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掐指一算,今天竟是我更新公众号的一周年。
不由得感叹就这么一年时间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我也没想到这个账号自己能坚持更新到一年,
估计很多读者也没想到这个经常瞎说大实话的账号能存活这么久。
希望未来,还有两周年,三周年,最好能一直写到退休。
所以今天就不聊时事热点的话题了,趁这个机会,和大家闲聊一下我这过去一年,做公众号的心路历程。
在聊心路历程之前,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
熟悉我的朋友都叫我大何,浙江衢州人(江浙沪最能吃辣的地方),现居广东东莞,也是一位9.99成新·奶爸。
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修桥造路的,不过大三那年暑假去工地实习一个月之后,就果断决定提桶跑路了,
之后误打误撞进入体制内(政府聘员,无编制)干了5年城市规划。
(对这段实习经历感兴趣可以看这篇——>桥梁之上:大三暑假在工地实习见闻
对误打误撞进入体制内的经历感兴趣的可以看这篇——>人生的关键选择:漫谈人生拐点,我与当下的相遇)
关于之后为什么又从体制内离开,这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不过这不是今天聊的重点,有机会再唠。
先来说说写公众号的初心
这个之前的文章也有提过,说实在的,咱一开始也确实没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
只不过当时是看到一句话,被狠狠地激励到了,说的是,互联网时代,依旧是属于敢于发声者红利的时代,要敢于发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于是就开始写。
一开始就是瞎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多是像一些流水账,但是还算是比较真诚的分享。
我对当时的自我认知是,我是一个在知识、思维方面都比较弱的人,
我想靠日更这件事,把自己学过的、思考过的所有内容,全部重新、内化一遍。
不一定是为了对别人有价值,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提升自己的势能。
就像“大何日拱一卒”这个名字一样,我希望我每天都能进步一点,
一年下来,那还得了?
只不过这类自我陶醉的文章显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文章类型。
就像作家刘亮程说的,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我们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
我们很难对他人的生活感同身受。
大概有半年多时间,我写的文章都基本没人看,都是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直点赞,文章收益基本为0。
没有正反馈的坚持真的很难啊,大概有徒手爬几层楼那么难,
那种手抓着栏杆,身体悬在半空,脚下也没有支点,摇摇欲坠的堕落感。
在这段期间其实也没有all in公众号,比如我还尝试做了小red书,做了闲鱼电商(卖二手机),交了不少学费,但是都没能做下去。
我总结的经验就是:谁要是给你说能够每天几小时,轻松无脑日赚几百的收益,有一个算一个,直接拉黑了就行。(就像如果拜佛有用,那么你连庙门都进不去)
唯一一直坚持做的就是每天更新的公众号。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码字,虽然没赚到几块钱吧,但似乎也成为了我对抗焦虑的法宝。
不瞒大家笑话,要不是就业市场的冷水更凉,我可能都坚持不到今天回来和大家吹牛皮。
没有流量的这期间也尝试过不少写作题材,比如剧评影评,比如个人成长,比如创业信息差分享,但都没有什么回响。
真正让日拱一卒这个号走起来的,还是偶然间几篇关于写电动车的文章,很多留言说写的好,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粉丝和阅读量也蹭蹭往上涨。
甚至还有一位读者(身份居然是政协委员),觉得文章提的建议挺不错,打算借鉴作为政协委员提案的内容,有点受宠若惊。
也有读者问,为什么文章写得这么接地气?
我想大概是因为感同身受吧。
因为我是真的骑电动车通勤的啊,而且我的电动车也真的被交J拉走了,至今那车子还在那里扣着没领回来。
当然,这种文章被认可的感觉也远远超出我获得巨大流量时的喜悦。
怎么说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作为普通人,想看点客观真实的报道越来越难了。
一个什么事件出来,各路媒体纷纷来蹭,但内容却是完全同质化的,看不出跟一键转发有什么区别。
立场和观点是没有的,所谓的事实也未必是真相,跟文件传输助手一样的媒体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网上没有任何值得相信的东西。
既不敢相信官方渠道放出来的东西,也不敢相信自媒体发布的小道消息,并且完全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至少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已经陷入了塔西佗陷阱。
自那开始,我终于明白我写公众号的意义,那就是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从日常新闻报道的歌舞升平中,
多帮普通老百姓来发点声,多说点人话,说点真话,尽到一个自媒体人的良心。
我也希望,这些声音将来有天能被更多人听到,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柏杨说的,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只要我好好侍奉我的文章,我的那些文字或迟或早会进入一些人的心。
我觉得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就是真诚打败虚伪,利他打败利己,开放打败封闭。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其实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为什么选择成为一个时评作者?
