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会泽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原为私立东陆大学的教学楼。后东陆大学改组为云南大学。会泽院是云南大学标志性建筑,发生在云南大学会泽院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云南教育文化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研究西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和历史建筑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云南大学会泽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碑
民国八年(1919),云南省议员大会审议通过龚自知等人提出"本省筹办大学请愿书"。时任云南督军兼省长的唐继尧审时度势,于当年9月以云南督军公署、省长公署之名告知省议会,表示“大学之设,必期于成”。民国十年(1921)2月,唐继尧的部下顾品珍倒戈起兵反唐。唐被迫辞职出走香港,董泽等也随之同往,办学筹备工作因之搁浅。 次年3月,唐继尧回滇重新执政。再令王九龄、董泽继续筹建大学,并任命董泽为筹备处长。8月,他批准学校组织大纲,令省府根据筹备处建议拨具有历史意义的贡院旧址为大学校舍,将圆通山划为东陆大学校园。率先捐款1万元作筹备费,后又捐50万元。学校为纪念唐继尧倡导教育、创办东陆大学的功绩,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建的主楼。主楼故以唐继尧别号“会泽”命名,会泽院因此得名。 民国十二年(1923)4月20日,会泽院奠基。 次年12月18日,落成。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的“五卅”运动和民国十五年(1926),北京的“三· 一八”惨案,东陆大学学生就由此出发,上街声援上海工人和北京市民的斗争。民国二十四年(1935),蒋介石访问昆明,下榻会泽院。民国三十年(1941)5月12日,云南大学会泽院被日寇轰炸,炸弹洞穿楼板。民国三十五年(1946),维修加固会泽院,在大厅加了两根顶梁柱,又加盖了第三层楼,命名为仰止楼,形成今貌。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15日,昆明学生掀起“七一五”“反美扶日”爱国民主运动,学生据守云南大学会泽院与反动军警进行激烈斗争。会泽院是名人汇粹的地方,如董泽(东陆大学校长、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熊庆来(云南大学校长、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广田(云南大学校长、散文家)等长期在此办公,冯友兰(哲学家)、顾颉刚(历史学家)、姜亮夫(历史文献学家)、刘文典(文史学家、安徽大学校长)、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严济慈(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在此执教。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彭德怀、陈毅、贺龙等来校视察,均曾在会泽院召开座谈会、听汇报、作指示。
云南大学会泽院坐北朝南,位于云南大学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2484.0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3.49平方米,砖木、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者为张邦翰。张邦翰曾留学巴黎,到比利时学建筑,又获得电化工程师证书。民国九年(1920)回国后,被任命为耀龙电灯公司工程师、无线电报局长、航空学校教官等,极力推广西方科学技术,后来曾任云南省建设厅长、云南省民政厅厅长。西副楼
主楼长77.58米,宽22.63米,高17米,为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地下局部一层。立面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横五段、竖三段构图,体现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平面两边副楼的收缩弱化形成H型的平面形式受到了16世纪英国都铎式建筑的影响。底层为基座层,块石勒脚,以青石腰线与上部分隔,红砖墙开矩形窗。二层用拱形窗。外墙转角及门窗四周,均以细凿青石宽窄交替镶砌。正面门廊前凸,由四根10米高的柱子承托,这四根柱子原为柱身存在凹槽,柱子向上收分,类似于科林斯式柱式。现今样貌是在1963年加固维修工程中,加粗柱子,改为光滑柱身、莲花瓣柱头的样式。主楼前后门的门楣之上镌刻“会泽院”三个字。南门内为中部大厅,厅中央墙壁上嵌有民国十六年(1927)书法家陈荣昌所书的《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记述了东陆大学建校始末和办学宗旨。墙壁两侧设门厅楼梯。大门外有九十五级台阶,寓意《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九十五级台阶是进入校园的主要通道。从东陆大学首届毕业生开始,历届毕业生都在此合影。云南大学校徽上的图案是云南大学会泽院的正立面线稿图,院前阶梯将龙门道的95级台阶抽象简化为九条长阶与五条短阶。台阶中段第二平台有西式喷水池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