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三十一 )

文摘   2023-11-13 13:37   河北  

中国人民大学

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  (三十一)




此次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本章之核心,是老子对待“兵”,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1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罗安宪教授认为,第三十一章和第三十章是姊妹篇,第三十一章之内容为三十章内容之延续。第三十章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一章则讲“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就版本而言,王弼本此章开篇作“佳兵者”,帛书甲乙本作“兵者”。王弼所谓“佳”,即“好”之义。于是有注家认为,王弼所说之“佳兵者”,有褒扬、赞美之义,故而“佳兵”,就是对战争的宣扬。如此讲法,从道理上来讲虽然可以说通,但不符合文法。后文“不祥之器”,是在讲物,而战争则是在讲事。因此,“不祥之器”只能是“兵”。“物或恶之”,兵是令人厌恶的物,而不是让人赞美的物。“故有道者不处”,有道之人不以战争中取得战功自傲,有道之人之所以会参加战争,是因为不得已。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此处涉及到古礼的问题,古代之礼一直在变迁之中,夏商周三代之礼不尽相同。例如,《论语·为政》当中,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老子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管理文物以及图籍的收藏,老子对古代的典章制度非常了解,孔子年轻之时亦向老子问礼。“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是按照古礼而言。左右,是政治学义涵,而非道德视域下的概念。左,本义即是指有地位之人。居,指日常生活。《论语·子路》中,孔子曾说过“居处恭,执事敬”,此一句也是针对日常生活而言。为何“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左代表阳,右代表阴。阴阳,是中国古代思维中对事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就方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南为阳,北为阴。左为阳,右为阴。阳代表生,阴代表死。左是阳位,生位。右是阴位,死位。因为打仗是凶事,故而用兵贵右。“兵者不祥之器”,可证前文应当是“夫兵者,不祥之器”。“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因为兵是凶事,是不祥之器,故而不能随意发动,只能在不得已之时才用。君子之道,不是要用武力解决问题。老子和孔子,对于战争之态度比较类似。《论语·卫灵公》记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孔子要以礼治国,而卫灵公则想通过军事治国。儒家、墨家、道家,对于战争均采取反对之态度。儒者不会宣扬武力,耀武扬威。即便是兵家,也不主张滥用武力。《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然,兵家并不反对战争,而道家、墨家、儒家,都反对战争。“恬惔为上”,意思是对待军事要以平常心待之,不可宣扬。“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即使打胜仗,也不能宣扬,不以胜利为美。如果以胜利为美,则是在以杀人为乐。《墨子·非攻》亦有此意。然而,在战争当中,英雄却以杀人为美,以杀人多者为英雄。“夫乐杀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如果一个人喜欢杀人,则此人不能为君子、不能为善人,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得到百姓、得到天下的认同,不可能因此而维持自己的统治。老百姓不支持乐杀人者,不支持以杀人为统治手段的统治者。也许乐杀人者,能够压服老百姓,但不可能得到百姓的爱戴。


2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吉事以左为上,凶事以右为上。以左为上,因为左代表生长、成长、欣欣向荣,而右则代表死亡、衰落。葬礼、祭礼、战争,都代表凶事。“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偏将军”指代左路军,“上将军”指代右路军。右将军,即上将军,即主力部队。此皆为古礼,为古代之行为规范。“言以丧礼处之”,因为战争为凶事,故而需要以对待丧礼的态度来对待战争。“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即便战胜,也应当以悲哀的态度对待之,而不能大肆地宣扬。此处之“泣之”,不能理解为哭之,而应该理解为“莅之”,意为对待。无论是本国之战争,还是他国之战争,都当以悲哀之态度对待之。老子对待态度之基本态度,与今人对待战争之态度基本相同。战争为国之大事,一旦发生就无法避免。但是,当敌方放下武器,就不能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敌人。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对于死去之战士而言,皆当悲之。老子对待战争之态度,具有前瞻性,因为老子是站在人类的高度上思考战争。

如果将本章思想和墨子之“非攻”思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墨子和老子的差距。墨子之反对战争,是因为战争会对老百姓之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故而墨子提倡“非攻”,反对一切战争。老子之意,战争是不得已之事,不能够宣扬战争,但敌人攻击之时则不得不参加战争。老子之“不得已”,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第一,战争是因为“不得已”才会参加。第二,即便胜利,也不可宣扬,不可赞美战争。第三,杀人之后,当以悲哀对待之,不分敌友。敌我皆为人,无论是不是英雄。因战争而死,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都是可悲的事情。这体现出老子对生命之尊重,对生命之怜悯。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要大声地“读”,而不是无声地“看”。古人强调读书,不是看书。在读书过程中,眼睛、嘴巴、耳朵、心灵,全部投入其中,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与古代先贤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开拓视野,还可以涵养气质,陶冶情操。特别是在身体与思想的养成阶段,诵读经典、熟悉经典,对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无可限量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进入罗安宪教授的知识店铺

百余视频、音频

免费试看、试听

欢迎关注








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