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四十六)

文摘   文化   2024-10-27 17:27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四十六)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46章。本章可以分成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论述天下有道、天下无道的问题,第二个主题论述知足的问题。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两个主题放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也可以分开来看。关于天下有道的思想,儒家亦有。但是就孔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讲邦国。如孔子言:“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所讨论的,是一个人在邦有道的条件下应当如何,在邦无道的条件下应该如何。老子所关心的,不是人在有道、无道的环境之下如何抉择的问题,而是关心什么是有道,什么是无道,有道、无道的标志是什么。老子所讨论的,突破了具体的国家概念。邦与国,在汉代之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汉代之前,讲“邦”者更多。汉代之后,讲“国”者更多。无论是邦还是国,都不是指现代意义的中国,而是指具体的国,如秦国、魏国、楚国等。老子的视野,则更为开阔。

1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的标志是“却走马以粪”。却,退却。走马,战马。走,不是今天意义的走,而是奔跑。走马观花,不是骑在马上慢腾腾地看,而是骑在奔跑的马之上快速地看一下。不打仗了,要战马何用?故而“却走马”。粪,不是马粪、牛粪之粪,而是一个特殊用法。粪,耕种之义。走马以粪,表示用战马来耕田。以战马来耕田,是天下有道的标志。戎马,人们常说戎马生涯,但此处的戎马是具体指的小马。小马为何生于郊,而不是生于家、生于厩呢?因为被用于战争的母马,已经怀孕,但不为人所察觉。而怀孕的母马,竟然被用来打仗。故而在战争间隙,生出了小马。《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邑,小镇。小城之外,称为郊。从郊,到牧、野、林、坰,距离城市越来越远。大规模战争的地点不是郊,而是野,故而有野战军之称谓。野,人烟稀少,可进行大规模战争。郊,不适合大规模战争,但适合战争间隙之修整。戎马生于郊,代表天下无道,代表战争不断。墨子反对战争,故而提倡“非攻”。墨子认为,之所以会有战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墨家举起了反对战争的大旗。对于老子而言,反对战争的理论不像墨家那么强烈,但是认为战争是不好之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各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都不是正义的。所谓的为了政治的使命、国家的使命而进行的战争,皆为妄言。

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足,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本章出现了两次。除了本章,还有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之说法,更具有理论性。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即是贪。佛教亦讲贪,贪是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除了贪,还有嗔、痴,但“贪”为三毒之首。贪欲一旦发动,就无法止息,如脱缰之野马,一泻千里。老子之思想,在于揭示人应当过一种怎样的精神生活。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贪欲呢?国与国之冲突,人与人之冲突,原因何在?因为不知足,因为贪。从这一意义而言,战争的根源在于贪得无厌。因此,本章的第一个主题,天下有道、天下无道的问题,可以和知足与否联系起来。天下有道即和平,天下无道即战争,而战争的根源即在于不知足。祸,严重的说法。咎,指小的过错,是委婉的说法。

3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论语》记载: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公子荆这个人,任何时候都有一种知足的感觉。开始有,感觉很知足。更多一点,感觉更好。再多一点,感觉完美了。每个阶段,都很满足。何谓知足?正面来说,知足常乐。然而,知足不是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知足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是贪得无厌。人居于宇宙,应当明白人类在宇宙间之位置。《庄子·逍遥游》有“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许由感到很惊讶,许由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在许由看来:“我要天下干什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子的回应是“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许由接着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与鼹鼠之所需并不多,这就是知足。《淮南子·精神训》曰:“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生则七尺,死则一棺,人之所需,似乎并不多。生命中最宝贵的,不是贪得无厌,不是穷奢极欲。尧让天下于许由,舜也以天下让善卷,善卷说:“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善卷也不愿意做天子,因为善卷乃知足者。有人以为,庄子有贤才,故而应该发挥自己之贤能,以为天下用,如诸葛亮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如果庄子如此做法,庄子何以为庄子?或者,庄子到楚国之后,可以做宰相,但什么事情也不做。然而,这样也不是庄子。楚国之国王,想让庄子做诸葛亮,庄子不许。许由为知足之人,善卷为知足之人,庄子亦为知足之人。

知足,不是得过且过,不是安于现状,而是精神的自然、自在而自由。知足是对于眼前一切的享受。知足不是欲望的不断膨胀,不是贪得无厌。故而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之足,常足矣,此乃老子、道家之基本思想。老子和庄子,所说相同,但言说方式不同而已。孔子亦主张知足,表明儒道有相通之处。知足就不会取辱,不知足就会取辱。知足、知止,老庄皆同。因此,知足就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之现状的问题。知足之足,就是老子提出的对待现状的基本态度。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