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解《道德经》第45章。本章之核心在于两个问题:真正的“大”到底如何以及老子主“静”的思想倾向。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真正的完美并不是没有一点瑕疵,而是看起来有缺陷,不完美,然而它的功用却是无限的、没有遮蔽的。“大”字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58次,如: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就是道,只是道的另一个名称而已。真正的大是道的体现,道的基本状态就是大。“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真正的盈满反而是一种虚的状态,永远都可以继续容纳新的东西。这里的“盈”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盈是同样的意思。“大直若屈”,对于这句话,王弼注曰:“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真正的直并非是物理学上极度的直,相反,真正的直是随物而形。“大巧若拙”,真正的巧妙看起来却很笨拙。受老子这一思想的影响,“拙”成为中国古代审美追求的一个目标,“守拙”或“求拙”成为古代文人追求的人生境界。在绘画中有四个层次:能、妙、神、意,画得像只是最低要求,最高的境界是要传达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绘画如此,书法也一样。老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一个伟大的美学家。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美学、艺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大辩若讷”,真正善于辩论的人看起来却像不会说话一样。在此,罗安宪教授举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在听到传神谕的祭司说自己是最有知识的人之后非常惊讶,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知识,相比他自己,政治家、诗人、将军等更有知识,于是苏格拉底就去找这些人辩论,以期证明神谕错了,但是最后苏格拉底发现这些他认为有知识的人只不过是错误地将意见当作知识罢了。在苏格拉底特有的追问方式之下,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真正的善和美实际上一无所知。苏格拉底的辩论方式看似笨拙,但是却能引导别人看出自己认识的错误,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这就是“大辩若讷”。最后,罗安宪教授指出,大成、大辩、大巧之人必定是明道之人和守道之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在王弼本、帛书本和傅奕本中都作“燥胜寒,静胜热”,罗安宪教授指出,这里燥和寒、静和热并不能构成对待关系,所以应当是“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样解释更符合老子的思想。重视静,强调“以静制动”是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在第十六章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和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以及这里的“清静为天下正”均是这一思想倾向的直接体现。老子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候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被情绪冲昏了头脑。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