论的是人的生存状态问题。因此,此四字是具有崇高意义的。这种知足的态度儒家也有类似表述。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论语·子路》)在儒家,“知足”是通过这种具体的描述表述出来的,而在老子处是通过“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等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在佛教中则是通过知足的反面“贪”来表达出来的。不知足就会走向贪,贪得无厌就会产生祸,“祸莫大于不知足”。所以不知足最终会产生辱的悲惨结局。老子关于知足的四句话应该相互联系进行理解。儒道两家所讲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目标的问题。人的生存状态不应是穷奢极欲,也不应是无限聚敛。相较于儒家,道家更为强调此方面内容,也讲的更为具体,道家与佛家在这一点上也是具有相关性的。实际上,这正是道家真精神之所在,不仅老子关注于此,庄子对此也有发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此处“殆”是“知止不殆“之“殆”,是危险。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会“殆”。此话题可以延伸开,人的生命是有尽的而欲望是无尽的。道家和佛教看到的恰恰就是这一点,认为应当收敛,所以老子言“祸莫大于不知足”。而与“知足”相关的就是“知止”。知足是从一个动态的领域讲的,而“知止”是从静态的领域讲的。“知止”是为自己划定一个界限,界限之外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是不愿去触摸的。“知止”的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更具有超越性。“知止”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在本章及第三十二章“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要给自己的知识,划定一个区域,对这个区域之外是心存敬畏,不愿触及的。这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英国哲学家洛克和德国哲学家康德走上哲学之路所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此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讲到要为知识划定一个界限,明确哪些是可知的,哪些是不可知的。康德的结论是现象界是可知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上帝的存在是不可知的。此处的不可知是指对于人的能力而言这种绝对的存在是不可知的,所以后来分析哲学主张将其悬置起来。《庄子》中有一篇名为“养生主”,此三字该如何理解呢?养生按照唐代医学理论而言就是治未病。“主”为根本之义,养生的根本就是知止。“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不知止的后果是殆,会进入危险之域。这种由老子和庄子及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知止的问题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可以长久”,这还是在谈养生,知足、知止之后生命可以为之久长。这恰恰就是庄子所说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长久”就是追求生命达到最长的限度。老子并没有追求长生不老,道教一部分是追求长生,一部分是追求毕其数,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时限全部用完,人生命的时限按道教的一种普遍理解是一百二十年。那么如何能实现此长久呢?按老子的理解就是知足知止。知足知止由老子所提出,由庄子所发挥变成了《养生主》中最关键的思想。
本章中两个最核心的概念一个是“知足”,一是“知止”。“知足”与我们的生命存在有关,而“知止”不只与生命存在有关,还涉及到人类一种生存意识和深深的忧虑。儒家对此没有太多的阐发,儒家是把人当作一个社会成员来看待的,关注的是人在社会国家中应当如何的问题,而道家在讲人时与国家和社会是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关注的是人本来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本真的状态应该是什么,人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罗安宪教授最后指出“知足”“知止”的问题很关键,究竟应当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