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5日,阿里公布决赛成绩,天才少女姜萍被打假,是她错了吗?不是那是谁的错?

文摘   2024-11-03 20:36   广东  

“我永远忘不了2024年8月95日(11月3日),这个属于Faker的日子。”

“你也看英雄联盟吗?”

“我是说  阿 赛 败 姜   的事情。”

文|大 何


咱们之前文章里面提过,有时候没有答案,其实也是答案的一种。

比如有些考试都考了三个月了都不公布名次。

我想很多人估计都忘了这事了,没想到,还真给我们等到了。

从7月等到8月,说好的8月31日前公布成绩,结果一直等到8月95日

一句话总结就是,姜萍复赛不仅没得奖,反而被查出初赛是在其老师王某提供帮助之下,获得的成绩。

不得不再次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供帮助” 几个字用得相当到位。

这其实是最保留脸面的说法了,但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避重就轻的说明。

随后,涟水中专发布情况通报,对教师王某某给予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至此,这个荒唐闹剧也终于迎来了最终大结局,不过也是一地鸡毛。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通报总体上还挺满意的。

一方面他没有打算靠拖延时间不了了之,至少敢于承认错误,还给了公众一个交代,虽然比预料之中来的更晚一些。

另外一方面,两个通告都只提到了对教师王某某的处罚,隐去了对于姜萍的更多讨论,避免了后续对这个17岁少女的更多网暴。

我一直来的观点就是,姜萍事件就是一场人为的“造神运动”,毕竟热搜不是想上就能上的,何况是持续霸榜多日的热搜。

而且我特并不认为她有能力自己造假,她只是一个工具人。

咱是说,连家庭条件很好的研究生、博士生都要被导师狠狠拿捏,动不动被欺占研究成果,当牛做马,打扫卫生,

你指望一个出生贫寒,没怎么见过世面的17岁的小孩儿,跟老师去博弈人情世故吗?

更何况这背后的推手,何止他老师一人呢?

也不要说姜萍后来面对媒体时,仍然继续撒谎就是纯属的动机不纯了。

很简单的道理,有时候为了圆一个谎,不得不用更多的谎言来修饰,直到这个谎言圆不下去。

而在后续的谎言中,牵扯的人越多,就越是不能让人戳穿谎言的泡沫。

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想要按自己的意愿来说实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质疑声刚起来的时候,阿里达摩院大可以勇敢站出来澄清,而不是梗着脖子继续嘴硬没有作弊,可能事情的走向会完全不一样。

以阿里的体量,面对汹涌的舆情也只敢装死冷处理,尚且只敢在潮水退去时再发表声明,我们也不要以圣人的标准去苛求姜萍。

观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之差而已。

我一直提醒自己、也告诫我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尽量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品行高尚、脱离低级趣味的好人,

但是别当“圣人”,也别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和别人。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名和利呀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说到底啊,咱们都是俗人。


我觉得关于姜萍数学竞赛是非对错的相关争论,可以随着这个通告先告一段落了。

我更想和大家聊一聊姜萍事件背后的一些思考。

1.姜萍事件为什么能保持如此大的热度?

其实道理就像现在火爆无比的短剧一般,

在中国,“草根逆袭”是国人永远的情结,而有代入感的“草根共鸣”更是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

在短剧中,清洁工阿姨不止可以嫁给霸道总裁,甚至世界首富见了她也de走不动道,为了她甚至不惜发动国家之间的金融战,里面的钱都是按万亿来作为单位的,

结果看到最后,好家伙,世界首富竟然是阿姨自己,所有人都是只是她play的一环?

你说这么离谱的剧情为什么大多数人爱看?

因为屏幕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太想改命了,贫富差距的压抑让他们仇视一切利益集团,他们想把富人彻底踩在脚下。

回顾的姜萍的故事,

出生在苏北农村,家里条件一般,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选择就读免学费的中专,但在中专里幸运地遇见伯乐,通过业余的自学,在一个全球赛事中兑现了自己的数学天赋,一战成名。

这种寒门出贵子,莫欺少年穷,穷人世界诞生出碾压富人智商的旷世奇才的剧本,就问这个时代,谁能抵挡住?

于是嗅到流量的各路媒体开始接连报道她的故事,铺天盖地的吹捧,甚至颇有造神的势头。

舆论的关注和期待或许是一开始是出于好心,但随着舆论不断地发酵,也可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她被流量裹挟这,被媒体们捧上了神坛,成为新造的神。

2.造神的最后,一定是毁神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

猎巫与造神,是看客的两种刚需。

与捧杀姜萍的举动对称的,是棒杀姜萍的质疑声音。

就和当初被民众追捧的罗翔老师一样,一开始民众为他披上了“敢说真话、匡扶天下”的英雄披风,但跌下神坛,也只是一瞬间的时间。

当初有多少人拥趸他的观点,如今就有多少人觉得他口出狂言。

而批评他的人,和之前赞美他的人,或许都是同一批人。

今天他们能把姜萍捧得有多高,明天就可能让她跌得有多惨。

造神的时候有多积极,毁神的时候就有多疯狂。

把亲手塑造的神拉入泥潭的快感,媒体和吃瓜群众们永远都乐此不疲。

年轻的姜萍未曾料到,当所有事情都无法挽回之际,她竟会成为这场闹剧中最受伤的那一个。

当舆论的风波愈演愈烈,那些曾经将她高高捧起的利益相关者们(诸如媒体、自媒体,还有主办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和她划清界限。

这种冷酷无情的反噬,足以让这位小姑娘深刻体会到社会的复杂与残酷。

但讽刺的是,反而是当初打假的学术圈和知识分子更加宽容,希望给她认错、纠错、成长的机会。

这何尝不是一种黑色幽默?

3.实事求是是基本原则

最后的最后,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竞赛作弊,最后却演变成一场全方位的造假风波?

又为什么那么多权威媒体、权威机构、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全都扎进去了,陷入到亩产万斤无法证明的乱局里?

其实,早在最初,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就有几位大学数学教授及数学高手,因为他们自己一路攀登很清楚这条路有多难,所以知道这个事情一眼假。

然而,寥寥几位勇敢发声,却遭遇了舆论的狂风暴雨

余下的旁观者,见此情景,便选择了沉默是金。

于是,这事便陷入了长达数月的空窗期。

也就是说,一件在专业角度看来简单明了的事情,硬拖了几个月。

有位哲人说过: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其实要避免这件事重演非常简单,有位老人家早就已经给指出来了:实事求是是基本原则

通过姜萍事件,有些人也该清醒地认识一下现实世界了,

民间也许有高手,也许有能工巧匠,但真正的天才,他一定是有迹可循的。

尤其是数学,不会就是不会,数学,恰恰是最不能作假的。

还是那句话,根本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就四个字:实事求是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写得不错,不妨点个赞或在看,把文章分享出去~

-END-

我们另开设有知识星球和读者群,里面有我每天分享的一些观点和已经被删除一些文章,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点击介绍链接看一下:大何和他的朋友们

大何日拱一卒
世界上只有1%的人明白真相,剩余99%的人三观是被塑造的,他们只负责站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