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13—17世纪的欧洲,INDIA这个词最初是指中国,不是现在的印度,更不是美洲。以前的中国明朝疆域包涵地球大部分地区,西方以偏概全误以为到了美洲就是印度。在西方蛮夷眼里,中国的明朝是他们羡慕的天堂。他们心中的India——“伊甸”(圣经里的伊甸乐园),是他们心中遍地黄金、繁华富庶之地的中国。现在India代指南亚印度,可是印度人自己都不承认自己叫India。此前,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印度国名从India改为Bharat(巴拉特)或Hindustan(身毒斯坦),理由是India这个词源于外国语言,而Bharat或Hindustan更反映印度历史传统。2023年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印度举行,印度总统被称为“巴拉特总统”。据印度媒体介绍,“巴拉特(Bharat)”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拉特”,“印度”这一名称是在英国殖民时期确立的,在印度一些政界人士看来,它是“奴隶制的象征”。现在的印度以前叫羌独、身毒、天竺(indo、sindu、Hindu),用广东话一读就能和英文对上了,这又是个文化问题,很多地名用粤语闽南语读才对,普通话对不上(普通话离古汉语又退步了),天竺和印度以前完全是两个地方概念。西方人更多是通过元朝西征知道中国的,所以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India是元都(元朝首都)的音译,扩展为整个元朝(中国)的范围。
由此Typvs orbis vniversalis可见当时超级印度(INDIA SUPERIOR)的疆域
现在的印度半岛,以前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半岛不过是一堆没有国家概念的小邦组成,也没有自己的历史,最早的历史还是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半岛被称为现代印度的概念来源于荷兰英格兰等殖民者,而第一次以一个统一国家出现的印度是20世纪的事情。
清楚标记了中国就是INDIA
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中的东印度指的就是当时的明朝中国。东印度公司并不是简单的贸易公司,而是一个地道的殖民公司,特别是罂国更是一个披着公司外衣的国家。荷兰、阀国、丹麦、葡萄牙、瑞典、奥地利都建有东印度公司,为的是和明朝贸易,而后来却变成倾销鸦片的公司。西方人是因为分不清现在印度和中国而误称的吗?答案是他们分得清,他们知道印度河在哪,并且在地图标注了indo(印度河),但他们却把india标注到了离indo更远的东方,可以看出在西方人眼中,indo(印度河)和india,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他们眼中的India人,是指今天印度北部、西藏、中国、东南亚等广大地区的农耕黄种人,并非印度半岛的棕黑人。也反映了一个现象,殖民者眼中北美原住民和他们认为的indian是一样的,更能证明印第安人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今天的印度半岛,早期被葡萄牙人称为小阿拉伯半岛。西方人也知道indos是地区而并非国家概念,主要指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河流域。而india,西方明确指的就是明朝统治的种稻米,生产丝绸瓷器和茶叶的东方白皮肤农耕文明。在地图里,INDIA通常是大写,指的就是国家统治范围,而indos一般都是小写,指的是小范围的地区。![]()
![]()
各个版本的地图indo和INDIA位置区分很明
1587年蒙特地图
把India变成印度这是西方人刻意为之的,不但造成了文化损失,还造成了诸多误解。对中国的历史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会把中国的一些文明成果,混入到现在的印度,很容易让人理解中国的文明来自现在的印度,造成概念混淆。例如西方说阿拉伯数字、十二生肖、国际象棋来自印度,其实都是中国发明的。印度阿萨姆红茶的工艺也是西方人学的中国制茶技术然后放到了现在印度的身上。特别是西方人认为释迦牟尼的佛教产生于印度,这个“India”其实是中国。
很多西方中世纪地图都把中国标注成India(图片来源尚书右丞kk)
从地图中来看,India(印度)最早指中国,并且西方还分为了上印度、中印度、南印度,其对应位置是中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而美洲则被称为新印度。西方人在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北美洲和中国大陆是相连的,美洲是India(中国)的一部分。直到16世纪末,China这个词才第一次出现,而在China之前,则还有sina、ciama、caina、cathay、toloma、serica、qin等词汇。中国被China这个称呼取代后,india和sina则不断南移到东南半岛和西移到今天巴基斯坦及西藏等部分地区。这也是印度希纳半岛的来源,也是中国被称为希纳、支那的来源。sin是古汉语秦朝的称呼。sina,sino,和cina 发音应该是希腊,是16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称呼,西方的古希腊历史完全按照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杜撰出来的,发生在15世纪以后。至于现在的希腊1828年建国,不超过200年。西方学者杰克古迪出版了《偷窃文明》一书,打脸了所谓的西方文明。西方文明就是复制中国文明。文艺复兴是西方集体造假行为,拉萨又被成为罗马,吐蕃在唐代占领西域后又建了一个新的罗马城,又被称为君士坦丁堡,后来蒙古西征的第一步就是征服君士坦丁堡,这支蒙古部落在西方又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又因为波斯人垄断土耳其以东的贸易,阿拉伯人被迫进行新航路开辟,殖民了今天的欧洲大陆。古罗马的历史绝大部分是杜撰,实际是土蕃(西藏)。此外Roma还有强大的帝国的意思,所以西方称中国罗马(甚至共济会出版的一本书中都把中国指向罗马)。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原来就是丝绸之路通中国的意思。可能那时候西方人认为的罗马就是唐帝国的都城长安。还有图中标记了大量的十字架,那时候还不属于西方的符号,详细解读请看程碧波先生的文章:《西方所说印度即是中国,“China”即为“中原”,“罗马”即为“西藏”》。西方历史很多是制造出来的。就算事实上有罗马,但是他们会给罗马安排一些实际上并没有的历史,或者人物。并把别人的东西安插在伪造的历史中,拍个纪录片显得更真实,最后以神秘科技,未解之谜结尾。因为他们也不能完全圆谎,这是西方伪史的一贯套路,包括金字塔、玛雅文明都是如出一辙。阀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文明、科学和学术及其发展,都开始于中国。……500年前(指13世纪),不管是在北欧,在刀国,还是在阀国,还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写字。”他说的很有道理。阀国历史上是最亲近中国的西欧国家,甚至阀国一开始是信奉佛教的。清代的《皇清职贡图》中的记载:“法兰西,一曰弗郎西,即明之佛郎机也。自古不通中国,(明代)正德中,遣使请封贡……初奉佛教,后奉天主教……”为什么信奉佛教?因为阀国和荷兰在17-18世纪都是欧洲的“中国文化中心”。如今西欧大势已去,第一个来拜中国的还是阀国。现代人最大的错误在于,把indo、sindu、indie、india不同时期词汇全部混为一谈,全部对标今天的国家印度,这样就造就了无数的巨大历史误会、迷雾。比如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印度数字,滑天下之大稽,其实是起源于中国易经。蓝丽蓉教授出版的《雪泥鸿爪朔数源》已经说明。印度一个最早的信史靠中国人记录的地方,很难产生伟大文明,从来没有时间概念的可以创立数字?佛教也不是天竺本土产生的,最早的源头极有可能是在中国。这些种种情况恰巧也说明了部分东亚学者对待学术方面的极不严谨。欧美馆藏大量地图、书籍都有关于lndia(中国)的内容却无人翻阅。而西方和中东的高层有很多人清楚,India就是最早指中国,当然,他们是不会主动告诉我们的,如果说了还怎么继续欺骗中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