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八)
文摘
文化
2024-03-26 21:03
河北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本章之核心在于道、德、仁、义、礼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具体次序,以及道、德、自然、无为四个核心观念的关系问题。《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是下篇(德篇)的首章。之所以将上篇和下篇称之为道篇和德篇是因为上篇的第一个字是“道”(道可道),下篇的第二个字是“德”(上德不德)。 罗安宪教授认为,第三十八章是《道德经》最重要的一章,如果能把握这一章的义理,就能大致把握整个《道德经》最基本的意义。因为这一章涉及到道家最核心的四个观念——道、德、自然与无为,以及儒家的三个核心观念——仁、义、礼。最为重要的是,此章不仅讲到上述七个观念,而且还讲到这些观念之间的关系、关联。此章也是王弼注解《道德经》篇幅最长的一章,不过罗安宪教授认为王弼对此章的解释与经文有所偏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罗安宪教授解释说,这里的“上德”指的是“上德”之人。“上德”之人不以自己有德自居,所以他是一个真正有德之人,此即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河上公还将“上德不德”解释为“上德”之人“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将“上德”与“自然”联系作解。罗安宪教授对河上公的解说表示认同。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里的“下德”是相对于“上德”而言的,“下德”不是指其德最下,也并非“无德”之义,而只是相对于“上德”称之为“下德”而已。“下德不失德”是指下德之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这就叫做“不失德”。对于何为“德”,罗安宪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以无德”,“无德”不是指没有德,“无德”是相对于“有德”(德性圆满)而言的。“是以无德”是指德性未臻圆满,有所缺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里的“以”表示原因、目的,“上德”之人只做该做的事,不需要因为某种原因,也不需要为了某种目的,是一种自然。“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与“上德”相同,“下德”之人也只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但下德之人“有以为”,具有某种意识和目的在其中。罗安宪教授认为,传统的版本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这样就与“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没有区别,所以应该作“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才能与上下文逻辑联贯。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仁”和“上义”都是“为之”,这是儒家的思想倾向,“上德”和“下德”是“无为” 这是道家的思想倾向。道家教人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儒家教人做应该做的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是指做应该做的事,但是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里的“上义”不等于儒家所说的义,在老子这里,“上义”是低于“上仁”的一个层次。“上义”也是有为,但却是有原因、有目的的。 罗安宪教授解释说,“无为”、“为之”、“无以为”、“有以为”之间是一种交错的关系,而且层次分明。罗安宪教授再次强调,“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和“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核心是“无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核心是“为之”,“上德”和“下德”的区别是前者是“无以为”而后者是“有以为”,“上仁”和“上义”的区别是前者是“无以为”而后者是“有以为”。“无以为”的境界比“有以为”更高,“无以为”就是自然。在老子这里,“上德”和“下德”高于“上仁”和“上义”,也就是“无为”高于“为之”,其原因在于做该做的事是一件比较自然的事,就如孟子所说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人人所共有的,而相反如果没有“恻隐之心”则不能称之为人。道家言“无为”,不做不该做的事,比如不做损人利己这些不该做的事,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最高境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个境界高于只做该做的事,因为一个人见利而不为比较困难。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上礼”也是“为之”,“上礼”之人这样做而“莫之应”,没有人来去与之相应。“攘臂”是伸出手,“扔之”则是逼其就范。罗安宪教授解释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一般是指有地位的人。“仁”、“义”都是“在我如何”,就如董仲舒所说的“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而“礼”不同,是我如此还要求别人也如此。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罗安宪教授指出,第二段并没有出现“道”字,到这里才出现“道”,但是其实第二段所说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自然,“上德”就是在讲“道”,“上德”之人就是有道之人,所以自然与道同在。第三段的“故”字是对前面的总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意思就是,有道何必讲德,有德何必讲仁,有仁何必讲义,有义何必讲礼。有道的人就是自然之人,有德之人就是无为之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这是无为,所以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为无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的出现意味着忠信已经淡薄,社会动乱已经开始。“乱之首”不是说礼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而是说礼的出现意味社会动乱已经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只认识到道的表面,只认识到“道之华”。罗安宪教授认为,“道之华”就是指礼,礼的根源是道,但礼只是一个外在性的标识。如果以形上形下进行区分,道、德是形而上者,礼则是形而下者,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只认识到道的表面,只认识到形而下的礼,这是愚蠢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厚”是指道与德,“薄”则是指礼。“实”是指道与德,是内在的、根本的,“华”则是指礼。“去彼取此”,去的是薄与华,如礼等外在性事物,取的是厚与实,如道与德等内在与根本。 最后,罗安宪教授总结道,第三十八章讲到道、德、仁、义、礼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仁、义、礼具体的排序和地位,还有道、德、自然、无为的关系问题,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一章,最能够表达老子思想的根本。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