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九)

文摘   2024-04-09 15:16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三十九)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本章之核心是关于道的论述。



1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昔之得一者”将时间推及到了最远古的节点上,“昔”并不简单的是指过去,可以理解为自天地开合以来,道生万物以来。接着讲到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由道理到道术依次连贯下来。此段中的“一”该作何理解呢?“一”在道家思想中是一个核心概念,《道德经》的第三十九章和第四十二章对此有重要阐述,不过在此二章中“一”的含义并不相同。在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描述宇宙起源的理论,若将此处的“一”理解为道,则“道生一”就变成了道生道。


罗安宪教授指出,“道生一”的“一”不是道,而是道与万物之间的桥梁。道不能直接衍生出万事万物,需要借助“一”这样一个中介,由一到二,由二到三,进而生化出万物。若无此中介万事万物皆不可能发生。而第三十九章中的“一”是唯一之一,是第二十五章“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中所言的“独”,可以理解为是道的一个别称。那么此种理解的依据何在呢?罗安宪教授认为,可以结合庄子的思想来理解。《庄子·知北游》篇言:“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广,日月之所以这样运行,万物之所以欣欣向荣,都是因为道。老子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之所以为天是因为天的清,地之所以为地是因为地的宁。  

2

在庄子处,天之为天是因为天的高,地之为地是因为地的广。无论是“清”还是“高”,是“宁”还是“广”都是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的根本性因素。而庄子明确指出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广就是因为得了道。由此来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中的“一”实际上就是道。罗安宪教授指出,概念的含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得到彰显,不可做刻板化理解。第四十二章描绘的是生成论,“一”并非是道而是比道次一层级的概念。而第三十九章描绘的是存在论,《庄子·知北游》篇中的内容也是从存在论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可以参考庄子的思想对第三十九章进行解读,“一”就是道。这采用的是一种以庄解老的思路。侯王以道治国是老子的基本思想,“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就是第三十七章所言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这是对前面言及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六个方面进行了反面论述。天如果不清,则天不可成为天;如果地不宁,则地不可成为地;如果神不灵,那么神将不再是神;谷如果不盈,谷也不可成为谷;如果侯王不能守住贞正,为天下人做出示范,那么天下也将陷入混乱。“贞”有正之义,“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也近似于第二十二章所言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过此处的“抱一”其含义又与“得一”有区别,是指不置可否,不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3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誉无誉。”
贵贱是就人的社会地位而言的。贵是指统治者、君主;贱是指普通民众。“贵以贱为本”意为上层社会的人是以下层社会作为基础的。此处和孟子所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一些相似的意味。“高以下为基” 可以结合第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来理解,九层之台是以累土为基础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罗安宪教授指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本章中最为重要的两句,具有思想史意义,表达了老子对于社会国家的基本态度,国之所以为国是因为有民众,而非是因为有君,国以民为本。罗安宪教授指出帝王的自称在秦前后有明显区别,在秦始皇之后“朕”成了君主专用的自称,而秦以前“朕”为一种普遍的称呼,君主往往是以谦辞自称,如“孤”、“寡人”。在古汉语中有敬辞、有谦辞,称别人用敬辞,称自己用谦辞是一种基本礼仪。“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不穀”是不善的意思,同“孤”“寡”一样是一种谦辞。侯王以此种谦辞自称难道不是将自己放到低位将民众放到高位吗?“故致誉无誉”,王弼本、帛书本作“数舆”、河上公本作“数车”,傅奕本作“数誉”,“数”当是衍文。张松如先生和陈鼓应先生以《庄子·至乐》“至誉无誉”为由,认为“致”当为“至”。罗安宪教授不认同这种观点,指出“致”是动词,“致誉无誉”意为追求名誉是不可能有名誉的。而庄子的“至誉无誉”是讲最高的誉是没有誉的。二者一是动态的说法,一是静态的说法,意涵是有区别的,故不可以“致”为“至”。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为美玉貌,是指像美玉一样晶莹剔透的状态;“珞珞”为坚石貌。此句是在讲不愿意成为美玉一样晶莹剔透的状态,而希望成为石头一样粗糙坚硬的状态。不愿意成为玉而愿意成为石原因何在?一是老子一贯主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道德经·第九章》),二是老子言“见素抱朴”(《道德经·第十九章》),“珞珞如石”就是“朴”,就是“素”。“朴”和“素”就是道的本然状态。一个有道之人,特别是居高位之人不愿意做美玉而愿成为一块普普通通的坚石,所表达的就是见素抱朴,要与道同在。从“昔之得一者”到“珞珞如石”都是在讲道。“珞珞如石”又回应了“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这样一个道。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都是因为道,道的原始状态就是如坚石一般的朴素状态。

罗安宪教授最后指出,本章最值得重视的两句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是社会政治论,“高以下为基”是哲学本体论,这两句具有超时代意义和历史意涵。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