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灵应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21号,是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的庙宇,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是中原人南迁到岭南时所带来的北帝崇拜的产物。祖庙建筑格局保存完整,其内各种神像、祭器、匾额、陈设品保存齐全,原真性高,是岭南地区,乃至全国保存最好的寺庙,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1996年,佛山祖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牌坊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佛山祖庙始建。元末,祖庙毁于大火。明洪武五年(1372)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佛山祖庙全面修缮。因其年代久远,是佛山诸庙之首,故称“祖庙”。同时,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一直是佛山的民间祭祀中心,在佛山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佛山祖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完整有序,规模较大,占地3500平方米,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文魁阁和武安阁、前殿香亭、前殿、正殿香亭、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万福台金漆木雕
万福台是祖庙建筑群的第一组建筑,原名“华封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面宽四柱三间,宽约12米,进深约11.7米,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装饰最堂皇、规模最大的古戏台。万福台以开门的中间隔板区分前台、后台两大部分,其中间隔板的正面采用了大量金漆木雕作品装饰,显得金碧辉煌,极其华丽。万福台的台基高达2.07米,远高于观众席,却与祖庙正殿相望,其建造正是为了上演酬神戏,以谢北帝护佑神恩。万福台上红底金漆“万福台”匾,两侧记录着“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光绪”的历代重修、重建信息。匾下嵌木刻篆书对联“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徹紫霄”。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万福台又是海内外红船弟子寻根的重要场所。昔日戏班会每年组班一次乘红船外出四乡演出,为祈求北帝保佑旅途平安,组班后的首场演出必选在万福台,遂使万福台日渐兼具了粤剧审戏台的重要作用,见证着粤剧在佛山的历史与发展。
灵应牌坊
灵应牌坊,始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是祖庙古建筑群中轴线之南端的第二道木石结构建筑,与万福台相对,建筑形式为三开间三重檐,通高11.4米,东西相距近11米。灵应牌坊顶柱间采用斗拱结构,全部入榫而成,结构精密且通风性好;斗拱下方每边台基各有柱子六根,中间为木柱,外侧为石柱,以将木柱保护起来,适应高温多雨的岭南气候。灵应牌坊是明景泰皇帝为旌表佛山乡民抵抗黄萧养农民起义之功而赐建的,牌坊上悬挂“圣旨”匾,下部明间北面书“灵应”,南面书“圣域”。该牌坊为目前广东现存最壮观的木石混合结构牌坊。在明代,灵应牌坊曾是佛山祖庙的大门,人们先穿过牌坊,跨越锦香池石桥,然后进入三门庙内,牌坊起到了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圣域”木额
