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中山大学南校园内,为原岭南大学的校园建筑。该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岭南大学文理科合并到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从广州石牌校园迁到岭南大学校址。现存包括由南校门到北校门中轴线一带的建筑,以及东侧的马岗顶外籍教授宿舍,东南侧的广寒宫女生宿舍和西侧的模范村中国教授宿舍。康乐园早期建筑群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方建筑技术的典范,是研究广州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案例,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俯瞰
乙丑进士牌坊
十友堂、八角亭
省保碑
十友堂位于中山大学西北区537号。十友堂由岭南大学10位校友各出1万元,并与数十华侨和商会共同捐建,故称“十友堂”。该建筑由上海布道团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于民国八年(1919)设计,落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12月。建筑坐南朝北,三层建筑,有地下室和阁楼,总建筑面积2706.31平方米,首层面积676.58平方米。十友堂北立面
俯瞰十友堂
十友堂建成时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大楼,内有课堂、实验室、陈列室、菜蔬门市部等,是农学院行政与学务集中使用的场地。民国二十年(1931), 原在马丁堂的博物馆迁到十友堂首层大堂。
原楼前两侧灯座均镶嵌大理石条,分别以中英文刻“广州市万国工程公司建筑”的字样,现已拆去。文革中部分楼顶和房间被焚毁,1971年重修。大理石楼匾“十友堂”乃容庚教授题写。
哲生堂位于中山大学西北区571号。该建筑由国民政府铁道部拨款建设,由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于民国十九年(1930)设计,民国十八年(1929)12月奠基,落成于民国二十年(1931)8月。为感谢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孙科的鼎力相助,以其字“哲生”命名。哲生堂初为岭南大学工学院大楼。民国三十七年(1948)前后,顶楼设有自然博物馆。哲生堂坐南朝北,为三层建筑,另有阁楼,外观仿宫殿式,绿瓦蓝脊,脊端及檐端饰以人兽等像。首层红砖外墙映衬着古朴凝重的拱形大门。二层为明黄墙面饰以红色圆柱,将大幅玻璃窗扇隔开,窗外走廊环绕,栏杆则镶嵌翠蓝琉璃通花砖,色彩比对尤为强烈。门首檐际,悬兜盘形匾额,乃1982年商承祚教授题写的“哲生堂”。
哲生堂匾额
孙科(1891-1973)为孙中山先生之子,与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交谊深厚。民国十六年(1927)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孙科出任第一届校董会主席。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铁道部为培养铁路及公路专门技术人才,委托岭南大学筹办工科学院,双方订立条约十则,规定学院名称、性质、地址、经费等事宜。
陆达理堂位于中山大学西北区536号,又译史达理堂,因与中轴线东侧马丁堂相对,又称西院。该建筑由美国史达理夫人(Mrs. Willard D. Straight)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于民国十四年(1925)共同捐建,由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和霍尔(Howard G. Hall)于民国十五年(1926)设计,落成于民国十七年(1928)10月19日。陆达理堂曾为岭南大学理学院所在地,是岭南大学开办以来第一座真正的理科实验室。其首层为物理学系,二层为化学系,三层为生物学系,四层为植物标本室,地下室为储藏室,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室曾改作临时课室。
八角亭位于中山大学西北区542号,十友堂北。该建筑由上海布道团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于民国八年(1919)设计,同年落成。八角亭为两层建筑,每层有四角,亭子底座为八边形。原设计为蓝瓦脊、绿瓦面,二层为绿瓦花窗。现在屋顶为宝蓝色琉璃瓦,亭顶是一篮水果造型陶塑,首层屋檐四个角下面各有一个绿色龙头。
