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现如今,GDP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长也长不到哪去,跌也跌不到哪去,关键还要看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4.6%。
显然,拉动主要靠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短期内已经没有增长空间了。
中国耕地就那么多,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只能增加单产。
当年大跃进,咬牙闭眼也就敢吹个“亩产千斤”,现在水稻亩产是1300,公斤。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200多公斤,合着每人每天吃1斤多粮食,煮成米饭就是2斤多,一天3顿,一顿都快1斤饭了。
我上大学那会儿,一顿打4两吃不完,3两差不多,减肥时2两。
人均每顿1斤米饭,其中恐怕很大一部分要浪费掉。
为啥饭量这么小?
因为菜吃得多呀。
中国年人均肉类消费量70公斤,每天4两肉。
我现在涮火锅也就吃半斤肉,中午吃完还得歇一顿,晚上就吃不下了。
而且中国人天天吃肉也受不了,还得以吃菜为主。
而年人均蔬菜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将近380多公斤,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4倍,印度的7倍。
中国人说啥便宜叫“白菜价”,但在美国,一颗大白菜就得几刀,你在美国是承受不起“白菜价”的。
此外还有蛋、奶、水果,加起来一天得吃下去好几斤食物。
都已经吃成这样了,你说第一产业还有什么空间?
所以,现在的看点只能是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增长迅猛,达到了5.8%。
而且还不只是数量提升,质量也在提升。
出口商品中机电等高附加值商品达到两位数增长,远高于低附加值商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2024年6月,中国实现了1990年代以来最大的顺差。
进口都是原材料,价值维持不变。
出口越来越高端,价值持续提高。
两者相减,可不是顺差越来越大嘛。
上一篇我们分析过,中国会把发达国家所有中高端产业卷死,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