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厌学、叛逆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打骂催吼,而是学会把自己当“外人”,试试这2个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文摘   2024-12-09 17:25   山东  


孩子年龄/性别:14岁/男孩

心理指导老师:丁老师

情况介绍: 

小学成绩优秀,初中进入重点班后开始厌学,没有学习动力,不想去上学;


脾气暴躁,爱发脾气,和父母针锋相对,指着鼻子骂妈妈,因为玩游戏频繁和妈妈吵架;


休学后躺平在家,黑白颠倒玩游戏,不听父母劝告,不想有任何改变,只想摆烂。


现在,孩子心态积极向上,有了学习动力和目标,内驱力明显提升,亲子关系改善,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对重返校园充满信心。


“你是不是有毛病啊,我说了,别管我,你烦不烦啊,滚出去!”


“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你看人家哪家孩子不比你强?就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你对得起我们吗?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儿子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谁都不理解谁,谁看谁也不顺眼,两句话不对付就开始对着干。


我从没想过,在养孩子这条路上,我会走得如此艰难,心里满是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既迷茫又无助。


现在的儿子,叛逆得令人发指,我管也管不动,骂也骂不醒。



我实在想不明白,我和老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这些年的生活也一直顺风顺水,怎么就在儿子的问题上栽了跟头?


好好的一个孩子,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废掉了吗?我真的不甘心! 


我倾尽心血养的儿子

不仅叛逆,还休学了


我是一名高龄产妇,儿子出生时,我已经35岁了,对他宝贝得不得了。


我和老公一家都很注重教育,凡事都以孩子为重。


所以,自从儿子上学后,我就把所有精力全都转移到了他身上,全身心培养,可谓是面面俱到,就连衣食起居,也都是由我一手打理。


从进入小学开始,我就为他规划了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兴趣班、家教一个不落,花钱从不含糊,就连做作业我也是全程陪伴。


家里的事儿,我从来不让他插手,什么事情都给他准备好,生怕他分心,我对他就只有一个要求:好好学习,其它什么都不用管!


从小,儿子就知道,自己必须好好学习。


儿子也挺争气,从小成绩就好,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成了别人家口中的“学霸孩子”


就这样,一直到去年,儿子不负所望地考上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单位同事也跟我说,你这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没白付出。


可谁成想,自从上了初中,儿子的变化让我猝不及防。


青春期的风暴,我早有耳闻,却没想到,它在我儿子身上来得这么猛烈,仿佛一夜之间,儿子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脾气越来越古怪,动不动就发火,对学习也不上心了,整天手机不撒手,让他写个作业比登天还难。


给他安排的学习任务,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我说一句他能顶我好几句。


放学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门都不出,谁要是想进去,他准得发脾气。


想跟他聊聊学习,他就不耐烦:“你别唠叨了,天天问,烦死了!”


之前,儿子成绩不错,也挺听话懂事,所以我认为是儿子青春期了,等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可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儿子的成绩明显下滑,那段时间,他整天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虽然我心里着急,但还是耐着性子劝他,让他加把劲。毕竟重点班的孩子个个出类拔萃,有点成绩波动也正常。


可没想到,后面的考试,儿子的成绩一次比一次糟糕,都快滑到班级中游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突然跟我说:“妈,我不想学了,实在学不下去了。”


我当时就愣了:


“你疯啦?怎么突然就不想学了?成绩不好就更得努力啊!”


我以为儿子只是脑门一热,才说出的这话,冲他劈头盖脸发了好一顿火,警告他专心学习,别胡思乱想。


没等我说完,儿子直接打断,没好气地怼了我一句“真是对牛弹琴”,气呼呼地转头就回了房间。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情况远比我想象的严重得多。


