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五)

文摘   2023-12-11 19:22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三十五)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本章之核心主要是在讨论“道”的性质和“以道治国”的理论。




1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执,是掌握、把握的意思,这一句没有主语,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君主,一是指普通人。罗安宪教授认为第一种更合理,因为下文有“天下往”,此处“天下”是指“天下所有人”的意思,因而这里的主语应当是君主。“大象”是“道”的别名,如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执大象”,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天下往”,就是天下所有人向着君主而来。“往而不害”,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对圣人没有危害,二是指天下百姓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危害。“安平泰”,这里的“安”不是平安的意思,否则就与“平”和“泰”重复了,历代注家认为“安”是乃、则的意思,是一个连接词。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就应当是:君主按照道的原则统治,国家和人民就会安定、和平。
罗安宪教授在解读《道德经》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将整部《道德经》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注重有关章节之间的联系。罗安宪教授认为,对于这句话可以联系第五十七章来理解,第五十七章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就是“执大象”;“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就是“安平太”。因此这句话可以省略来讲,就是“执大象,安平泰”。
罗安宪教授指出,儒家是“以德治国”,法家是“以法治国”,其实还有一种治国理论,就是道家的“以道治国”。王弼在注解“以正治国”时就直接将其解释为“以道治国”。“以道治国”的内容就是本章的“执大象,安平泰”和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以及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乐与饵,过客止“乐”就是音乐,“饵”字面意思是诱饵,引申为美味,而在这里意思更为强烈,指的是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音乐和美味对人都有诱惑,人面对音乐和美味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对于外界的诱惑,老子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谨慎、克制的态度。这样的思想在第十二章中有更明确的表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墨子·非乐》也反对音乐等艺术活动,但墨子有禁欲主义的倾向,相比之下,老子没有那么极端,老子追求的是一种朴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四十一章云“大象无形”,第十四章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道不仅是无形的,而且是无味的。相比于酸甜苦辣咸等具体的味道,“无味”并不是没有味道,而是对各种具体味道的中和。第六十三章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味无味”值得仔细思考,“无味”乃是“至味”,其中有“中、正、平、和”的丰富涵义。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真正值得追求和珍惜的恰恰是看似无味,却平淡真实的生活。“无味”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足”,历代注家多注为“得”,亦即“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与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同义。但最后一句,“用之不足既”中的“足”字则不能以“得”来理解,“不得”是肯定但又不完全肯定的意思,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河上公注曰“不可既”。“不可”是完全肯定的意思,道虽然是听不见,看不见的,但又是用之不尽的。


此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讨论了“道”的性质,道是“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的;其次,论述了“以道治国”的政治主张,简单概括就是“执大象,安平泰”,统治者应当遵循道的规律,而不是胡作非为;最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应当追求一种朴素、平淡的生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