灵应牌坊北是锦香池,在祖庙三门之前,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由佛山乡人霍时贵倡捐始凿。清雍正时为石块围砌,绕以雕栏,遂成今貌。池内有巨大的石刻龟蛇,象征着真武大帝的原身,在清池里仿佛随波起伏。锦香池后是祖庙的正门——三门。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历代多次重修,砖木石结构,面阔九间,这在民间建筑中是不多见的,体现了真武大帝崇高的地位。三门中部三间各开一座拱券式门,三门即得名于此;两侧尽间各开一座侧门,通向祖庙东西两路。三门硬山顶,顶部装饰一条光绪二十五年(1899)佛山石湾著名制陶店文如璧制作的陶塑人物瓦脊,瓦脊1米余高,30余米长,陶塑精美绝伦,人物造型生动,为岭南建筑陶塑艺术巅峰之作。三门檐下通栏贴金木雕花衽,工艺繁复,为佛山承龙街泰隆店造,上雕戏曲人物故事、典故、花鸟鱼虫等。三门陶塑瓦脊与花衽局部
三门的中门檐下悬挂“敕封灵应祠”木匾,两侧悬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户部尚书李待问题写的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此联为明代原物,上有清至民国历代维修的题记,传承有序。
敕封灵应祠匾
三门前左右各立有一座石狮,为岭南传统的南狮形象。钟鼓楼分立于三门前,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钟鼓楼高两层,下层为2.6米高的青砖平台,上层为单檐卷棚歇山顶亭式建筑,内置钟鼓。祖庙里的钟鼓楼除起到一般庙宇“晨钟暮鼓”的作用外,还具有“峙左右之钟鼓,而壮庙貌之形胜也”、“闻鼓兴思莫不信奋忠义”的作用。三门正前方置有铸铁香炉一座,铸于嘉庆十九年(1814)。该香炉铸工精湛,历经二百余年几无锈蚀、损坏。炉身铸有“嘉庆拾玖年岁次甲戌仲秋吉旦;沐恩信妇秦门麦氏敬送聚宝炉壹座重伍佰馀觔在于大梵宝殿永远供奉;万聚老炉造”。三门后是祖庙的前殿,前殿与三门间的天井建有香亭一座,香亭是敬神上香的地方,香亭内放置一座蝉翼纹立耳兽足大铁鼎,用于焚香致祭。蝉翼纹立耳兽足大铁鼎铸造于清嘉庆六年(1801),口径达116厘米,通高273厘米,盘口,束颈鼓肩,孤腹圆底,三兽足外撇。立耳铸接于口、肩部,并呈立耳状向上延伸、外撇,俗称“朝天耳”,内侧对铸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环耳饰镂空钱纹。鼎口、颈部铸饰蝉翼纹,颈部加饰一圈凸弦纹隔断,肩腹分界明显,整器体大气雄浑,展现了“官庙”用器的庄严感。
蝉翼纹立耳兽足大铁鼎
大铁鼎肩部满铸铭文,从中可知,此鼎始铸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康熙九年(1670)与嘉庆六年(1801)两次重铸,现存所见即为嘉庆时期地方士绅168人捐资、佛山冶铸商号“万明炉”铸制而成。此鼎堪称佛山冶铁业的辉煌佳作,同时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更是研究佛山铸造历史的珍贵资料。香亭檐下四面悬挂有匾额,北面悬挂明廷景泰二年(1451)御赐“国朝祀典”匾,是祖庙从民间庙宇到官方国家祭祀的见证。匾上部书“玉音”,代表皇家御赐;上款“景泰二年辛未仲冬毂旦立”,下款“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吉日重修”。“国朝祀典”匾对面悬挂“会其有极”匾,“会其有极”语出《尚书·洪范》,意为表达真武大帝聚合天下准则于一身,天下遵从,是天下人的楷模。上款“咸丰元年辛亥仲冬下澣毂旦”、“光绪二十五年已亥值事重修;下款“修庙值事···仝敬立”。
香亭西侧檐下悬挂“懿德流辉”匾,“懿德流辉”意思是指真武大帝的品德高尚,光彩照人。上款“道光廿一年首夏吉旦”、“咸丰元年重修”、“光绪廿五年重修”;下款“进殿祖会众信仝奉”。“懿德流辉”匾
香亭东西各有一座侧廊,侧廊的屋顶灰塑与陶塑非常精彩,屋脊上各式图案有风景山水、花鸟、钱币、戏曲故事、神像等等,造型生动,工艺精美。这套陶塑屋脊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石湾均玉造,均玉是佛山著名的制陶店,广州镇海楼上的屋脊也是其烧制的。
