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五十二周》的写作本周差点又断更。如果要问原因,没有别的,周一又阳了。嗓子疼、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浑身疼……主打一个怎么都不得劲,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但是我不还是完成了很多其他的事项吗?包括帮助女儿适应高中军训、全家搬到陪读新屋子、计划了九月份的一些事项等等,唯独这篇文章,一拖再拖。可见,病了不是理由。
不过,区分了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发现完成的部分大多是事情已经到面前,在手边,如果你不去做,可能就会带来令你不爽的后果,比如不搬家就没法入住,耽误女儿上学;不安排九月份工作计划就会造成后续工作混乱等。而那些没完成的部分大多是即使你没有去做,也不会导致生活陷入困局,当然,内心会有一些纠结挣扎和煎熬。也就是说,事情逼着你必须去完成时,你是有潜能去完成的,而你不想完成某个事情, 或者某个时期不是那么急迫时,你知道它很重要,但就是不愿意去做时,你就会拖拉。
如何不拖拉呢?如何坚持完成那些虽然不紧急,但却很重要的事情呢。而且透过学习时间管理和相关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书籍,我知道一件事:生活中要尽力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排在优先次序,减少紧急事务的处理,才不会被牵着鼻子偶,而导致自己压力山大!
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建立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个好东西。
有了良好的习惯,每天都锻炼身体,而不必等到膘肥体壮气喘吁吁之时才想到减去身上的赘肉;因此,每天走几千步,适当运动,注意节食,使我这些年来避免了身材的臃肿,保持了经历的充沛
有了良好的习惯,每天阅读学习,而不必为了某个特定的任务费心耗神,熬夜通宵。因此,每天都有的一段时间思考和研读,使我的讲课和辅导相对比较轻松,有一位朋友说我几乎不需要准备就能侃侃而谈,我对他说:“我每天都在准备讲道!”
有了良好的习惯,常常拿起笔来写作,最后积少成多,写出了很多作品,而不必非要在一段时间内硬逼着自己拿出几十万字。因为这个,我每年都能写出1-2部自己想要的作品,出版了一本书,在几家杂志经常发表专栏。
有了良好的习惯,每天都保持记账和算账,总是量入为出,一点一滴积攒财务的收入,虽然一直收入不高,但是从来没有财务危机,更没有欠债无力偿还的痛苦,反倒经常可以适当带着家人去到喜欢的地方游览。
好的习惯,决定了优质的生活。
我非常相信一句话:“种下一个思想,带来一个行动,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种下一个品格,收获一种生活。”给我看你有什么样的习惯,我就给你看什么样的生活。
有研究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当然,好的习惯也有被打破的时候,但如果掌握了建立和维护良好习惯的秘诀,我们就能够在习惯被打破或改变时回到正路,比如我这次差点停更,差点打破一周一更的这个写作好习惯。同时,我们也能够跳出旧的习惯的辖制,建立起新的美好的习惯。
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都希格这本《习惯的力量》结识了习惯形成的心理回路: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起一种渴求来驱动着一回路。这样循环下去,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习惯,似乎就这么简单。
比如他举了一个健身锻炼的习惯形成的例子:
像多多锻炼?选择一个暗示(比如每一次醒来就去健身房),然后找一个奖赏(比如每次健身后喝一杯奶昔)想想奶昔或者你会感觉到身体里涌出的内啡肽。让自己去预期奖赏的出现,最终这种渴求会让你每天更想去健身。
所以,归根到底是渴求、奖赏、促使着我们去建立新的习惯,好的习惯,而不是恐惧和压力。那些想用意志力逼着自己痛苦的建立习惯的人,往往都会失败。渴求美好帮助我们忍受苦难,而坚持我们的习惯,而不是相反。
想到我写的文字在公众号上被人阅读,被赞赏,给一些人带来一点帮助,使他们能够对生活有所盼望和信心,想到他们的脸上的微笑。就促使我重新拿起笔来,不能停止。
坚持下去,这个习惯,要伴随我这一整年,也要伴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