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修往年GDP?理解GDP产生过程才能彻底读懂中国经济

文摘   2025-01-31 18:01   北京  

我曾经在四大工作多年,服务过的公司,没有100也有90。

虽然做的是咨询,但很多都要围绕着财务报表展开,少不了跟审计团队配合。

这么多年,看过上千张报表,还没见过一张不需要调整的。

不光是我,你去问审计师,如果真有一张报表,找不出调整项,看他们敢不敢签字?

为啥所有报表都需要调整呢?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会计准则本身就允许主观因素存在。

例如一家建筑工程企业,接了一个项目,100亿,10年完工。

现在刚干了1年,离完工八字没一撇,你说怎么计收入?

如果不计,那就只能等到10年后统一计。

体现在年报上,就是巨亏9年,第十年有个100亿的盈利。

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每年都需要计收入。

那么问题来了,每年计入多少合适呢?

平均计入10%行吗?

不行,因为工程进度并不是平均的,通常前期进展快,后期会放慢。

那究竟每年计入多少呢?

你可以根据发生的成本计算当期收入,也可以根据对方给你确认的完工比例计算。

而成本中,又有很多前期一次性投入。

例如买个挖掘机,要用10年,每一年摊多少成本?

对方怎么确认完工比例?

也没有固定标准,双方关系不好就拖着少确认。

关系好,那就商量着来呗。

这里面就有非常大的人为调整空间。

10年100亿的项目,第一年确认5亿到20亿,都有可能,中间可是几倍的差异。

墨子连山
每晚6点,独家国际经济透析,护航投资中国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