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1938)10月,日军自大亚湾登陆,长驱直入进逼广州,21日广州沦陷。在广州办学的国立中山大学被迫从石牌校园西迁,先后在广东罗定和云南澄江办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随着广东战局的逐步稳定,省政府迁往相对安全的粤北城市韶关,中山大学师生迁校归粤的呼声日见增多。8月,中山大学在校长许崇清的带领下,举校迁往广东韶关乐昌坪石镇办学,并在此度过了四年的峥嵘岁月。各学院除农学院、医学院外,均在坪石沿武江分散办学,现存旧址的有研究院、先修班、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师范学院等。2022年,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广同会馆)
坪石老街是一条沿武江而建的街道,是老坪石的中心,国立中山大学的校本部、研究院、图书馆就位于此。校本部已无遗迹,研究院旧址广同会馆现在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院旧址广同会馆
研究院即今研究生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设立研究院,是国内第一批获准建立的研究院。研究院设有文学研究所、农科研究所、师范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等,各所下设学部,附设研究室、实验室、陈列室等,抗战时期为各学术领域培养出众多优秀研究生。
省保碑
广同会馆始建年代失考,大门门额“广同会馆”石刻牌匾题字显示重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原为中间门厅、天井、两边厢房的多进建筑,硬山顶封火山墙,气势恢宏。清咸丰年后闲置,抗日战争时期为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驻所,抗战胜利后馆址先后改作火力发电厂、公社碾米厂用途,1982年失火致后进建筑损毁,幸存一进头门前廊。2012年在原址抬高地基部分重建复原。现会馆重建复原为一进头门前廊、门厅。面阔三间10.4米,通进深7.89米,通高8.7米,面积82平方米,山墙改为广府风格的镬耳墙。定友图书馆
距离广同会馆不远是中山大学教授杜定友建立的图书馆旧址。杜定友(1898-1967)祖籍广东,生于上海,于民国七年(1918)赴菲律宾大学公费留学,攻读图书馆专业。毕业后,先后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兼广东省图书馆馆长、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主任、广东人民图书馆馆长、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长、广东图书馆学会会长等职。杜定友终生从事图书馆事业,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卓越开拓者之一,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管理学家和图书馆学社会活动家。杜定友是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开创者,在日军的炮火下,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图书,为中山大学保存了众多珍贵的书籍资料。为了纪念杜定友,坪石在他工作过的旧址重新建立了定友图书馆,继续着他的图书馆事业。
先修班
中山大学先修班旧址位于坪石裴家湾村,现存一座门楼。自民国二十八年(1939)夏天,中大开始设先修班。抗日战争期间共举办六届先修班,主要都是在坪石时期开办,历年结业升入各大学者近千人。先修班旧址门楼
省保碑
中山大学先修班分为三组:文、法、师为第一组,理、工和师院数理化各系为第二组,第三组则为农、医,同学各依升大学的意愿入组。教员为各院系的教授助教。先修班的学习生活紧迫忙碌,除了课堂授课、课外私人补习,在一学年内还要将高中三年的功课完全复习一遍,学习进度很快。学生所受待遇和大学部的同学一样,可以领贷金和膳食补助,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可以免考升入大学。
文学院位于坪石街北郊的铁岭,是罗家头村旁的一处山岗。现存旧址系粤汉铁路局所建的一栋二层小楼。民国三十年(1941),中山大学文学院租此楼办学。文学院旧址
民国二十九年(1940)10月,文学院刚迁到坪石的时候设院址于乳源清洞,次年6月迁址坪石汽车站旁之铁岭。文学院在此陆续增建校舍教室,竹织批荡为墙,树皮为瓦。男生宿舍在岭巅,女生宿舍在岭腰。办公室、图书馆、饭厅、礼堂、厕所、浴室等,或屹立岭角,或绕岭而布。当年还设有体育场、游泳池、员生同乐会所、中山公园。
理学院办学旧址位于武江南岸的塘口村,旧址建筑保存较多,是旧址建筑比较密集的一处。理学院办学旧址主要为朱氏宗祠,学院曾借此办学、办公,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塘口村理学院办学旧址群俯瞰
朱氏宗祠于同治元年(1862)冬动工,同治丙寅年(1866)竣工。坐西南向东北,为二层砖、石、木、瓦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面阔三间11.5米,通进深三间40.2米,通高约8米,面积464平方米。门前门坪有桅杆夹石、照壁。檐下筒瓦勾头滴水,檐下通面灰塑束帘式造型。灰塑门檐、楣梁浮雕仕宦图,两侧鹿麂造型,中部麒麟承托连接檐梁。大门两侧抱鼓石上雕刻卧伏麒麟。1940年10月至1945年1月,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驻塘口村,朱氏宗祠两侧巷内民居为理学院租用作各系办事处。朱氏宗祠
省保碑