八角亭初为艺徒果店,每年盈利750余元,作为岭南大学学生青年会开办艺徒学校的经费。后因该店售卖熟食,影响环境卫生,民国二十三年(1934)3月被学校收回,改办消费合作社,专售茶饼、鲜果、汽水、雪糕等。八角亭曾是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电介质实验室。
乙丑进士牌坊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为表彰天启五年(1625)广东梁士济、李斯觉、罗亦儒、吴元翰、岑之豹、尹明翼、高魁等七位进士所建。该牌坊原立于广州四牌楼忠贤坊(现解放中路)内,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州市政府要拓宽该马路,欲将马路上的4座牌坊移到风景区。岭南大学领迁了这座乙丑进士牌坊。牌坊原立于格兰堂西侧,“文革”初期,牌坊被毁,幸运的是大部分石构件保存了下来。1999年11月由岭南大学校友会捐资70多万元重修,立于惺亭西侧。乙丑进士牌坊由砂岩砌筑,为三间四柱五楼式,高10.37米,通面阔9米。各楼下的石制斗拱承托出檐,檐下有圣旨石匾,为重修时补刻,圣旨匾下石额刻“乙丑进士”四字。现存的石牌坊构件用材硕大,有柱、梁坊、额坊、抱鼓石等,从现存的额坊残件上还可看到梁士济、李觉斯等七位进士的名字;额坊、抱鼓石等所刻的梅雀、万字纹和棱形图案等纹饰清晰可见。
神甫屋
神甫屋,又称马利诺堂,位于中山大学东北区303号,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设计建造,落成于民国三十六年到三十七年(1947-1948)间,由岭南大学校友捐建。神甫屋为两层建筑,一层南面为弧形落地窗,二层东侧原为六扇窗,现在中间加开一扇窗。神甫屋是康乐园内唯一由天主教会建造以传播教义的建筑。最初屋主人为岭南大学工学院工程力学课教师韩德礼(Joseph A. Hahn)和社会学系教师潘德民(George N. Putnam)两位神甫。1953年11月至1994年11月,该建筑改用作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期间曾于1966年关闭,直至1978年11月重新开放。神甫屋俯瞰
协和神学院建筑群
协和神学院建筑群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261号、265号、268号,落成于民国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948-1949)。协和神学院建筑群261号(右)、265号(左上)、268号(左下)协和神学院创办于民国三年(1914)10月,最初借用伦敦会西关宝盛沙地大街宿舍,后又在白鹤洞买地15亩并建新校舍。民国八年(1919),岭南大学与协和神学院签订合约并于次年开办神学预科。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后,协和神学院并入岭南大学,成为五学院之一。岭南大学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另划出校园东南区60亩地,由协和神学院出资建新校舍,计划五年内完成。虽并入岭南大学,但是作为一个传授宗教的机构,神学院不能在教育部注册,所以它另有独立的办学机构。1951年与岭南大学脱离,复称广州协和神学院。东南区261号最初为协和神学院教学、办公场所,东南区265号、268号均曾作为宿舍。2004年协和神学院建筑群进行全面修缮,更换瓦面及全部门窗,重铺地面。协和神学院建筑群268号
马应彪夫人护养院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279号。该建筑由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董、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先生以夫人霍庆棠的名义捐建,故称为“马应彪夫人护养院”,由上海布道团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于民国六年(1917)设计,落成于民国八年(1919)。马应彪夫人护养院
护养院为砖混结构,平顶,四周出檐覆绿琉璃瓦,前出门廊,大门左右两侧嵌有一中一英两块落成纪念刻石,中文刻石为“马应彪夫人护养院 中华民国七年纪念刻石”,英文为“COLLEGE INFIRMARY GIVE IN HONOR OF HIS WIFE BY MA YING PIV TRVSTEE AD1918”。原建筑为两层,1990年,马应彪之子马文辉先生捐资加建一层,并在门廊廊柱上嵌石一块以示纪念。护养院专为师生而设,内设诊症、割症、看护、药剂、特别养病、普通养病各房室。
扩建纪念刻石
谭礼庭屋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278号。谭礼庭屋又称同学会屋、岭南同学屋。民国十四年(1925),由爱国侨商“广东船王”谭礼庭先生捐资3万元而建,并以捐赠者姓名命名。
