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六)
以往很多人在理解老子时,认为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是一种手段,而“无不为”是一种目的,因而老子哲学是一种权谋哲学。
罗安宪教授认为,这样的一种理解,是有问题的,是对老子的误读。要想真正理解老子哲学,需要明白老子所讲的道德、自然、无为、无不为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关系。就老子哲学而言,在第一层面强调的是“道德”,第二个层面强调“自然”,第三个层面强调“无为”。“无为”是针对有欲之人而讲的,不是针对无欲之人讲的。一个无欲的人,已经不用刻意地强调无为了。无为本身已经是一种非常满足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一种手段,去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很多人认为无为是手段,就是以第三十六章为依据。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歙,同翕,收敛、合聚之义。在《易传》当中,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易传·系辞上》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翕为收敛,辟为打开。在《易传》当中,翕辟并非特别重要的概念。但是在《新唯识论》中,熊十力对翕辟二字进行了较多的发挥,使得翕辟二字成为熊十力哲学特别重要的范畴。翕,为聚拢、合聚。辟,为张开、打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处,一共有四对概念,所强调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翕张、强弱、兴废、取与。此处的两两相对的概念,不同于第二章所言“有无相生”。有无相生,强调是静态意义上的“有”与“无”的相对而存在的关系。而此处的翕张、强弱、兴废、取与,则是动态意义上的概念。作为动态的范畴,也是相对而存在的。但是,相对于第二章,三十六章所言更进一步。原因在于,第二章所讲的相对范畴,缺乏一种动势。而三十六章所言,不仅是相对的范畴,而且是有动势的。如熊十力所言,翕出现之时,同时也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动势,也就是辟。翕辟,不是先后出现,而是同时出现。有聚起,就会有和聚起相反的动势。固,并非“所以”之义,而是暂且、姑且、权且。例如,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刻。但正是因为最黑暗、最阴冷,才意味着黎明的到来。事物发展到顶峰,必然要走向衰落。因此,翕辟、强弱、兴废、取与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对待,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对待。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把握,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可以运用于治国当中。因为要运用于治国当中,故而出现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譬如,要让一个人灭亡,先让一个人发狂。西汉初年之削藩政策,就采取了这样的思路。
本章文字,是否有权谋之意呢?这就需要理解“微明”二字。微,微妙。明,明亮。《老子河上公章句》曰:“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道理微妙,但效果鲜明。老子所讲,与《孙子兵法》所讲的权谋不同。《孙子兵法》所讲是军事权谋,如“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法家韩非,在《韩非子·饰邪》中讲:“君臣之交,计也。”此处所讲的君臣关系,亦有权谋之意。微明,并无权谋、权术之意在其中。微明讲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微妙的发展变化的道理。事物衰弱的前兆,是张,故而老子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固然老子所讲有一些考量之意,但所讲并非权谋,只是一种道理而已。这四句话当中,“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是最为核心的一句,故而有后文所言。
老子不是讲权谋之人,但是老子却从自然界总结出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法则。将这种法则运用于治国,就是虚怀若谷,就是柔弱胜刚强。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