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研究《山海经》里的美洲

文摘   2024-10-10 00:00   云南  

阅读过国外的资料和研究之后发现,国外一些学者对于真正的历史也是很有研究的,真正发现西方历史造假的就是外国人。例如米国的艾特·墨兹;罂国的加文·孟席斯,皇家海军潜艇编队指挥官;阀国学者让•哈杜因等等,国内的学者专家就更多了,如何新、黄河清、昆羽继圣、程碧波、李兆良、诸玄识、董并生、李树军等等,都颇有建树。

在此引用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諵譁》里面关于大禹治水的文字:

“研究大禹治水,从历史上简直看不出来经过的情况。那时全国的人口,大概比现在的台湾多不了多少。但是他能在九年当中,打开了长江、黄河,把全国的洪水放流到大海去,这可是不容易做到的啊!况且在《山海经》那个传记中,东南亚各国,他都到过的,他究竟怎么去的?当时又没有飞机;据道家讲,他是骑在龙背上,飞到各处去的,这类的神话太多了。又说当他要打开黄河上游那个龙门的时候,只要符咒一画,天上就有个巨灵人下来。那巨灵人按照大禹的指示,手搭到华山这一边,两脚蹲在黄河对岸,不晓得怎么样一推,龙门就打开了。这个过程当然很快,只要几分钟,所以他九年当中,能把全国的大水治好。

我们现在听起来蛮好玩的,究竟是科学?是神话?仔细想想,这个里头有很多的问题。上古连机械都不发达,不要说打开龙门,就是以全国的人力去挖长江的一截,给你三十年也做不到,为什么九年治水就成功了呢?像这些资料,都在中国《道藏》里,要从大禹的传记中找才有。

《山海经》愈看愈神怪,演变出来说到全世界的人类中,有个穿心(贯胸)国,人生下来,身上有个洞。贵人才有洞,不是贵人没有洞,或者洞也小一点,这个洞是对穿的,贵人吃了饭要走路,下面人拿个杠子,两边一套,两个人就抬走。除了穿心国,还有各色各样的国家,各样人类(作者注: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亦有记载各式各样的国家和人种,而今都已消失)。现在倒不是我们在搞《山海经》,是外国人在研究,研究过来研究过去才知道,大禹是到过美国的,最近还发表论文等。有个米国同学问我:老师啊!台湾买不买得到《山海经》啊?我说买得到呀!我告诉他地方,他买一部赶紧要研究。”

结果墨兹发现了三个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

第一,自己徒步6000多英里后,与《山海经》中记录的距离只相差107英里。

第二,《东山经》中的第三山就是米国西南部的内华达山脉,九座山峰一一对应。

第三,《东山经》中的“东山之首”正是米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其中记载的12座山峰、山间距离、河流走向、动植物分布也与落基山脉基本吻合。 

也就是说,墨兹用自己的双脚证明了,早在4500年前的中国大禹时期,中国人就来到了美洲,比哥伦布早了近4000年。这让墨兹在书中感叹道:“早在4000多年前,刚毅无畏的中国人就为美洲大陆的峻峭山峰绘制了地图,在他们面前,我只有顶礼膜拜!”
其实我们祖先从来到地球上,素来就有堪舆天下的习俗,相信每个人都有过我是谁的想法,如果有这种想法说明还是有点灵性善根的。现在堪舆风水竟然变成了迷信,自古我们以农为本,需要掌握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这是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居住密切相关的。

此外在《南禅七日》中亦有南美洲的人会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的故事,几年前我听到这种故事觉得太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好在有个疑情一直在研究。如今已有多种证据可证明其真实性,不仅有佛教更有道教,后文会详细介绍。孟席斯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记载,19世纪末南美洲秘鲁还有说中文的村庄,出土带有“武当”二字的银质女神像……北美发现中国开凿的运河、澳大利亚也有明代佛像和石制寿星像出土,各种详实证据不胜枚举,都可以证明中国人的足迹几千年前早已遍布全球。南师的话摘录如下: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尤其观音菩萨的慈悲威德,只要是中国人,或者韩国、日本、南洋等等国家地区,乃至隔山越海的西方世界,都或闻或颂,少有不知其圣号者。

我说西方世界的人类也知有观世音菩萨,或许大家会有奇怪之感。譬如,以前有位委内瑞拉(南美洲北部)来此留学的同学,懂得许多他们民族祖先所传下来的咒语,我们教他念四臂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他听后一念,大为吃惊,自言自语道:“唷!这个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所教所传的嘛!”他说:“我们那个民族素来就念这个咒子。”我问他:“那么你们祖宗讲这个咒子怎么来的?”他说:“在最早最古老的时候,一个了不起的圣人传的,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子孙孙,代代都知道。”由此可证明我们中国人所信仰的观世音菩萨,确是久远劫来,尽虚空,遍法界,以千百亿化身在各个世界广度众生,利乐有情。”
著名人类学家凌纯声提出,《山海经》是一部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地理杂志。这个大胆的研究得到了韩国学者鞠龙辉的呼应,他在潜心研究《山海经》后,也认为这部书是记载了8000多年前的世界地图,中国可能是中心国家,甚至在当时统一过世界。另外,随着三星堆一轮又一轮的考古发掘,有关《山海经》的传说逐渐得到了证实,很多出土的文物竟然与《山海经》中的记载不谋而合。如由底座、树和太神鸟三部分组成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的“扶桑树”非常形似。如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头鸟身”青铜神像,与《山海经》中“长着鸟身人面”春神句芒一模一样。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 山海扶桑树 苏美尔文明的永生树

如长相奇特的“纵目面具”,像是眼睛上“长”了两个望远镜,正好与《山海经》中“睁眼即是白天,闭眼即是黑夜”的烛龙非常酷似。种种迹象表明,《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荒诞怪异的神话典籍,而是有着原型和背景的一部古书奇书。虽然《山海经》只有3万多字,其中山经5篇,海经13篇,却包含了300多条河流、500多座山脉、400多种神兽、100多个部族,天上地下可谓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营造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惊得司马迁也感叹“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所以,《山海经》引得古今中外的学者和读者竞相猜想和研究,这部怪诞的书籍到底是一本杜撰的神话故事,还是一部被历史掩埋的人类缺失的未知文明?伴随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的发现,不断还原和证实着《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

如在《山海经》中描述的奇人异兽,在华夏文明中或许无迹可寻,但放在世界地理上,放眼全世界来看,却能找到他们的原型。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小人国曰僬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的描写,本以为小人国只有在《西游记》或者神话里才有的传说,直到在非洲中部发现了俾格米人之后,世人才惊叹道:原来小矮人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山海经》杜撰。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了一种“狌狌”的动物,“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长得像猴子,白色的耳朵,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这种稀罕的动物,真的有吗?在南美洲巴西热带雨林里的白耳绒猴,长相与“狌狌”特别相像。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了一种“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的动物,体型像兔子,嘴长如鸟喙,圆眼睛细长尾巴,发现有人便会装睡。这种“犰狳”不正是美洲大犰狳的样子吗?

云居舍
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内在智慧;思索人生意义,探求宇宙真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