自那天之后,儿子好像就开始摆烂了。


学习毫无主动性,全靠我在后面推着他走,拨一拨,才转一转。


三天两头请假,不是头疼就是胃疼,为了不去上学,编的理由五花八门。


作业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干脆就不做了。


我一说话,他就顶嘴,脸拉得老长,门摔得震天响。


就连我随口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他都能瞬间变脸,一脸不耐烦。


手机玩得越来越上瘾,为了玩手机,他连饭都不吃了,整天抱着手机不放,跟中了邪似的。


初一的时候,成绩还能在班级中游晃荡,到了初二,直接掉到快倒数了。


我又急又气,给他报了辅导班,指望他能提提分,结果他理都不理,直接一句“不去”就把我打发了,家教老师都被他气走了好几个。


我觉得,对他的管教越来越难了。好像我做什么,在他看来都是错的。


真后悔当初看他学习认真,给他买了手机,哪知道会变成今天这样,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都凌晨三点了,儿子卧室里还亮着灯。我悄悄在门口一听,发现他居然在跟网上的人组队打游戏。


我当时火就上来了,使劲拍门让他开门。


可他却在里面冲我大喊:


“你烦不烦啊!你管我干什么!”


我一气之下,找来备用钥匙打开门,冲过去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手机,“哐当”一声摔在地上,手机屏幕瞬间就碎了。


儿子当场就炸了,指着我的鼻子骂我:


“你有病吧!有病就吃药!谁让你摔我手机的!”


说完,他就对着桌子、椅子、垃圾桶一顿乱踹,连床上的东西都被他扬得满地都是。


看着眼前的儿子,我真是心力交瘁,都快崩溃了。


结果,第二天,儿子直接不去上学了。


不管我怎么劝,怎么求,他就是不肯去,还说这不是跟我商量,是通知我。


现在的儿子,整天在家躺着,作息完全颠倒,不是刷视频就是打游戏,就连吃饭都要一边看手机一边吃。




养娃14年,我倾尽所有心血,掏心掏肺地对他好,结果却养出个这么叛逆的孩子,一点都不体谅我的辛苦和付出。 


为什么我越管,孩子越叛逆?


记得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已经出现了。


孩子出现的每一个行为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早有端倪。


直到和心理老师做了深入沟通后,我才真正弄明白儿子问题的症结所在。


父母“管”得太多。为了摆脱“束缚”,孩子就会选择用消极的方式来反抗。


我向老师提出了困惑许久的问题:


“难道我不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吗?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啊!”


可她却告诉我:


对孩子适度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当管教超出合理的范围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剥夺了信任与自由。


有些父母生怕孩子走错一步,不仅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补习班,还对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指点江山”。


这种做法其实是在传递一个隐含的讯息:“我不相信你能做好。”


老话讲:“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自古以来,中国父母的包办已经深深地刻在骨子里的,再经历千万年估计也难改变。


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成长路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忍不住插手,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乃至替他们做选择、做决定。



而我,就是这样的父母。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我对儿子既溺爱又严厉。


生活上,我像保姆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不舍得让他放手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学习上,我又像一个严厉的教练,一直在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却很少倾听他的想法。


每当儿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时,我总是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这不行,那不行,坚持要他按照我的规划行事,认为只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才是对他最好了。


倘若儿子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或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时,我就会对他一顿数落,这几句口头禅时常挂在嘴边:


“我这不都是出于对你的好吗?”


“没有我,你根本做不到。”


“早听我的,就不会有这样的教训了!”


我以为,我处处管着孩子,为他安排好一切,这样他日后就会感谢我。


但其实,我这样的做法却成为了一根毒刺,扎进了他的内心,甚至成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当我一次次忽视他的感受,否定他的想法时,他的叛逆意识就会与日俱增,最终积累成针锋相对的愤怒和抵抗,从而造成我们之间关系的决裂。


孩子在小时候,不敢直接反抗,等年龄大些,他就会变得容易激动、发怒、觉得什么都无趣,甚至直接躺平、摆烂。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做自己的主人,父母想要侵占孩子的灵魂,束缚孩子的手脚,只会换来更大的叛逆。


当父母不断“管”着孩子,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出现“叛逆”的行为。


像我以前那种面面俱到的养育,以及长期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他青春期叛逆、厌学的“因”。


把自己当成“外人”

厌学叛逆消失了,亲子关系变好了


长久以来,我都是这样管教儿子,以至于他现在特别逆反,对我各种不满和抱怨。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修复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让他重新恢复学习动力呢?



