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脑科学新一代“两维3D,全程显影”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震撼发布。近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谷震、陈昱云教授及团队,完成了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例置入,成功为一名46岁,女性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团队配合密切,手术过程顺利,支架全程显影、贴壁理想,即刻手术效果良好。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46岁,女性。
主诉:发现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月余。
现病史:
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破裂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血管造影术+经导管支架辅助栓塞术,术中发现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经导管支架辅助栓塞术后2月余,再次入院治疗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既往史:无。
术前造影
DSA造影提示: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术前测量
瘤体大小约:6.33mm×5.24mm×1.80mm;瘤颈处直径最宽约:5.94mm;长度预测量约:18.22mm。
治疗方案
采用单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
术前双联抗血小板
术中材料
6F 90cm长鞘
5F 115cm颅内支撑导管
0.014inch 215cm微导丝
Fastrack 27-155支架导管
根据术前评估及血管测量数据:选择Tubridge Plus 4.0mm*20mm。
手术过程
Step1:输送Tubridge Plus 4.0mm*20mm支架到达微导管远端,缓慢回撤微导管使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整体回撤系统至载瘤动脉远端5-6mm处,采用减张、给张释放技术使支架头端打开呈“U”型锚定状态。
Step2:即刻造影,判断远端锚定距离及壁贴合程度;确认无误,持续释放支架,在动脉瘤颈部采用推拉结合技术使支架充分打开。
Step3:造影评估,支架定位精准,中远端打开充分,贴壁良好;持续采用给张技术完成支架整体释放。
Step4:即刻造影观察支架形态、位置、贴壁情况;并采用“J”型导丝技术由远至近对支架进行整体按摩。
术后检查
术后体会
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微创脑科学的经典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ubridge的第二代,进行了诸多升级,其最显著的特征“双螺旋+全程显影“特点比单纯”通体显影”更加有助于判断支架每个节段的打开与贴合效果。
Tubridge Plus支架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支架推送更顺滑,远端锚定更稳定,支架支撑与贴壁更有力,总体使用感受较好。
两维3D,全新升级
Tubridge Plus显影性能飞跃
专家简介
谷震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组组长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云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工作近三十年,曾经在长海医院、韩国、意大利学习神经介入,独立完成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超过6000例,个人神经介入手术年治疗量超过500台
陈昱云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送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师协会云南省介入分会常委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神经介入工作10余年,擅长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脑血管畸形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年均手术治疗量超过300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