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解《道德经》第43章。本章之核心在于人君当贵柔顺,处无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罗安宪教授认为此章之核心思想是贵柔,并将此章分为两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为第一段,“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为第二段。
“天下之至柔”即是指水,“水”作为一个概念在《道德经》中凡三见,分别在第八章出现两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及在第七十八章出现一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之至柔”可以联系到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既然“莫柔弱于水”,则“天下之至柔”指的就是水。在老子看来,水之形象给人的感觉是至柔的,因为水没有固定的形,没有固定的象。与“至柔”对应的是“至坚”,水是“至柔”而石是“至坚”。石头有固定的形状,而且很坚硬。但“至坚”的石头在水的面前却是无能为力,比如水滴石穿,海边能找到光滑的圆形石头,乃是由于它被水冲刷打磨的缘故。在中国哲学中,五行系统中有水,八卦系统中也有水,水为坎卦,火为离卦,然而在八卦系统中水不是阴,因为水是坎,坎是阳,火不是阳,因为火是离,离是阴。《周易》认为事物发展到它的顶峰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正如《道德经》第四十章所谓“反者道之动”。水之所以是阳,因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会向阳发展,火之所以是阴,因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会向阴发展,而《周易》这种动极复静的观念被老子所继承,表面上水是至柔,但实际上这种至柔才是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有”并非空无所有,而是指没有形象、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无有”即是指“道”。“无间”意味着没有间隙,也就是道是进入每一个事物之间,是深入到每一个事物之内的。这是讲道与具体物之间的关系。“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水是天下“至柔”,而道“无有入无间”,罗安宪教授认为老子通过讲水的柔弱来讲“无为”,“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才是老子要表达的核心观念。“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的,“无为”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柔”、“柔顺”,所以“无为”总是跟“柔”、“顺”相伴。联系到第二章“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是讲有无的关系,然后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有无相生”与“处无为之事”的关系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的这样一种关系。“有无相生”的核心不是“有”,而更重要的是“无”、是“顺”、是“柔”。“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事”,“无有入无间”是“理”,而这种“理”要落实在我们具体的行为中,是“用”。罗安宪教授认为第四十三章的核心问题是“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的“道用”的问题。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句话也可以与第二章联系起来,最高统治者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对圣人而言的,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的“天下”不是指百姓,而是指“天下之君”。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对于君主的教导,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则是说老子的这种教导很少有君主能够做到。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