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三十二)
罗安宪教授在开始讲解前,首先说明本章集中在讲“道”,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八章具有关联性。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常无名”,此句可联系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道无名即道无以名状、无以名象,这样的道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朴虽小”,“朴”需与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相联系,“朴”本义为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木材,道也是这样一个原始的自然的存在,是本来如此的,此即为“朴”。罗安宪教授特别强调,此处之“小”不可做与道之“大”相对立的概念来理解,第二十五章讲到了道之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说道为大,是因其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故而为大。但此处之小,是在说“道”无物不在、无物不入,无论物多么大或多么小,道都深入其中,秋毫之末中亦有道之存在。从道深入其中、无孔不入这个角度讲“道”为小。这里的“小”是其特别的含义。“天下莫能臣”,即天下没有人敢以之为臣。前两句说明了道之无名、朴、小,从此角度看“道”,它可能会被人们忽视,但这样一个道却是没有人敢以之为臣的,进一步说明了道的重要性。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侯王所守者为“道”,“宾”为顺从、臣服之意。侯王若能守道,则万民将自己臣服于侯王,此句在第三十七章同样出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本章中的“万物将自宾”与三十七章的“万物将自化”意思很接近,这里的 “万物”更多是“民”、“人”的含义而非“物”的含义。“自化”与“自宾”都在强调“道”的自然无为,万民可以自己如此,侯王不必刻意作为。侯王守道,这是君王的自然,君王应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器具一经产生便为其制定名称,有了名称之后,也便应该知道止之所在、界限之处,知道止之所在便可不有危险。
“始制有名”一句与前文“朴”字相关,与第二十八章的“朴散则为器”相联系。“朴散则为器”,未加工的木材经过加工制作成器具,成为器具之后每一器具便会各有其名,所以“朴散为器”而“始制有名”,“始制有名”前面省略了“朴散则为器”。“道常无名,朴虽小”,后来“朴散则为器”,则“始制有名”,“道”、“器”、“名”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罗安宪教授提到,各物之名出现之后,世界变得复杂起来,这时老子提出了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知止”。
器具各有其名后,人类会给众多的名做出分别与归类。这种说法在佛教中也有提到,在唯识宗中的三性说中第一性即为“遍计所执性”,意为周遍地考察所有的事事物物,对它们进行分别与规定,之后便会执着于这种分别,认为桌子就是桌子,不是门,二者没有关系。而这种性在唯识宗看来是幻影。在老子看来,朴散为器后,人类将之分别、为之制名,如果执着不停地为其分别制名,则会陷入一种执念,此为不应当,可能会给人带来痛苦和危险,故而人类应当给自己的知识划定范围与界限,范围之内是我们可以知的,范围之外是我们不能知、不可知的,这样便可避免危险。庄子也继承了“知止”的思想,《养生主》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不知止,一定要去追求无边无限的知识,则会有危险,而若是知道止之所在,才可不陷入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