朱氏宗祠附近分布有当年办学时教授租住的房子、村口门楼和码头等旧址。朱氏宗祠两侧的民居多建于清末年间,均坐西南向东北,形制、格局基本相同。大部分的房屋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硬山顶封火山墙,有小庭院分为前座、后座。其中两栋民居的墙上还保存有“要种族不灭,唯抗战到底”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抗战标语,时间和地点上来看,很可能是理学院师生所留。理学院教授曾租住的房子
塘口村在村口道路口建有多个门楼,现存的仍有几处,当年的理学院师生每天学习生活就是从门楼来来往往,是办学历史的见证。罗家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驻地门楼
滩头六组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驻地门楼
塘口村沿江而建,临武江建有多个码头,这些码头就是理学院师生搬迁至此,沟通校本部及各学院的必经之路。码头规模大小不一,但均为条石砌筑。村口还留有一座码头凉亭的遗址,凉亭建于民国八年(1919),坐南朝北。凉亭呈四方形,四角红砂岩条石立柱承托金字架瓦梁,三面通风,南面为红砂岩条石筑砌挡土石墙,面积约17平方米。
民国二十九年(1940),理学院迁来塘口村办学后,在村口的小山丘上,建立了一座天文台,供数学天文系观测使用。天文台由工学院教授虞炳烈设计,建成时间不晚于民国三十年(1941)9月21日,当天数学天文系使用天文台观测了日全食。随着中大迁往梅县办学,天文台逐渐塌毁,消失在荒草乱石之中。2019年10月,经过考古发掘,天文台遗址重现天日,现对遗址进行保护,并复原了部分建筑进行示意。天文台遗址墙基
民国三十三年(194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来到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参观,留下了邹仪新与天文台的珍贵照片。邹仪新是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的毕业生,此时在该系任教,是我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国立中山大学是国内第一个设立天文系的大学,是培养中国天文学家的摇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全体师生和天文台全体员工、仪器设备调整入南京大学。自此中山大学长期没有天文相关专业,近年天文系再次组建。
工学院
工学院位于三星坪和对岸的新村,分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学系并设机械工场供学生实习之用。工学院在一江两岸的村边建了25座竹织批荡为墙树皮为瓦的简易校舍,有教室、男生宿舍、膳堂。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学系在三星坪村,村北小庙为工学院院部。建筑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在新村,村西古庙为建筑工程系办事处。沈家门楼(左)与朱氏门楼(右)
工学院借用三星坪村内的沈氏宗祠和朱氏宗祠办学,并在沈氏宗祠开办夜校向村民普及文化知识。两个宗祠前都建有门楼。沈氏宗祠与朱氏宗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祠面阔一间,通面阔6米。进深二进,通进深17.1米,硬山顶仿牌楼式二楼封火山墙,一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9.85平方米。沈氏宗祠建于清代。平面长方形,硬山顶一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2.75平方米。宗祠左右还保存有数座民房,曾是工学院师生居住的地方。距离沈氏宗祠西南不远的地方是工学院院长陈宗南的旧居。陈宗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民国五年(1916),陈宗南回国,在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学校改组为广东大学(中山大学),陈宗南任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学校教务主任及理科主任、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在任中山大学教务长时,他四处聘请知名人士任教,其中有鲁迅和郭沫若等。
陈宗南故居
朱氏宗祠对面有一座废墟,这就是校长许崇清的旧居和工学院院部的遗址。许崇清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参加起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许崇清多次主持广东省教育行政工作,积极倡导工人识字教育,开拓乡村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遗址前临武江,江边建有三星坪码头,码头由条石砌筑,这座码头与对岸的新村办学旧址相对,在两岸交通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坪码头
与三星坪村隔武江相望的新村的办学旧址虽经过日军破坏,仍保存下来部分建筑。保存下来的建筑有化学工程系旧址朱氏宗祠、工学院女生宿舍、建筑工程系办事处遗址、工学院驻地码头等。化学工程系旧址朱氏宗祠现存门楼与祠堂,门楼面阔三间,中部开门,两次间为耳房。后部祠堂面阔一间,硬山顶封火山墙,一层砖木结构建筑。祠堂对面有一座三层民居,是原工学院女生宿舍旧址,该屋建于民国初年。房屋为砖木结构三层,屋顶瓦面向南开有“老虎窗”,以增加采光通风面积。民国三十四年(1945)1月,日军攻占坪石,中大撤离,校舍悉遭破坏。幸存之房屋残破不堪使用。工学院女生宿舍旧址
女生宿舍旁边是新村码头,码头以条石砌筑,筑有台阶。当年,中大工学院师生正是通过该码头与对岸的三星坪村学院院部沟通往来。
新村码头
建筑工程系办事处旧址
