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通过猎头找工作时,曾被提醒如果要填前背景调查(背调)联系人,找些关系比较好的同事、领导,提前打好招呼。
但换过几次工作,也没发现这背调联系人被调查过,反倒是我曾经被同事的背调询问过。
但就在昨天,因为一场背调小风波,让公司招聘经理小刘久久不能释怀。
她所负责的候选人面试结果还不错,进入了背景调查环节,也给出了上家公司的联系人(称呼为HRBP)。
但出人意料的是,HRBP给出了非常负面的反馈,说候选人绩效不佳,各个部门对他都不满意,最终被公司清退。
此外,HRBP还表示候选人提供的其他协作同事也曾被公司清退。
了解到这位提供信息的HRBP与候选人共事并不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小刘想让候选人再提供个其他共事更久的领导来了解情况。
但人资总监直接表示,对于这种存疑情况,不需要继续调查,让小刘婉拒候选人,告知其原因是背景调查没通过。
收到结果后,候选人给小刘发了一长段文字,大意是自己在公司工作了五年,因公司要裁员不给赔偿,他不同意,于是公司利用背调威胁他。
候选人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绩效不好,怎么可能在公司待五年?又怎么可能一直涨薪?”
小刘第一反应当然是选择相信候选人,这也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明白为何HRBP要如此贬低候选人,即使绩效不好,也应该体面地好聚好散啊。
毕竟都是打工人,哪怕当初再不愉快,起码客观一些,别给别人下绊子啊。
尤其是现在这就业环境也不太好,你三言两语的诋毁,可能直接影响到人家的工作和家庭。
为此,小刘失眠了,担心自己公司婉拒决定会伤害到候选人。
她觉得自己不该轻信HRBP的一面之词,但也很无奈,毕竟拍板决定由不得她。
一番思想斗争,小刘决定在明天打电话给候选人,表达歉意和无奈,肯定候选人的能力,并建议他在未来的背调环节慎重选择联系人。
同时,小刘也计划着通过做背调其他同事的资源能侧面了解下候选人前公司的情况,希望能通过其他渠道还原一下候选人的真实情况,不让候选人留遗憾。
要我说,小刘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可以称得上对候选人足够负责了。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各家公司的背调制度。
照理说,背调应该核实学历、履历的真实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那些主观的评价,以至于很多公司背调已经变味了,成了清除异己、暴力裁员的工具。
我曾接到过一次同事的背调询问电话,也是尽力好话说尽。
但反过来想,要不然就是美化过后的,要不然就是看不对眼抹黑的,客观的评价掺杂其中,这背调评价真的有价值吗?
连我们都能觉察出背调的荒谬之处,为何还要为了背调而背调呢?
面试几轮都看不出这个人怎么样,反而还要背调的几句闲言碎语来定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