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徐福渡美洲

文摘   2024-10-15 00:01   云南  
秦始皇觉得统一六国,只是天下九州的一部分。在山海经海外的世界,六国之外,还有四夷,四荒,四海。《礼记·王制》记载:“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历代先贤开疆拓土已完成,应该像他们一样继续去教化四夷,安定四海,这和西方的殖民掠夺完全不一样。上古历代的大一统王朝都是这样做的,平定海内为一,德从天下同任,声教远播,文化海外。

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绝不会轻信长生仙药之说,他派徐福出海,可能跟开发海外有关。《吕氏春秋·为欲篇》指出了秦国统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扶木”就是“扶桑”,即美洲。秦始皇一再派徐福等入海寻找三座神山,决不是单纯为了采神药,而是为了开疆拓土,寻找资源矿产树木等,进行统一后的基础建设。秦始皇东巡曾琅琊刻石中说:“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又说:“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早有开拓海外之意,徐福东渡,或许正与此有关。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一开始还没有打算焚书坑儒,连年征战和巡视全国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秦始皇因得罪了读书人被骂成暴君,后世对他误解太多,实在是非常冤枉。他没有杀功臣,没有立后,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兵马俑不是他的陵墓,而是为战死沙场的战士修建的坟墓,让他们忠魂有归处。后代哪个皇帝会不辞劳苦,连年巡视全国各地最后病死途中?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确定郡县制,现在可能会像欧洲一样,分裂成几十个小的国家,更惨的可能就是,中国内陆战乱不断,直接被北方游牧民族给灭绝了。

鲁迅在《华德焚书异同论》说:“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他杀的是胡说八道的术士,不是读书人,烧书只是为了统一思想。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要最大程度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思想战线和意识形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时的秦国是有皇家图书馆的,基本上所有的书籍,包括下令要焚毁的书籍,政府都是有备份的,可惜后来也毁于项羽的火烧阿房宫了。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坑儒,史学家也没有具体的定论。因为严肃的正史是很少有看到“坑儒”这样的字眼,《史记》、《汉书》、《通鉴》等史书所载皆为屠术士、坑术士、坑方术士。“坑儒”之说法最早源于汉武帝时期,且多见于野史,极大的可能是武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添油加醋的一种说法,这种做法在后来的历史上也是经常出现的。

汉代吸取秦朝的教训,很尊重读书人的想法,并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事师古”。即使现在进行了分封,后面也可以寻个理由拿掉。试想,秦始皇当年要是不那么心急,若能妥协一步,是不是秦朝可以走得更远?汉承秦制、唐袭隋规,可惜都是二世而亡,汉和唐都是得到了秦和隋的红利才会出现大的盛世。

秦始皇两次派遣徐福出海,希望得到仙人的帮助更好治理国家,求取不死仙药只是其中一个不足为道的小目标,或是后人故意加上污蔑秦始皇的(亦如现在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徐福第二次出海之后,却一去而不返,从而成为千古谜团。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福带着童男女千余人展开第一次的寻药之旅,此时为秦始皇二十八年(耶元前219年),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第一次东渡出发点是山东琅琊(临沂),但终点是不是日本?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早在春秋战国时,齐国已有“海洋之国”美誉,经常出海贸易,而这一带的航海家们就从琅琊等地出海,航达朝鲜半岛,而后顺半岛沿岸航行,借助海环流的力量,经过对马岛到达日本九洲。

日本学者考古发现诸多先秦文物,比如“阿房宫朝砚”、“秦陶坛”、战国货币、战国铜剑与铜戈等。可见,在徐福之前,中国人早已多次到达日本列岛,徐福第一次出海或许就是踏上前人的脚步,去了远离大陆的日本。晋人伏深《三齐记》记载:“徐福从徐山(今青岛市之内)入海,绕山东半岛,去庙岛群岛,辽东半岛南岸,朝鲜半岛西岸南行,过济州岛到了日本”。日本素来也没什么好的资源,日本只是徐福的第一站,不是终点。

秦始皇三十七年(耶元前210年),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秦始皇到了琅玡见到徐福。徐福因未能取回仙药,担心遭到皇帝谴责,谎称自己被海中大鲛鱼所阻,请求配予优良的弓箭手随行,打算再次出海。后来秦始皇“遣派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即加派了三千童男童女,又配给从全国召集来的百工以及五谷种子。徐福获得了更加丰沛的资源出海了,但是却未再回到秦国。

罗其湘教授在著作《墨家宗教传承的民间轶事》中可得知,徐福极有可能就是墨家的外传弟子。墨家创始人墨翟有个弟子叫徐弱,而徐福恰恰就是徐弱的五世孙。在民间有一个传说,墨门的弟子后面创立了一个隐灵教,专门秘密传授墨家思想,其中的大佬称钜子,大弟子们称为灵子。徐福就是灵子之一,同期的灵子还有张良。张良得到的素书,其实是墨家三籍之一,他利用素书帮助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然后按照外放弟子的传统,功成身退了。而徐福则率领着大部分的墨家子弟离开了中原。去寻找一块地方建立墨家所希望的兼爱非攻的社会。

