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黄杰校长:解密手机成瘾孩子背后的心理真相!家长必须知道

文摘   情感   2024-11-30 17:29   山东  



一到假期,地铁上、商场里,甚至图书馆,都随处可见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孩子。


过年更是如此,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安安静静各刷各的。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让不少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心惊胆战。


不让孩子用,怕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让孩子用,又怕他上瘾。


现如今,玩手机的问题已经成为家庭焦虑问题的Top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孩子拿起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两眼呆滞、脸色发黑、作业胡乱敷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时候,你才发现所有的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

 

前两天,纽扣后台有一位妈妈求助:


儿子14岁,上初二,在重点班,沉迷手机,为了玩游戏,整个暑假不写作业,成绩下滑后,不想上学,厌学。

 

在家里,不给手机就乱扔乱砸、骂人、离家出走。

 

妈妈心塞,爸爸也管不了。

 

好好的孩子,为什么要沉迷手机?


说实话,在纽扣后台几乎天天都会收到类似的求助。


沉迷手机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孩子究竟为什么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心理需求又是什么?


为帮助家长们破解这一困局,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校长黄杰为我们带来一场专题讲座——“手机成瘾的孩子,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黄杰校长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孩子手机成瘾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心理需求。


擅长领域:青少年网瘾、厌学、叛逆、焦虑、抑郁、恐惧、多动、抽动、精神障碍、亲子教育、情感问题、婚姻家庭(夫妻关系、人格问题等)等。


以下为黄杰校长直播内容,作者整理编辑。


手机成瘾问题备受关注,一谈到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家长们通常会感到十分苦恼和愤怒。


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上学和成长,还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世界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越烦恼、越生气、越对立,孩子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


手机成瘾涉及到“过度沉迷”和“过度使用”。


“过度使用”可以表现为时间和精力的过度投入;而“过度沉迷”则涉及到对手机的强烈依赖和难以自拔。



因此,想要孩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


理解他们内心的认知、动机、愿望,以及他们的内在信念和价值观。


这对于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帮助孩子从成瘾状态中走出来至关重要。



一、什么样的孩子才会手机成瘾


对于那些手机成瘾的孩子,通常是在学习中遇到了重大压力,在学校没有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


同时,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自我认同。


当他们出现情绪低沉、消沉或空虚的时候,玩手机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吸引他们逃避现实的方式,最终甚至会成瘾。


成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孩子手机成瘾的行为表现


1

情绪亢奋


成瘾的孩子在上网时通常表现得情绪异常的亢奋,声音高亢,充满活力,手上的动作增多,语言表达也变得勇猛。


可一旦脱离了网络,孩子的情绪就会出现明显的低落,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甚至情感也变得淡漠,缺乏精力和动力去参与任何活动。


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沉迷,会让孩子觉得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2

行为极端


孩子的网络成瘾是一个交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睡眠时间,导致精力无法恢复,还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


容易出现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头昏眼花、疲乏疲惫的症状。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可能还会产生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有时会感到魂不守舍。


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孩子可能会更加依赖网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旦离开网络,他们可能就会陷入一种颓废的状态。


3

情绪失控


由于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往往难以自控,无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甚至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


当家长试图对孩子的上网时间进行限制时,孩子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枯燥、乏味和烦躁,就很容易引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孩子可能会认为家长的行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和不认同,是对他们快乐的限制,从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与家长产生激烈的对抗。


4

寻求自我存在感


孩子上网的主要驱动力是追求快乐。


然而,当他们在网络中长时间追求快乐时,可能会逐渐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


为了寻找新的兴趣点和内容,他们可能会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一旦孩子在网络世界中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们可能会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5

追求新奇刺激


孩子为了满足自己对新奇和刺激的需求,会不断在网络中探索新的游戏和兴奋点。


他们可能会频繁地从一个游戏转移到另一个游戏,或者尝试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以寻求新的乐趣和刺激。


这种不断寻找新的乐趣和新鲜感的行为,使得他们很难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


6

生活兴趣点缺失


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生活让他们觉得呆板和无趣。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们的社交需求和本我状态逐渐凸显,他们反感约束、限制和控制。


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可能会产生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就是想要追求快乐而不愿付出努力。


但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他们却能轻松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甚至在学校中遭受欺凌或创伤,这些都会成为他们的压力源。


一旦孩子感受到这些压力,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他们可能会感到更加孤立和无助。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就会选择逃避,寻找一种让自己感到轻松和快乐的方式。


当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会因为担心和焦虑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比如过度讨好、控制或指责等。


这些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压抑和不被理解,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压力。 


三、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内心世界


1

自我认知


当孩子无法找到自我,缺乏自我认知时,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无我感”。


这种“无我感”并不等于他们渴望找到存在感,而是真正地迷失了自我。


孩子难以找到自我,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学校或家庭中的位置,不知道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种内心的迷失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痛苦和困惑。


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失去内在的自我,注意力无法集中。


容易被外界的欲望所吸引,有很明显的两极化情绪,会变得易怒,甚至可能会有一定的攻击行为。


2

认知偏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的孩子往往是认知出现了偏差。


由于这种认知偏差,孩子可能很难发展对父母的爱、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对未来自己的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产生扭曲的想法,认为父母的爱是错误的,对父母产生怨恨,甚至将责任完全归咎于父母。 


3

情绪管理


在情绪管理上,很多孩子可能感觉无法自控情绪。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不够稳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波动。


如果孩子的欲望和期待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进而产生对立情绪和不良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更难以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和付出。


另外,如果孩子的三观发生扭曲,信念和态度也可能会变得固执和难以改变。


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从而加重情绪问题。


4

行为方面


面对孩子的行为挑战,父母往往陷入了一个困境:既不能过于指责,也不能显得冷漠无情,更不能强行要求孩子遵守规范。


因为这些都可能引发孩子强烈的反抗,甚至升级为动手打人的暴力行为。


这种困境不仅让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还对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比如心理创伤、社交障碍等。



5

意志品质


如果孩子的意志品质较为脆弱,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会更容易选择放弃或退缩。


这种脆弱性与孩子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遭遇困境和挫折时,脆弱的孩子往往倾向于逃避现实,选择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在潜意识中,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与外界建立友好或有效的沟通,因此害怕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


担心自己的弱点和失败被他人知晓,害怕失去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的降低。


6

人格方面


人格的不完善性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个方面。


孩子的人格存在多种可能性,包括分裂型、偏执型和敌对型人格等,并且是在不断形成和发展中的,需要时间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来逐渐完善。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他的成长环境和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家庭氛围、父母的行为模式和情绪状态等因素,都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专注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采用621筑基计划+(3+2+1)教学模式+双轨动力指导系统等专业指导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