谭礼庭先生是广东新会县人,曾经营航运业和商业,对航运渡船的发展贡献颇大,曾任岭南大学校董。抗战胜利后, 谭礼庭先生把他的产业尽数捐献给岭南大学。谭礼庭屋为孖屋型,东西两侧各有一入口与楼梯。其中一侧是岭南同学会所,另一侧用作岭南大学校友在校任职者住宅。
谭礼庭屋背面
四墩楼,又称“炮台屋”,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234-237号,为四栋风格一致的教师住宅,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具体建筑年代、资金来源和曾用途不详。曾用作教工宿舍。四墩楼建筑风格基本相同,均为三层建筑,部分有加建。四墩楼236号
四墩楼237号
蚕丝学院制种室
蚕丝学院制种室,又称育蚕制种场、飞利达育蚕室、蚕科宿舍、蚕丝传习所,位于中山大学西南区410号。该建筑由纽约丝绸进口商马科斯·飞利达(Marcus Fieldler,又译富利达)捐建,落成于民国十年(1921)。岭南大学蚕丝学院成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肇于民国五年(1916)查理·考活(Charles W. Howard)教授的经济昆虫实验室,后由美国丝业协会与广东省政府扶持,先后发展为蚕丝学系、岭南丝业研究所及广东省建设厅蚕丝改良局,民国十年(1921)并入农学院。制种室为原岭南大学蚕丝学院建筑群四栋中仅存的一栋。另外三栋分别为:育种室,又称育蚕室、蚕丝馆、蚕丝局、蚕丝学系办公室,由美国丝业协会捐建,落成于民国十年(1921);缫丝厂,又称缫丝实验室、安活试验室、亚特伍德抽丝实验室,由尤金·亚特伍德(Eugene Atwood)捐建,落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无病蚕室,又称蚕病预防室,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拨款建造,落成于民国二十年(1931)。此三栋建筑拆除于20世纪80-90年代。
模范村建筑群
模范村建筑群,又称西区住宅,以校友捐赠与学校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兴建,作为岭南大学中西教员住宅,都是山形屋顶的两层小楼房。模范村建筑群于民国四年至十九年(1915-1930)间先后建成14栋村屋,1栋已拆除。民国六年(1917)前建成两栋,民国七年(1918)4月前共建成4栋,均位于模范村东北部位,其余10栋均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之前。称之“模范”是因为它代表了当时教师住宅的小洋楼模式。目前模范村里大部分楼房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建,最早的加建早在民国十五年(1926)就有记录。第二层阳台大多加建成房间。至20世纪60年代,模范村一直是康乐园内教职员住宅区。模范村建筑群-509号
模范村建筑群-510号
模范村建筑群-512号
模范村建筑群-513号
模范村建筑群-515号
模范村建筑群-517号
模范村建筑群-518号
模范村建筑群-519号
模范村建筑群-520号
模范村建筑群-521号
模范村建筑群-522号
模范村建筑群-523号
农事职业科宿舍又称农部工人住所、自然博物采集所,位于中山大学西北区546号。该建筑落成于民国九年(1920)。最初为农场工人宿舍。该宿舍为两层西式建筑,首层中部为罐头制造室。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岭南大学理学院成立自然博物采集所,这栋建筑被用作自然博物采集所。自然博物采集所分为两部分:植物和动物,植物部分由经济植物组和标本室组成。动物部分曾做过广东鸟类的经济地位的研究。农事职业科宿舍
张弼士堂位于中山大学西南区486号。该建筑由华侨实业家、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先生的夫人张朱澜芝、儿子张秩捃按其遗愿捐赠7万元以建校舍,故堂名以张弼士之名命之。上海布道团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于民国九年(1920)设计,落成于民国十年(1921)。张弼士堂为三层建筑,另有地下室和阁楼。原屋顶为庑殿式,北面两个烟囱,后更换为歇山式,南北各有两个老虎窗。大理石楼匾“张弼士堂”为1981年9月商承祚教授所题。
张弼士堂
张弼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于广东大埔,本名振勋,字弼士,号肇燮,在南洋成名后,一直以“张弼士”通行。张弼士不仅是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创始人,还是世界华商大会的创始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他推动了近代中国的铁路、矿山、现代农业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民国十年(1921),岭南大学特设华侨学校以便海外华侨子弟归国读书,而后按年龄及学习程度分别转入大学或附中、附小正班。张弼士堂最初为岭南大学附属华侨学校校舍,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皆设于此,教职员亦多居于此。
