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八十一章)

文摘   2022-05-11 15:44  

精彩回顾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授

《道德经》(八十一)

20224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广大国学爱好者讲解了《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本章之核心在于“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弗争。



安宪教授曾经将《道德经》归结为七个主题,每一章基本上都能归结为某一个主题,个别章节不止一个主题,但这一章比较特殊,它不是归结为几个主题的问题,而是可以划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

第一部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关于“信”字,道德经出现了很多,如“言善信”(第八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十七章、第二十三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第四十九章)、“轻诺必寡信”(第六十三章)等,这些“信”字和儒家所说的“信”意思一样,都是指“言而有信”。但是,此章之“信”不是“言而有信”的意思,而是“真”的意思,“信言”即真言、真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说真话总是质朴的,因为它无需雕饰,而华美的语言总是不真的这有点像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总是说好听的话,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的人,往往品行比较低下。庄子对此也有类似的态度,《齐物论》讲:“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华美的辞藻只会遮蔽语言的真意。可见,老子、孔子和庄子都对“美言”、“巧言”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即有道德修养的人。辩,即辩论,甚至是诡辩,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以及惠施的“卵有毛”、“鸡三足”等命题,不过是语言的游戏而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往往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些无意义的辩论之上,而那些总是强词夺理,试图在语言上胜过别人的人往往没有多少道德修养。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读“知”(知道)或者“智”(智慧)均可通,但读“智”更优。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读为“知”更通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追求知识的广博,而那些一味追求知识的广博的人往往没有智慧。关于这一点,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想要去穷尽知识,无异于夸父追日,这不仅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安宪教授指出,这几句话放在最后一章是没问题的,尤其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句可以和“道可道,非常道”形成呼应。

 

第二部分: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所说的“圣人”大多是指最高统治者,这里也不例外。真正的有道之君自己并不积累财货,而是散财于民,藏富于民。与此相类似的说法还有:“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圣人不与人民争利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不自私其身才能保其身,圣人处于人民之上,却不给人民造成任何负担;领导人民,却不给人民造成任何危害。在《论语》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思想:“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何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主的职责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给自己聚敛财货,只有百姓的富足才是君主最大的富足。

由此可见,儒道两家的思想并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有相通之处这是罗安宪教授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罗安宪教授在讲解《道德经》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贯彻“以老解老”的思想,强调老子思想的系统性,重视前后文的内在联系。如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九章)但什么是慈什么是俭什么是不敢为天下先在这一章中并没有说明,然而我们可以在第四十九章中找到“慈”的答案——“圣人在天下,歙歙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在第五十九章中找到“俭”的答案——“治人事天莫若啬”;在第七章和第六十六章中找到“不敢为天下先”的答案——“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二是注意某些概念在具体使用中的差异性,如“昔之得一者”的“一”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不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和“有无相生”的“有无”不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圣人”和“圣人被褐怀玉”的“圣人”不同。

 

第三部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七十七章讲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罗安宪教授指出,天之道不同于天道,天道和人道相对,但天之道并不和人之道相对,因为天之道包括天道和人道在内。有人也许会问,第七十七章不是也说“人之道”了吗?——“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可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能说是道吗?这是一个多么不幸和不应该、不合理的现实啊!它怎么能说是“道”呢?“天之道”和“天道”的区别类似于“人之性”和“人性”的区别,孟子讲“人性善”,荀子讲“人之性恶”,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所独有的。什么是“人之性”?人之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饮食男女”之性。同样,“天道”是专属于天的道,“天之道”则包含天和人。

“利而不害”出自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有两个特性一是“利万物”,一是“不争”。由此,罗安宪教授展开讨论了道家的生态哲学,道家不是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去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而是超脱出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站在全体生物的角度去看待自然,人不过是万物中之一物,人不应该仗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所欲为,而是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像兄长一样爱护地球上其他生物。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既讲“无为”,也讲“为”,所以老子绝不是教人什么也不做,而是要人不妄为,不做不该做的事。老子不反对“为”,但反对“争”,“争”和“竞”不同,“竞”是你好,我要像你一样好。“争”则是损人利己,损公私。孔子同样也反对“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安宪教授最后总结道,《道德经》最重要的莫过于“道德”二字,而“利而不害”即是“道”,“为而不争”即是“德”,所谓道,何道也?“利而不害”之道也;所谓“德”,何德也?“为而不争”之德也。一个人只要能够真正做到“为而不争”,他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