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代法律中“无罪推定”是一个创举?
下面是我与Deepseek的对话。
我问它,你是谁。
它回答,我是OpenAI开发的AI助手,你可以叫我ChatGPT。
到此,你是不是已经断定Deepseek是套壳ChatGPT,或者至少是在ChatGPT基础上进行了蒸馏?
那么请看真相。
这是我刚才花了1分钟伪造的证据。
你没办法说我造谣,因为我并没有说假话,只是没有把真话说全而已。
我甚至可以把第一张断章取义的图贴出来,一句话都不说,造谣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
网络造谣的成本就是这么低。
所谓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我自己用1分钟造的谣,自己得写1小时的文字辟谣。
而且就算我写出来,也不见得有人看,毕竟绝大多数人来网上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恨人有,笑人无是主流。
大家喜欢看人家塌房,没几个人真正在乎是非曲直,更没几个人愿意花时间要一个公道。
更何况有那么多“带薪造谣”的,人家靠这个谋生,算是职业的,造谣之后愿意花钱买流量引爆舆论。
就问你辟谣的跟不跟?
暂且不说1分钟对1小时的成本对比,就算你较真,非得讨一个公道,可投入了时间金钱,到最后有人看吗?
大家爱看人塌房,你现在说人家没塌,一切正常,这甚至都算不上个新闻,有啥吸引人的点,谁又在乎呢?
别说Deepseek,就是我多发了几篇不痛不痒的文章,还惹得一群人造谣抹黑呢,更何况人家可是动摇了美国的科技根基,断了一群人的财路。
这么大的事件,影响了这么多人的利益,说背后没有生死博弈,你信吗?
Deepseek R1是2025年1月20日发布的,我第一时间试了试,表现很惊艳,关键API成本低,我就琢磨着用它替代ChatGPT训练“墨子连山”的定制AI。
研究了一下论文,可以说R1完全采用RL(强化学习)的思路完全符合我对演化类算法的预期。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洋洋洒洒写了一篇。
可文章发出来便石沉大海,未来几天,Deepseek在国内毫无热度。
让我一度感叹,看来还是缺少应用场景。
可没过几天,就在春节假期前,这个热点突然被重新引爆,然后一直火到现在。
为什么在A股交易日热度被压了下去,偏偏等到最长休市期才被引爆?
如果没有前面出现热点迅速熄灭然后再爆发这件事,我不大愿意诉诸阴谋论。
可亲身经历了这次转折,你要说背后没有力量操纵,实在没法解释。
现在看来,第一波交锋早在1月20号甚至更早就已经发生了。
首战显然美国的既得利益者占据了上风,起码国内的热点被打熄火,热钱没有涌入A股,节前指数依旧半死不活。
但AI概念在美国的热度可非中国可比,Deepseek如此重大的突破,在大洋彼岸实在压不住,开始不断发酵。
于是爆发了第二战,英伟达股价暴跌近17%,纳指跌3%,AI泡沫岌岌可危。
但我太了解资本的德行,前天就发文说,他们一定会发起反扑,很快便会有铺天盖地的黑子来黑Deepseek,希望提前打好预防针。
果然,这两天反扑来了,美国那边污蔑Deepseek抄袭,发起了调查。
同时,又有造谣说训练使用的不是2000多张卡,而是5万多张卡,成本远没有500万刀那么低。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网络攻击一度使得Deepseek中断服务,昨天一天都很不稳定,到现在也还无法联网搜索。
美国佬做事,怎么能少得了舆论战呢?
于是又有了各种造谣抹黑,小人们还真就狗改不了吃屎。
既然有人急了出来护盘,英伟达涨回去点没啥可意外的,毕竟那么大盘子,作为美股命门,一次就被刺爆,别说美国不好收场,就是中国自己也不好办。
但这场仗远远还没有结束,大国博弈,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速胜,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不光美国要负隅顽抗,就是我们也需要时间步步为营,逐渐消化胜利果实。
甚至可以说,维持美国不崩的决定性力量不是美国,恰恰是中国。
所以,关于Deepseek抄袭ChatGPT的谣言还会持续发酵,很多人不明真相,依然会做“有罪推定”,人家造谣的说什么,它就信什么。
这套路我熟,他们也是这么抹黑我的。
还会有些人跳出来说,既然Deepseek可以扮演ChatGPT,至少说明它偷窃了ChatGPT的介绍。
你这么较真,倒是我所乐见的。
作为一个几百万字的作者,出了3本书,累计几亿阅读,几百万赞,虽然不算有什么大作为,但你觉着有哪个中文模型会绕开我的内容?
如果按这么算,我是不是该起诉OpenAI要回我的版权费?
既然要掰扯,OpenAI把之前使用中文语料的版权费先交了。
交完之后,你别碰中文版权,Deepseek也不碰你的输出,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看谁笑到最后。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不败博弈:50+实战案例讲透《孙子兵法》(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