香亭后的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前后均无门窗,为穿堂布局。穿堂内放置“李元霸伏龙驹”贴金木雕神案一张,雕凿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此神案为柚木雕制,通长382厘米,通宽100.5厘米,通高156厘米,由“佛山镇承龙街黄广华”店铺所制作、“银行如意堂”敬奉。工艺上,神案的制作采取了多层镂空高浮雕的佛山木雕技艺,将正面主题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刻“荆轲刺秦王”故事,下为“李元霸降服烈马龙驹”典故,整体画面贴金处理,做工细腻精良,效果辉煌繁华。
同时,神案所寄托的思想主张更为精彩,一是以李元霸故事中的胡人隐喻洋人,主题鲜明地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佛山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痛恨;二是通过1958年神案修复时所发现、正面木雕小匾裱糊的“金銮殿”三字下所刻的“大明江山”四字,和木雕旗帜上出现的“李”字,使人联想到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发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的佛山粤剧艺人李文茂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暗地寄托反抗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诉求。此神案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实属佛山木雕艺术之珍品。
神案上悬有金漆木雕彩门,彩门一般悬挂在庙宇和祠堂内,有挡煞的作用,另外每个人都会因为它的精美而抬头观赏,寓意举头三尺有神明。祖庙前殿内的这件彩门与神案同时制作,保存完整、雕工精美,是少有的金漆木雕珍品。
神案后地面铺设一块通长220厘米,通宽87厘米的石板,通体平滑黑亮,间有白纹。此石是自明景秦年间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后,时人设以专供地方官员在春秋谕祭时跪拜北帝所用,故称为“拜石”。佛山人对这块拜石还有“劏仔石”之俗称,此源于一段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相传明朝末年,佛山有一贫苦少年,与母黄氏相依为命。有一天,相邻恶霸丢了鹅,抓来少年询问;少年患有口吃,忙应答说当天只吃了“螺”。因本地方言中“螺”和“鹅”的发音相似,恶霸便诬其偷吃。无助的黄氏妇人只好与众人来到祖庙,为求自证清白,将儿子横放石板上剖腹验视,众人皆见少年肠中只有螺肉。所幸北帝显灵,让少年还阳,母子团聚,恶霸也得到了惩罚。遂此,石板被人称为“劏仔石”。祖庙前殿内东西两侧供奉十四尊明代制作的贴金漆朴神像。漆朴神像又称“干漆夹纻像”,塑造了北帝座下统属的天兵神将立像。此系列神像的面部表情不一、动态衣饰各异,将别是立像身姿微向前倾,居高临下,气势慑人,结合光线幽暗的殿内环境,能予人以神秘、肃穆和威严之感受,殊为精彩。
干漆夹纻造像法始见于晋代,流行于唐,祖庙现存漆朴神像均系明清时期所制,曾历经晚清修复翻新,至今保存完好,是岭南地区极为难得的古代漆朴工艺造像遗存之实物见证。漆朴神像局部
前殿后部中央放置有一座“狮子滚绣球”贴金双面镂空木雕座屏,制作于清末。此座屏为樟木雕制,长291厘米,宽106厘米,厚11厘米。屏风主体画面由三块樟木板合拼,双面镂空雕饰而成,中心圆形开光内雕狮子滚绣球图案,开光外上部雕饰孔雀开屏,两侧以“加官进爵”人物图案寄寓主题,开光下方则雕饰对弈人物等;座屏的下部横枨接绦环板,开12圆孔并雕以花草装饰,再安八字形的披水牙子,浮雕变形回纹;两侧座脚墩子作高台形状,前后接四片镂雕吉祥云纹花卉站牙。座屏的主体画面、绦环板和装饰牙板均加以贴金装饰,装饰手法相互呼应,整体效果豪华富丽。作为佛山传统木雕艺术风格的典型作品,此座屏造型恢弘大气,刻画线条流畅、粗犷有力,展现了浓郁的佛山木雕艺术特色。“辰居端拱”匾
座屏上悬挂“辰居端拱”横匾一块。“辰居”指帝王居住之地,“端拱”的本意为端坐拱手,在这里借指帝王无为而治。上款“咸丰元年仲冬毂旦”、“光绪二十五年仲冬吉旦重修”;下款“簪花胜醮众信 奉 张锡封敬书”。
“泽普安定”匾
“辰居端拱”匾后挂有一块“泽普安定”匾,上款“光绪岁次丙子孟春冬吉旦”、“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已亥仲冬重修”;下款“倡建胜醮值事···仝敬奉”、“驰封中宪大夫翰林院修撰加五级军功补用军民府梁鹤年敬撰拜书”、“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癸未冬月 梁元合 梁镜河 重修”。