在成为公共写作者之前,我很喜欢看国际军事类的内容。B站上,公众号,知乎上,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到国外乌烟瘴气和动荡不安,让我感觉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幸运。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但是看完之后,关掉浏览页面回到现实中来,我发现内心是往往空落落的。
时常被现实生活中一些离谱的新闻震惊地说不出话来,有种这个社会是不是生病了的错觉。
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巨大的落差让我经常对未来感到迷茫。
我承认整个社会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励着宏大叙事的高歌猛进,然而也不能忽视局部个体存在的困惑、迷茫和失落。
正如我之前文章所说,每个社会都有其难以回避的症结。
作为正常人,我们自然更关注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努力改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但在这个时代,有不少人选择了沉默,仿佛连言语的权利也被遗忘在角落;
更有甚者,还要对那些敢于发声的人投以讥讽的目光。
面对公共事务,面对弱势群体,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的冷漠;
而对于国外的各类新闻,却是乐此不疲,津津有味。
打开新闻,不是这里赢了,就是那里赢麻了。
我想聪明人应该都知道,关注哪一类新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地得到改善和进步。
我一直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要发现问题,再正视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
不知道大家也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现在敏感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敏感事件,敏感言论,敏感词语,敏感图片,有时候一些很小的波动都能转化为滔天巨浪。
过敏的直接原因是存在过敏源,根本原因是自身免疫力下降。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有点像一个人得病之后,先要大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病,具体应该到哪个科室去看病,
然后才能去医院跟医生说,我得什么病,需要什么药,您给我开点。
但凡有哪个环节没整明白,那最后都是头痛治嘴、脚痛也治嘴。
嘴巴缝合好了,就没人生病了嘛?
当一个社会存在许多敏感和禁忌的话题时,这往往反映出其内在的脆弱性和缺乏适应力,对自身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不自信。
虽然,我没有治病的能力,但我还是对身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一些,这是我决定成为时评作者的原因。
再来说说公众号怎么赚钱
目前我的状态是全职自媒体,收入勉强能养活自己,当然目前还远没到之前的工资水平。
科普一下公众号的收入组成,主要是分为三部分:
一是文章中插入的广告,大概每万次阅读有个30块左右,最近一两个月收入也就一两千块钱。
第二部分就是文章的打赏,这部分平均下来,每天也就是一顿早餐钱。
第三部分就是接一些商业推广的广告,一条可以几百甚至上千块钱,粉丝越多,往往报价也越高。
不过很惭愧,咱们这个号至今还没有接过广告。
其实也不是没有广告商找过来,只不过大部分都拒绝掉了,偶尔几个觉得合适的,人家又瞧不上咱,聊着聊着就没下文了。
为了使这个账号一直活下去,未来大何估计会适当放宽一些要求,接一些商业推广的广告来补给日常生活开销(赚点奶粉钱)。
所以。如果以后,你打开内容,第一感觉在想这条是不是广告,那么一定就是广告,大家可以直接无视,但是不要取关就好~
赚钱嘛,不寒碜,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希望希望大家多担待些,感激不尽~
最后的自留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写时政民生这块的内容,想要拿捏好这尴尬的分寸,是极其不易的。
不但没啥流量,挣不到钱,还时常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之前说清洁工的“以克论净”的考核方式是屎上雕花,——>(欺负老实人,他们总有办法)
我这个也没好到哪里去,有时候一篇文章得改四五遍才能发得出来。
我很多认识的写公众号的朋友都不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领域,没流量,炸号的风险还极高。
他们都转头去用AI去编狗血的情感故事,生肖星座,励志鸡汤,文章写的又快又安全,一天能发几十上百篇。
反观自己,手写一篇文章,大半时间在查资料,码字排版还得花一两个小时,有时一个不注意,咔嚓,灭霸打了一个响指,文章就消失了。
甚至今年7月中旬,账号还被封禁了半个月之久,流量和单价都一泻千里了,说不灰心是不可能的。
大何的账号本来就小,加之这种不稳定性,真的很担心有一天来不及和大家说再见,账号说没就没了。
有那么些时候,我也觉得乏累,咱要不要打不过就加入吧?
所以我给自己留了一个自留地——大何和他们的朋友们。
文章最后也是再次安利一下我创建的知识星球,已经持续运营超过100天了,
每天都会在上面分享我的一些见闻和思考,
从中筛选出一些对大家有价值的文章,社会见闻、成长语录,人生见解,写作心得,投资建议、大佬观点,还有一些被删了的文章等等。
目前是99元一年,每天也就几毛钱,以后人多了会考虑适当涨价。
知识星球有配套的微信群,这个是可选的,你可以自愿选择进群或不进群。
希望与你一起开拓视野,努力摆脱信息茧房,享受匀速前进的美~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先找我聊聊,欢迎添加防失联:DH1995092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