新村西有一座小庙遗址,是建筑工程系办事处旧址。小庙屋顶已坍塌,仅存砖墙、门框,现已使用钢梁加固。建筑工程系办事处旧址旁边立有卫梓松教授的雕像。卫梓松教授是广东台山人,我国著名建筑工程学专家;北京大学土木工学系1916届毕业生,中山大学工学院在坪石办学期间任建筑系主任。民国三十四年(1945),中山大学为避日寇来犯紧急转移,卫梓松教授被敌所围,利诱不屈,坚辞伪职,服用过量安眠药以身殉国。
卫梓松教授像
法学院在坪石办学期间,最初设在武阳司,后迁至车田坝。除了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四大学系,还设民众法律顾问处、政治研究室、经济调查处和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等机构,后又根据抗战需要增设司法组。武阳司法学院旧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高校中传讲的早期阵地。王亚南先生是《资本论》的翻译者之一,在课堂上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主讲中国经济问题。民国三十二年(1943)夏天,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在华援助抗战并搜集史料期间专程到坪石镇访问王亚南,向其请教中国官僚政治的问题,这促成王亚南完成了《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旧居(左)与法学院办学旧址袁氏门楼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先生执教于法学院社会学系,讲授社会哲学之余,帮村民莳田插秧,闲话家常,有时讲授抗日救亡识字课本,其亲民风范留在村民记忆中。法学院驻武阳司村时,李达租住在武阳司村的民居中,现保存完好。长期工作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中共秘密党员梅龚彬先生执教于经济学系,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梅龚彬旧居原为面阔二间二层砖木土墙混合结构,首层为青砖,二层为泥砖,建于民国初年,梅龚彬与其他数名教授曾在二楼办公。2006年,原屋被洪水冲毁,后重建为砖混结构一层一间住屋。梅龚彬旧居
众多爱国民主党派的先驱和领导人如雷荣珂、丘琳、陶大镛、章振乾、涂西畴等先生都曾在法学院执教和学习,爱国统一战线在抗战时期的武阳司萌兴发展。
师范学院位于管埠村,现存一座两进民居与一座码头。师范学院旧址前座为一栋二层硬山顶砖木结构民居,兼作房屋大门。旧址二进是一座单层砖木建筑,近年进行了大修。师范学院旧址
师范学院在管埠办学期间,汇聚了一批艺术大师:马思聪、王慕理夫妇,穆木天、彭慧夫妇,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许幸之,洪深,黄友棣,符罗飞,刘仑,唐英伟······他们从音乐、绘画、文学、木刻和戏剧等方面开展艺术创作,用五线谱、画笔、刻刀和剧本创作当抗日武器,是炮火中的抗战艺术高地,对稳定社会、安定人心、激励抗战士气等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民国三十年(1941),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剧团(“中师剧团”)在管埠诞生。1941-1943年,中师剧团曾在师院和坪石校本部演出《茶花女》《阿Q正传》《雷雨》《日出》《北京人》《妙峰山》《法西斯细菌》《黄河大合唱》等大型剧目,还有洪深导演的《雾重庆》、许幸之导演的《寄生草》,甚至和其他学院同学联合在坪石演出大型歌舞剧《西藏音诗》和话剧《戏剧春秋》。这些戏剧作品激发了广大同学热爱祖国、团结抗日的热情,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坪石老街新建有一座中师剧场,用于纪念、宣传中师剧团的爱国主义情怀。师范学院的对面即是武江,江边建有管埠码头。管埠码头是清代武水河船运繁盛时期坪石至乐昌城之间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清康熙年间,这里是管埠市,有异省商民杂居五百余家,水陆通郴(州)、桂(阳)各处。管埠的渡口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可能是坪石诸多码头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在坪石办学期间,师范学院通过管埠码头与校本部使用校船交通。
医学院
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为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及条件,选址于乐昌县城。医学院在乐昌时期颇有建树,在战乱中坚持病理学解剖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创办门诊部为当地居民诊治。医学院梁伯强先生、杨简先生成为我国病理学奠基人、实验肿瘤学创始人。现今医学院办学旧址已无存,中大在旧址树立纪念柱,纪念柱旁有一棵高大的榕树,可能是医学院办学历史的无声见证。
纪念柱旁的高大榕树
农学院
农学院是唯一不在乐昌的办学的学院。学院驻地设在湖南宜章县栗源堡。现办学旧址已拆毁无存,院址现为栗源镇中学。
农学院抗战办学期间设农学系、森林学系、农业化学系、蚕桑学系、农业经济学系和畜牧兽医学系,并附设演习林场、稻作试验场等机构。农学院院长丁颖先生是我国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在粤北曾被农民亲切的称为“谷种佬”。中国科学院赵善欢院士、我国近代土壤学先驱邓植仪先生、著名植物学家蒋英先生、中国农史学科开拓者梁家勉等先生都曾奋斗在粤北,坚持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生产以支援抗战。他们也是日后华南农业大学的中坚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