前殿后神像
前殿后安放城隍、本祠住持等神像,工艺与殿内神像一直,虽尺寸较其他神像小,但做工仍精致非常,一丝不苟。正殿前建有香亭,香亭内置铜香炉一座,檐下悬挂匾额。香亭
“灵应祠”狮钮盖曲耳兽足大铜鼎置于香亭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代佛山著名中成药商号“阮时和堂”委托铸匠定制,通高254厘米,通宽115厘米,重约1000公斤,由盖、鼎、座三部分组成。鼎盖呈钟形,上方铸以抚球瑞狮作钮,盖身通四处镂空气孔以疏烟气,整体线刻福禄寿图、双喜等吉祥图案。鼎身折沿束颈,鼓腹圆底,曲耳附接在口沿和腹肩上,折沿铸饰西番莲与拐钩纹,鼎腹铸饰缠枝莲、回纹和倒垂花叶纹各一圈,双耳四侧铸饰“游鱼化龙”、“牡丹引凤”纹饰,顶部又筑铸台座与抚球小瑞狮各一,与鼎盖上的大狮相互呼应。鼎足三分直下,铸作狮首衔咬兽足之形象,更彰稳重肃穆之感。底座的铸造呼应了鼎足的位置,整体铸作一个三等分的如意云高台座,座中铸饰出水翘首之云龙,可谓栩栩如生。
香亭檐下悬挂“天理昭彰”匾,此匾详细讲述了北帝威灵显应,恶人得惩的事情。上款原文“先父耀南素居佛镇,安业营生,守分循理。不料于道光十九年,有棍徒串通郑一嫂索诈,弗遂,恃二品命妇誙控不休。先父思彼,平空控陷,天理定当难容,遂虔赴上帝案前沥情禀䜣。果籍威灵显赫,奸恶难逃。更荷蒙两广总督林大人,暨奏革命妇。此诚天理昭彰而福善锄奸之炳鉴也。悉书之,以阐幽也。”下款“道光庚子季秋毂旦 沐恩信绅制 伍汝瑞奉酬”。
匾额大意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佛山本地安分做生意的伍耀男被朝廷命妇郑一嫂诬告,于是到北帝面前痛诉实情,后来又得到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秉公办案,使其得以平反,并革除了郑一嫂的朝廷命妇资格。为了答谢北帝,其子伍汝瑞于道光二十年(1840)敬奉了一块“天理昭彰”匾额,以答谢北帝和林公秉公断案。
“忠义鸿名重地”匾
香亭下还悬挂有“忠义鸿名重地”匾,该匾上部有“玉音”二字,为御赐匾额的标志,匾额上款“景泰四年癸酉仲夏毂旦”,下款“嘉庆元年丙辰众信重修”、“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岁次乙酉仲夏毂旦修庙会修理”。
香亭后的正殿是祖庙的核心建筑,也是最早的北帝庙,原为宋代始建,现存建筑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殿内供奉真武大帝(北帝)及座下神将塑像。祖庙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装饰有陶塑屋脊。
正殿名为“紫霄宫”,“紫霄”意指帝王居所,殿中供奉真武大帝,此名恰如其分。正殿内的木雕金漆神龛中供奉一座贴金彩绘铜真武坐像,该像铸于明代景泰年间,全身以铜铸造,通宽150厘米,通高304厘米,安坐在由石基座和木质靠背扶手构成的朱漆贴金屏风式宝座上,像后上方悬挂贴金铜质圆形头光。此坐像面相饱满,眼神和蔼,面露微笑,乌髭美髯。身着黑地红云杂宝龙纹袍,腰悬嵌玉宝带,左手扶膝,右手托带,跣足端坐,头部、手脚部分和彩袍中部的龙纹等处均以贴金手法装饰,极具庄严贵重之感。此坐像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的明代真武坐像,为国家一级文物。
“紫霄宫”匾
神龛之上悬挂“紫霄宫”匾,上款“皇明崇祯辛巳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户部尚书李待问题”,下款“皇清康熙甲子岁孟冬吉旦 孙 锡璿重修”、“乾隆乙卯岁仲秋吉旦 元孙 夔裳重修”、“咸丰辛亥岁仲冬毂旦 晜孙燦夫 恒夫 洪夫重修”、“光绪已亥岁仲冬吉日 昆孙尧夫 云孙□□ □□重修”。
真武大帝的案前供奉玉玺、令旗,是权威及发号施令的法器。神龛左右各侍立一尊道童漆朴神像,一尊手执剑,一尊手执拂尘。两尊神像略向中部倾斜,表情恭敬,神态传神。真武大帝神龛两侧各设小神龛一座。一侧供奉明景泰铸造贴金真武铜坐像,通宽52厘米,通高80厘米,安坐在连体铸制的红漆铜宝座上。此像披发跣足,脸相饱满,目光如炬,乌髭美髯,神态持重;身披锁甲,飘帛缠绕,左手掐金刚诀,右手呈持剑状,通体施加贴金装饰,精彩展现了真武承天受命、驱邪惠民的神勇形象。按照佛山民间习俗,每逢正月初六开始的北帝坐祠堂、三月初三北帝诞和九月初九北帝崇升等大型民俗活动时均举行北帝出巡,民众即请出此像坐上舆轿,抬着巡游佛山镇的主要街道,让沿途善信敬奉膜拜,“鼓吹数十步、喧腾十余里”,全镇数十万民众参与,蔚为大观。