还有一个说法,日本的忍术其实就是发源于墨家。日本忍者是逃亡在日本的中国墨家子弟。现在的全球有名的“自由石匠”共济会,更是直接来源于墨家。

郑和最初把美洲命名为“亚墨利加”,“亚墨利加”中的“墨”,即包括了墨西哥的墨、墨家的墨,因为郑和相信他们与秦朝后消失的墨家一脉有所关联。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意即徐福到了一个平原广泽的地方称王不回来了。说不回来但还是有人回来了,不然如何知道信息,至于平原广泽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未能从史料的记载中明确知晓,但根据日本和美洲的地形来看,日本地形狭长多山,少有平原,“平原”很可能是美洲纵贯南北的中央大平原,“广泽”可能是北美五大湖。日本最大湖泊琵琶湖672km²,北美五大湖面积245200km²,一比较就能看出来,只有美洲符合平原广泽的描述,当时可能的确不知道那叫什么具体的地名,所以太史公的描述还是客观真实的。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

徐福第二次出航的线路是从山东半岛出发,先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南下至日本列岛,发现日本以东仍有广阔天地,便继续乘船东航,顺着太平洋黑潮暖流,途经夏威夷群岛和北美中部海岸一带,最终在美洲称王不回。美洲,即东夷列传所提及的那绝远的“澶洲”。

环太平洋洋流图
美洲考古发现诸多细节,指向二千多年前,应该有一支中国人来到美洲:一是夏威夷群岛方形岩石上的中国篆书刻文,二是旧金山附近出土的中国篆文古箭,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玛雅地区挖到一根经过人工琢磨而成的“指北针”。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在玛雅地区挖到一根经过人工琢磨而成小铁针,考古学家分析是两千多年前的物品,但大家都说不出这根小铁针有什么玄妙之处。直到一天,人们无意中把这根小铁针放在一块玻璃上,那小铁针竟转动起来。人们这才发现,这是一根指北针。两千多年前,玛雅人根本没有铁器,更没有指北针。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全世界就只有中国有指北针。

徐福远航到美洲,与墨西哥尤卡坦地区天主教第二教主兰达写的《兰达抄本》记载一致。该书记载:“曾从‘海上神路’来过12支高文化民族,给玛雅带来先进文明”。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耶元前200年至耶元800年是玛雅文化的兴盛时期,而且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早有通航经验,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玛雅人语言为单音节字,和汉语相似,使用的文字为象形文字,于中国的甲骨文近似。玛雅人崇拜众神,特别崇拜羽蛇神,而蛇便是中国沿海徐夷人的氏族图腾。

台湾前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卫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中考证,现在檀香山(今夏威夷)还存留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也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古代中国人到达了美洲。墨西哥境内出土的“大齐田人墓”碑(齐是现在山东),以及南美波利维亚发现汉文系统雕刻等等古迹来看,两千年前,就有中国人出现在美洲了。

那么,最早到达美洲的中国人到底都是哪些人呢?有趣的是,1982年一个欧美考察队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茂密山林中发现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人村,村民们依然穿中国秦汉服装,操中国口音,写汉字,吃大米。委内瑞拉山地上与华人称“拜山拿”的黄种人自称是“寻药人的后代”,这“寻药人的后代”不由不令我们想起奉秦始皇之命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

实际上玛雅人发达的天文和数学知识都来自于华夏。印度一位长期研究古代文明的女学者伊尔娜依拉美从语言学的角度,发现玛雅语言和汉语极为相似(玛雅文字也是象形字),比如都有表意字符和表声字符的形声字、字素、象形字符与抽象字符、同音字同义字等的转化。在这位印度女学者看来,汉语和玛雅语不是单个字的相通,而是整个语言体系的类似,显然能够证明两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玛雅文明起源于中国,否则语言上岂会如此巧合?伊尔娜依拉美的玛雅文明中国起源说,主要指夏商时期中国人东渡美洲。尤其是武王伐纣之后,在外征战的数十万大军,因为害怕被周王所杀,可能因此远渡重洋来到中美洲。另外,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和殷人东渡的时间高度吻合。

现在主流学术界一直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中国人古代到过美洲。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还有各种出土的证据,如果这些都还不算,那怎样才算是证据确凿呢?非要搞出像“怎么证明我是我”的笑话吗?证据是否确凿的定义权是不是被一些人垄断了呢?什么又是“主流”呢?西方的神话可以当做正史,但现在美洲明摆的证据却说证据不足。这世界好坏是非的概念还真是难以定义,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未尝不无道理。如果非要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要先得有一个小姑娘,我们现在就是要找到她没被任人打扮前的本来面目。

云居舍
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内在智慧;思索人生意义,探求宇宙真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