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文摘   2024-10-17 19:21   广西  


我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电影,结尾用借喻的方式呼吁大家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做些除了谋生之外的事情来愉悦自己,比如看部电影。
不止一位读者朋友回复光是为了生活就已经耗尽所有精力,令我不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并没有什么魔法,可以让人一夜暴富,改变经济基础提升上层建筑,好让大家都能有闲情雅致。但我想分享自己经历的两件事。
早几年我入职了一家新兴的国企,负责户外广告。和所有国企一样,这家隶属当地交通部门的公司也煞有介事,办公所在大楼雄伟气派岿然不动,员工食堂免费停车过节礼品等各种福利拉满。
可里面的领导们我却怎么都喜欢不起来。首先行事风格浮夸,开口闭口就是不差钱,展望未来就是企图垄断全市媒体资源;其次酒文化盛行,隔三差五必将隐晦的通过底下主管口头通知大家今晚有饭局,借着团建的噱头对每一位下属都劝酒——若是办公室可以带酒那估计每天晨会就能不醉不归。
最让我反感的,还是随时随地的开黄腔。除了作报告给上级时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外,平时聊天也好私下对话也罢,甚至见一些客户的场合都能扯上下三路。有些段子尽管一听就是调侃,可我感觉就像地狱笑话,反复念叨自己的性作风和性能力,生怕方圆十里没人知道这有一位老淫魔。
每每遇到这样的作呕场面,我都很想抽身离开,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但总有一些深陷其中的演员,在配合演出细节即兴表演。
也许厌恶是最难伪装的,终于有一天领导们决定摊牌了,让人力通知我由于没有达到业绩考核标准,决定辞退。
广告公司的业绩考核,一向是我认为所有指标里最经不起推敲的。这个业绩的目标,在估算时不以总体量为前提、不以市场起伏为导向、不以业务人员预测为参考,全凭决策者个人意志附加外界压力,随手一挥去零取整就得出来一个决定生死的要求,草菅人命。
最荒谬的是,这些要求通常是口头指令不会形成文字记录,更不会写在你签定的合同中;但在辞退你的时候,会成为口舌,一本正经的声称有言在先。
回到我自己的遭遇,实际上当时我并不是业绩垫底的员工,并且这个决定本身也出乎主管和人力预料,此外还有个要点是我的一个跟进中客户被直接剥夺资格,少了一大块业绩。
通知我这件事的人力当天临下班跟我谈话,面露难色的转述因为考核没达标只能工作到月末也就是今天,明天就不需要来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员工主动离职需要提前30日通知公司,然而反之公司却没有任何提前量,这本身就违反了《劳动法》。此外,以考核没达标为由,需要有书面证明双方达成过共识,显然公司并没有对应材料。
这件事的高潮来了,那位平时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人力,想到的“补救”办法是,离开座位并临时草拟了一份协议书,上面写有关于考核的标准,在落款处希望我配合写上过往的日期
对于这种弱智到过分的提议,我断然拒绝。
但僵持不下对我本身也并没有太多好处,看过一些前辈发布的关于如何向公司不合理裁员据理力争的内容,除了耗时耗力每天拍照到岗,还要承担对薄公堂后有可能面临的连锁反应——不止一篇报道提过,打过劳动官司的员工会在新公司人力背调的时候被拒绝。
所以最终,我在谈妥一份离职补偿、签定不起诉决定书后,和这家公司一拍两散。
事后,我一直想起曾经给一位客户介绍公司是国企属性的时候,客户毫不客气的吐槽根据他这么多年的观察,没见过哪家国企能把市场化做好。回眸一望,仿佛是在善意提醒。
另一件事,发生在许多年前大学刚毕业,寄宿在亲戚家。
亲戚是一位温和慈祥的长辈,说话慢条斯理,做事紧紧有条。有一次恰逢一起做全家大扫除,发现角落放了一箱尚未开封的牛奶,上面落着一层薄薄的灰,数了下足有24盒。
虽然从外表来看牛奶保存完好,不比对包装甚至看不出异样,但超期过久,已经无法饮用,所以亲戚让我放在门外,过后连同其他垃圾一同丢弃。
扫除结束,亲戚默默又把牛奶拿进家,不厌其烦的一盒盒用剪刀开口,再倒进厕所。全部做完多花了快半小时,让一旁看着的我颇为不解。
“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一些捡垃圾的人拿来喝,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看到我的表情,亲戚说道。


那时涉世未深,觉得多此一举画蛇添足。直到今年看到台湾电影《老狐狸》里,小男孩的父亲丢垃圾时把碎刀片用报纸包起来的情节,我才蓦然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
这两件事看起来毫无关联微不足道,放在一起对比,却让我体验到截然不同的人性差异。而导致这差异背后的原因,仅仅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故事讲完了,回复那位读者朋友的留言,我想说的是:
众生皆苦、自顾不暇,有些苦难是出身决定的,再怎么努力想要改变似乎都希望渺茫;但即便坠入谷底,人性中依然有闪烁的亮点可以绽放。
就算被现实磨平心志,也要保存心中那块完好无损的地方,未来的某一天很可能抹去灰尘,它还是可以重新发光。
成为英雄需要巨大勇气,不做坏人却只需良知未泯。我们都是普通人,共勉

送上五月天的歌曲

赵兄我托办点事
这是一座包容自己和爱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