贴金真武铜坐像
另一侧神龛供奉贴金铜观世音坐像一座,铸造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此像为铜质铸制,通高92cm,通宽60cm。此像头戴宝冠,冠中有化佛,束冠帽带飘扬,面容慈祥,神态安乐;身穿双领下垂式大衣,胸前披饰璎珞、项圈,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跌坐于堂上,是典型的中土佛教观音菩萨像。根据其背部所刻铭文“......今寓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泰通坊豪畔街南向居住徐叶,发心舍财,转请观音一尊,入于光孝寺中廊比园口佛堂,永远供奉.....嘉请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开光”,及对相关资料的考证,可知此像经历曲折。此像铸于明嘉靖年间,原供于祖庙东侧的光孝寺,明天启年间因寺改建为崇正社学,遂迁至祖庙西侧的观音殿内供奉,后因殿舍荒废倒塌,遂埋没其中;所幸建国后由文物工作者从废墟中发现并抢救,加以修复后重新贴饰金箔,现供于祖庙正殿紫霄宫东侧,以供游人观赏、礼敬。
正殿内悬挂“北极昭明”、“联藉鸿恩”两块金漆大匾。“北极昭明”匾为光绪二十五年祖庙大修时所立;“联藉鸿恩”匾为咸丰元年题写,光绪二十五年重修。真武大帝神像前方立有四尊神将塑像,较前殿塑像更为高大。殿内两壁前及殿前两壁前放置有仪仗及官衔牌,用于彰显真武大帝的威仪。这套仪仗为清代原物,历经一百多年保存完好,在全国寺院文物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殊为珍贵。
祖庙正殿的这批仪仗分为八宝仪仗和兵器仪仗,均制作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宝仪杖原共八对十六件,兵器仪仗原共三十七对七十四件,文革期间各散佚一件,现存共计八十八件。八宝仪仗是以道教“暗八仙”图案(扇、剑、鱼鼓、玉板、葫芦、箫、花篮、荷花)和佛教“八吉祥”图案(轮、螺、幢、伞、花、鱼、罐、结)相配而成,每件仪仗造型均为一道一佛的图案相融而成,颇具特色,亦足见佛山北帝信仰的兼容并包。兵器仪仗包含刀、枪、剑、戟、棒、棍、槊、铲、钯、斧、铖、鞭、铜、锤、叉、矛、戈等多种造型的组成,制作考究。这套仪仗过去主要使用在北帝出巡仪式上,是用以壮大威仪的仪仗用具,在封建社会里,出巡仪仗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是等级地位的象征。由当时佛山著名的中成药老字号“马百良”捐资聘请“省城仁兴”及“省城天平街钜成店”两家铸造店号同时为祖庙铸制仪仗。是故,此套仪仗又有着两种不同的制作风格。仪仗
正殿檐下还悬挂有“位居其所”匾和“辰居式焕”匾。“位居其所”匾题写于同治八年(1869);“辰居式焕”匾立于咸丰元年(1851)。两匾均在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正殿后有一单独院落,这就是祖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物——庆真楼。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为供奉北帝圣父母(明真大帝、善胜皇后)的神殿,是祖庙古建群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建筑。庆真楼面宽阔三间,高两层,前有天井与正殿相隔。在清代,庆真楼曾是佛山古镇中最高的建筑。庆真楼因民国时期改为驻军之所,且年久失修,旧时格局己荡然无存。2014年开始,庆真楼开展了复原修复工程,历时两年竣工重光。庆真楼一层供奉神像
佛山祖庙以其独特的岭南古建风貌和所存的冶铸、漆朴、箔金、雕刻,反映了明清至民国本地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熔古代佛山经济、文化、宗教、民间艺术于一炉,展现着工商、科举、民俗、粤剧、武术五大文化主题,是古代佛山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