心理老师告诉我这样一句话,我记忆犹新:


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把自己当“外人”的意识。



把自己当成“外人”,不是不管孩子,而是不要再做包办、全能的父母,让孩子自我负责、学会担当,在自我掌控中学会自我驱动。


每个人都需要自由、放松的空间,孩子也一样。


自律的孩子一定不是靠父母“管”出来的,自律的前提是自尊水平。


自尊水平越高,自律性越强。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教给了我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切实可用的方法,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1、把孩子的问题还给他,让他学会自我负责,学会承担后果,才能真正激发“自我驱动力”。


“把孩子的问题还回去”,意思是让孩子自己为问题负责,并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由父母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这不是指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当一个“甩手掌柜”,完全的忽略孩子,而是站在一个“辅助”的位置来帮助孩子。


哪些是属于孩子自身的问题呢?举例来说:


沉迷游戏而忘记了完成作业,导致深夜赶工发脾气;


因为赖床导致上学迟到,被老师罚站;


和同学发生矛盾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不知所措;


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想着放弃,不愿意多花点时间钻研。


......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挑战,应由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的。


然而,在过去,我都会抢在儿子前面,不管做任何事,我都想替儿子做决定,去替他解决问题。


早上起来晚了,我三催四叫,怕他迟到被批评。


他磨蹭不写作业,我怕他睡得晚,各种唠叨催促,逼迫他赶紧去写。


总是从为他好的角度出发,给他安排学习计划,衣食住行,很少去听取他的意见,考虑他的心理感受。


结果,儿子丧失了问题的主权,也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不仅磨灭了儿子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现在我明白了,属于孩子的问题,我都把自主权还给他。


儿子可以自己决定,放学先看手机,还是先学习,而不用应对我的指责


是选择先磨蹭拖延,再熬夜写完作业,还是痛快完成功课,再自由支配时间


儿子在写作业时,我不再一趟趟的“巡逻”,而是叮嘱他:“你自己规划好时间,写完早点去睡觉。”


即使他没有完成,我也不会着急了,只会平静地说:“那可能明天老师会批评你了。”


通过这些细微的改变,给予儿子充分的信任,让他自己去承担行为的后果。用这种方式激发他的主动性,培养他的自我驱动力。


2、不再“越俎代庖”,不再全权包办,少安排、少控制,给孩子足够的“掌控感”。


以前,我觉得儿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至于生活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我可以帮他解决。


“这些家务活儿不用你做,你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行。”


“与其把时间花在这些小事儿上,不如多做几道应用题。”


......


这样做,看似帮儿子挤出了更多学习的时间,但也因此让他脱离了现实生活。



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习这件事上,我决定不再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而是把学习的责任与主导权都还给儿子。


当他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我会和他平等地交流想法,适当地给予建议和提示,而不是用原来的教育方式,一味地对他指责与批评。


放手让他自己去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每一项内容,只需适当引导他掌握好学习的节奏,养成学习自觉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做的,就是在儿子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分析不同选择带来的后果,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要交给他。


当儿子在主导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回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当他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他自然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开始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学会信任孩子,给他做选择的自由,他就会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提高认知、调整行为,慢慢学会做出更合理、正确的选择。


经过半年的成长蜕变,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手机不离手、一提学习就情绪失控的孩子了。


现在的他,终于走出了叛逆厌学,沉迷游戏的困境,重新燃了学习的热情。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已经开始学着规划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想要努力的方向,真正体会到了“为自己而学”所带来的成就感。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愿意付出努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知道,儿子现在非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明白自己该如何做才能一步步实现心中的目标。


看着儿子如今的样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



陪儿子经历“厌学、躺平”的这段历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孩子的生活终究属于他们自己,强行控制着孩子,只会让路越走越歪。


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说:


孩子的生活,自有他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完整的体验。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叛逆、厌学的情绪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指责、怒吼,而是尝试一些小的改变,促使孩子完成大的改变。 


调整教育方法,把自己当“外人”,别再用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理解与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让他在自由中成长,在认可中进步。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能成长为优秀的大人!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专注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采用621筑基计划+(3+2+1)教学模式+双轨动力指导系统等专业指导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