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四十一)

文摘   2024-06-22 18:57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四十一)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相对于之前的章节而言,本章所讲并非具体之道理,而是一种反思。本章以“八个若”、“五个大”,形容道之特点。


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而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可视为有上德之人。上士闻道之后,严格按照道的规定去做,故称之为“勤而行之”。中士闻道之后,若存若亡,说明有些内容中士可以接受,有些则无法接受。下士闻道之后,大笑之,会认为根本不可能。比如,今人常说“大家都是自私的”,而这种观点居然成为众人认可度较高的观念。譬如某人做某事并非为了什么目的,旁人可能并不会相信,因为大家都认为人是好利的、自私的。老子说“闻道”,孔子亦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大宗师》记载:“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何谓闻道?罗安宪教授以为,闻道实则为接近道。道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但人可以闻道,说明人还是有接近道的可能。闻道之下一个步骤,即得道。得道之后,即飞升。飞升之后,即成仙而非人。然闻道并非得道,闻道之人,与道仍然有距离,道仍然是道,人仍然是人。得道之人,道与人完全融为一体。
罗安宪教授指出,要理解本章,需要和第七十章联系起来。第四十一章和第七十章所讲,实为同一个问题。《道德经·第七十章》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莫能知,莫能行,就是因为“大笑之”。联系第四十一章和第七十章可知,“大笑之”是大众之常态。然而,大众之常态并不代表一定是合理的。故而,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所言之小人与老子所言之下士,极为类似。


2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建言,建立一种学说。昧,明之反面。明道若昧,光明之道路给人之感觉可能是不明的。若,在本章中并非虚词,而是有好像之义。正因为“明道若昧”,故而才有下士之大笑。进道若退,前进之道路看起来好像在倒退。夷道若类,平坦之道路看起来是不平的。上德若谷,上德即三十八章之“上德不德”,谷即虚怀若谷之谷。“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以为,即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一个拥有广大德行之人看起来可能是无德之人。一个身怀绝技之人,给人的感觉可能是平常之人,如天龙八部之扫地僧。建德若偷,建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健”。建,刚健而有力。建德若偷,真正的刚健有力看起来可能是怠惰的。质真若渝,老子哲学更多的讲质,而庄子哲学更多的讲真,如真人、真知、真性。《庄子·大宗师》曰:“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马蹄》曰:“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渝,一种解释通“窬”,中空之意,一种解释为“变”。无论何种解释,渝所指皆为真之反面。真是根本的、不变的,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大白若辱,如第二十八章所言:“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由这八句话可知,存在的根本和存在的外在表现,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前者为真,后者为假。明、进、夷、上德、广德、建德、质真、大白,为真。昧、退、类、谷、不足、偷、渝、辱,为假。因为真相和表象的不一致,所以才有下士闻道之后“大笑之”的态度。罗安宪教授认为,不能因为大多数人怎样,而使自己成为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样子,这只是自我沉沦的一种借口而已。

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相对于第三十三章之内容,本章所讲之内容更加难以理解,也更具有哲学的意味。即便很多人能够看出本章所言之道理,也会很难接受。因为我们只看到眼前,只看到现在,只想要立即收获结果,如果没有立即的收获,可能就不会做。

本章之解释,仍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对于“进道若退”,王弼注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于“夷道若类”,王弼注曰:“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反若类㘨也。”对于“上德若谷”,王弼注曰:“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对于“大白若辱”,王弼注曰:“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王弼对四十一章之解释,已经在广泛使用以老解老之方法。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曰:“不敢为天下先。”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枪打出头鸟,故而不敢担当。事实上,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后其身”,也就是把个人的利益至于天下人利益之后。要理解第六十七章,当和第七章联系起来,否则很难说通。

第四十一章谈本真和表象、假象之关系,意在劝诫人们,第一不要被假象迷惑,第二应做当做之事,而不是做了一点事情就求回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此前八句谈真相和表象之关系,此处则不然。大方无隅,乃肯定之说法,而不是好像。方,方形。隅,棱角。大方,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棱角的,或者根本就是没有棱角的。此处所谓“大”,和第二十五章所讲:“强为之名曰大”,和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之“大”,是一个大。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均为道之显现,所以这四句是在直接讲“道”。因为道是无形无相的,故而大方作为道之显现,是没有棱角的。大器,一定晚成,速成者必不为大器。譬如做学问,要将冷板凳坐十年才可,但如今之机制却不允许。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三十多岁的历史学家就是个笑话。人文学科之研究,必然是大器晚成的。大,之所以为大,是因为道之在场。大音希声,即“希言自然”之“希”,即少之义。最美好的声音,不是耳朵所能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也是耳朵所听不到的。庄子曰:“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氏,庄子之前有名的音乐家。庄子以为,鼓琴发出来的音乐,不一定是最美妙的音乐。因为鼓出来的音乐,有成则有亏。音乐最美妙的时刻,是鼓琴尚未开始与鼓琴即将结束之时。大象无形,大象无法看到,因为其无形。大象之所以大,因为道在场。道隐无名,是前述内容的归结。



3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贷,即贷款之贷,给与之义。道,善于给与,而不是索取。对于下士,即便其大笑之,也不能抛弃下士。道,对于一切人,都是给与的,都是促使人完成的。故而,道不遗弃任何人。道不吝啬,道不会对上士、中士、下士区别对待。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