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生子,其实是两件事

文摘   2024-10-25 07:31   广西  

最近网上看到有女性吐槽,自己多次接到居委会和街道办来电,旁敲侧击的询问身体和经期情况,鼓励生育。这一幕放在十年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彼时国内还在坚守着独生子女政策。

毕竟从上往下俯视,人总是以为没有做的事是因为制度不允许。就像老百姓们不消费,专家们以为需要鼓励消费。

要这么说,我鼓励专家别当专家。

这个贴子,让我联想到近期看过的两篇文章。

一篇是来自《纽约时报》,标题叫《国家有办法让人们多生孩子吗》。先说结论,不能

文章引用了包括日本、韩国、瑞典、美国的政策作为佐证。比如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要求雇主要提供长达一年的育儿假以及更多得到补贴的日托,鼓励男性做家务和休陪产假,并呼吁企业缩短工作时间。而在去年,日本的生育率为1.2。在东京,这个比率现在还不到1。日本去年的新生儿数量降至1899年政府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韩国——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每名女性生育0.72个孩子,1970年出生的婴儿是100万多一点。去年,这一数字为23万。

虽然日韩的人均GDP位于亚洲国家前列,但在人均GDP上即便是世界前茅的瑞典,生育率也是逐年下滑;在美国,共和党今年参选的副总统JD·万斯曾经因为“痛心疾首”国内低生育率而把那些不愿生育的女性称为“没有孩子的爱猫女士”——这个讽刺如同咱们这边的“软肋”叫法——激怒了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在内的众多女性名人,霉霉还因此还在社交媒体上直截了当的备注自己就是“爱猫女士”。

如果经济不是问题、政策足够支持、男性也得到育儿假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生育意愿下降呢?

再看极昼工作室的另一篇文章,《一个农村女性先提离婚的N种理由》

文章指出,过去观念中农村女性在婚姻中遭遇不幸选择隐忍的传统,伴随社会进步和长期重男轻女生育影响,以及城镇化改革使许多女性离开村落,导致留存在农村的女性群体俨然已经变成“稀缺物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首先支持甚至怂恿女性离婚的,竟然是女方家父母。

一方面,农村家庭重视彩礼、喜好攀比的陋习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丁克这个概念源自西方,中国对此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在婚姻必然绑定生儿育女的推导思维下,想要鼓励生育,首先得鼓励结婚。

所以可以看到,在8月份民政部起草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被修改为不再需要户口簿,同时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

可人们不结婚是因为手续复杂吗?要知道,这手续再复杂,都没有离婚需要30天冷静期乃至法院判决要麻烦。

现实情况是,人们不愿结婚是因为对未来失去信心。

我不认为有多少人自愿选择单身、打心眼讨厌孩子,可在不确定幸福和确定辛苦的对照中毅然向前,父母辈是毫无疑问的幕后推手。

比较讽刺的是,生于60、70年代的父母们,他们的婚姻观念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尤为严重。政府眼中当下不愿婚育的“问题男女”们,恰恰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会看到父亲如何不苟言笑唯我独尊,对待母亲呼来喝去如同使唤丫鬟;以及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尽同学白眼、父母重组家庭失去关爱等等。

因为害怕生育后重蹈覆辙,所以不敢谈及前序步骤步入婚姻,这是很多人的现状。

更不用说,以仇恨为算法核心的如今互联网,把对立传递给每一个人,让两性本身失去和平共处的土壤。

中国目前的生育率综合在1.09,远低于正常人口更替所需要的2.1。本想说种瓜得瓜就这样毁灭吧累了,可那未免太丧。

所以我想,下一步,能不能首先把婚姻和生育当成两件事来宣传。

一,婚姻需要爱,爱在互联网的停留时长固然没有恨那么有效,但都已经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了,科技巨头们还要计较你那点破流量吗?

二,生育是自由,让女性知道男人不是为了子宫才娶他们、让父母不是因为能生儿子才同意结婚、让官员们明白软肋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

一加二得三,三才能生出万物。

送上王菲的歌

赵兄我托办点事
这是一座包容自己和爱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