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一期中考试班里第二,老爷子说期末考第一给你个奖励,你自己挑。
于是期末考了第一,让老爷子给我买了台电脑,奔腾MMX,当时最先进的CPU。
后来我就再没当过老二,以至于老爷子一直怀疑我期中考试是给他下套了。
电脑不能白买,自然要用来打游戏。
我玩的第一个正经游戏是《大航海时代2》。
你们可能很难想象,从16位小灵通过渡到PC游戏是怎样的震撼。
我上课都在琢磨怎么从那不勒斯穿越直布罗陀海峡,驶出地中海。
甚至为了玩明白这个游戏,我的地理和历史两门副科每次都考满分。
当时面对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周围几个港口都是敌对势力,没法登陆补给。
而地中海里面风又小,船速上不去,经常开到一半就没水没粮,很快水手死光,就得重新开始。
因为这事,我在心里骂了无数遍游戏设计者。
谁玩游戏是为了跟你算补给账的呀,就不能让老子痛痛快快遨游世界?
可惜当时互联网在国内没普及,还是用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
网速慢,还贵,关键网上也没啥内容,也就是聊胜于无的水平。
为了解决痛点,我买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的电脑杂志、报纸,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修改内存大法”。
当时用的还是DOS系统,有一个工具集,叫PC Tools,当年玩游戏的恐怕没人不知道这玩意。
作为一个工具集,它应该有很多功能,但对于我来说,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查内存、修改内存。
具体方法也不复杂,就是运行大航海,然后通过PC Tools读取游戏内存。
内存数据都是一串串16进制数,表面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你需要在港口不断补给粮食和水,每次补给一次,去看内存数据变化,筛选出那个每次都随着补给变化的数据段,那就是补给数据。
这是一长串十六进制,绝大部分是内存地址、字段属性等,只有大概3-6位是数值。
通过PC Tools修改这些数值,你就有了无限补给。
自从有了内存大法,我的进度突飞猛进,很快开了世界地图,接着就是一统四海。
这也让我成了班里的游戏之神,后来又《仙剑》《金庸》《三国志》,我都能快速通关,然后给同学出攻略。
其中还有一篇投稿《计算机世界》被收录了。
后来高考我选择报计算机,多少也是玩游戏玩出的兴趣。
但这也很大程度破坏了游戏的可玩性,本来100小时通关的游戏,现在20小时就搞定了,游戏开发商肯定不干。
于是有了后来的各种内存加密。
这次Deepseek导致英伟达大跌,除了刺穿AI泡沫之外,另一个因素是他们在英伟达的游戏里使用了“内存修改大法”。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得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这是计算机本科的专业课。
以CPU为例,我们之前讲过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缓存基本硬件的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
这些硬件听不懂人话,他们只是通过半导体的通断电实现计算和逻辑功能,1代表通电,0代表断电,一堆0、1的数字串就是硬件指令,称之为机器语言。
当年我们修改内存,实际上修改的就是16进制表达的2进制数串。
我们当年查询内存需要不断试着筛选出来对应的字段,就是因为人类难以掌握机器语言,成天摆弄那么一堆字符串,是个人都得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汇编语言,在机器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加了一层。
例如:MOV AX, 100,这个命令就是将数字100移动到寄存器AX中。
看起来要比一串十六进制数容易理解得多吧。
虽然有改进,但距离人类的语言还是有点远,读写门槛仍旧较高。
于是有了高级语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C、java等,这些就非常接近自然语言了,程序猿也正是通过这些高级语言实现具体功能。
高级语言在汇编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封装,相当于游戏设计师为我们设计的游戏界面,我们在游戏界面打游戏,而不用看着一堆数字玩黑客帝国。
同时,高级语言对不同型号硬件都进行过适配,在386上可以运行,在MMX上也可以运行,这就叫跨平台。
这跟英伟达有什么关系呢?
操作英伟达的GPU也是通过这3层语言,最底层机器语言,中间层PTX,类似于汇编语言,最顶层CUDA,是一种跨平台的高级语言。
那么deepseek R1为什么可以用1/10的成本,实现甚至超越ChatGPT o1的功能呢?
除了算法不同外,他们对GPU的使用效率也远高于OpenAI。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部分绕开了CUDA,直接使用PTX操作GPU。
这就相当于我当年玩大航海,绕过了游戏界面,直接修改内存从而增加了游戏可玩性。
而CUDA作为英伟达的重要护城河,现在不但被人家绕开,而且绕开之后又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效率提升,那你说你这条护城河究竟是防着人进去,还是防着人出来?
原本的护城河,这下成了反向护城河,核心资产眼瞅着要成负债,你说它的股价会怎么样?
AI竞争最后比的无非三样,数据、算法、算力。
数据在各大平台,国外的google、facebook、x上,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头条上,各自都有不少。
但国内可以通过统筹,打通各大平台的数据共享,美国能吗?
算法Deepseek R1彻底摆脱了监督学习,单独使用强化学习实现了巨大提升,之前不止一次讲过其重要意义,这里不再赘述。
现在中国落后于美国的也就只有算力。
而算力继续分解,又分为电力供应、GPU硬件、GPU软件。
美国的电力系统之前讲过,不论是发电量还是传输、使用效率,基本也就是中国的2成,这里不再赘述。
GPU硬件是现在唯一被卡脖子的,卡点就在EUV光刻机。
前两天哈工大刚刚研发成功EUV光源,相信离光刻机也不远了。
其他上下游诸如EDA、单晶硅晶圆、光刻胶、蚀刻机、离子注入、封装等,在华为重新量产麒麟芯片过程中早已经突破了。
甚至DUV光刻机都已经开始量产并出口了。
从被制裁到实现突破才几年时间,最后的EUV,有了光源,光刻机还远吗?
只是没想到,硬件突破之前,原本我们以为需要排在后面突破的软件,提前被Deepseek一剑刺穿了。
虽然咱不能就此说CUDA一无是处,但作为护城河,人家不但能绕过去,而且绕过去效果还更好,可就好说不好听了。
大航海的设计者后来痛定思痛,在新版本中取消了补给系统,游戏可玩度大大提高。
英伟达后续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CUDA,管它是不是护城河,起码别让它拖后腿吧。
在那之前,大家还是想想怎么开发现有硬件潜力吧,买卡可以等等。
那股价也就可以等等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不败博弈:50+实战案例讲透《孙子兵法》(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