岭南大学附属小学旧址建筑群由8栋楼和一座方亭组成,位于中山大学东北区339、340、341、342、343、344、345、346号,其中339-345号共7栋楼呈南北走向阶梯斜列,346号与方亭均位于斜列以西。建筑群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民国十九年(1930)全部落成。岭南大学附属小学旧址建筑群(由左至右:341号陈嘉庚堂、342号、343号、344号、345号)岭南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为蒙养学塾,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岭南大学基督教学生青年会同学司徒卫创办,至宣统三年(1911)正式成立,校址原设于附近乡村。民国三年(1914),小学转交岭南大学接办,后正式迁入康乐园。附属小学旧址地方宽广,自成一范围,内原有方亭、假山、水池、花架、石台和石椅,布置甚佳。附属小学建筑群除341号陈嘉庚堂和346号外,其余6栋皆坐北朝南,每栋二层,整体设计基本相似,每栋楼为一个年级学习、食宿之所。
岭南大学附属小学旧址建筑群-339号
小学校舍第一栋,现东北区339号,由王广昌、李秬香、梁星垣捐建,落成于1915年。岭南大学附属小学旧址建筑群-340号
小学校舍第二栋,现东北区340号,由马应彪捐建一层、莫藻泉和阮达臣合捐一层,落成于1915年。
陈嘉庚堂,又名陈嘉庚纪念堂,现东北区341号,为附小礼堂,由上海布道团建筑师事务所的埃德蒙兹(Jas. R. Edmunds Jr.)于民国七年(1918)设计,落成于民国八年(1919)6月。为纪念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先认捐之功,遂以其名命之。
民国六年(1917)秋,国文教授陈辑五奉命赴新加坡为岭南大学附小办学及兴建校舍筹集经费,得南洋烟草公司简英甫介绍,与闽粤大商家接洽并发起募捐。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先生率先认捐1万新加坡元,为修建附小礼堂之用。民国八年(1919)6月18日,陈嘉庚赴校参观并参加开幕典礼。
堂前原嵌有“陈嘉庚堂”石匾,后遭损毁。现堂匾“陈嘉庚纪念堂”为商承祚先生所题。小学校舍第三栋,现东北区342号,由丘燮亭、刘振芳、黄焕南、黄在扬捐建,落成于民国五年(1916)。
岭南大学附属小学旧址建筑群-343号
小学校舍第四栋,现东北区343号,由丘燮亭、刘振芳、黄焕南、黄在扬捐建,落成于民国五年(1916)。
小学校舍第五栋,现东北区344号,由张朱澜芝夫人捐建,落成于民国八年(1919)。小学校舍第六栋,现东北区345号,为曹灿三、谭亦张捐建,落成于民国十九年(1930)。小学校舍第七栋,现东北区346号。原址为小学临时平房,民国三十七年(1948)11月在此建成附小课室及办公室。方亭位于中山大学东北区342号以西。建成时间早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方亭红砖砌筑,宝蓝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
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原是岭南大学前身,或称预科, 至民国元年(1912)正式成为5年制中学。稍后又改回4年制。最后则定为初中高中6年制。中学旧址建筑由6栋宿舍楼组成,位于中山大学西南区493号;西北区501号、505号、507号组成;园东区116号、118号。其中西南区493号;西北区501号、505号、507号分布在中山大学南北中轴线两侧,南北各两栋,由西向东呈雁字形展开,南楼坐南朝北,北楼坐北朝南,每栋三层,每层十室,建筑风格皆相似。建筑群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民国五年(1916)全部落成,主要由海外华人及校友捐建。园东区116号、118号远离附属中学一至四寄宿舍,为民国二十年(1931)附属中学校舍紧张,筹建新校舍时建设,均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落成。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寄宿舍门头
中学第一寄宿舍,西北区507号。该建筑是第一栋由本国校友捐建的建筑物,捐赠人包括张安甫、梁震东、卢怡若、阮霭如、谭干臣、卢濂若、潘颂民、徐陈氏、梁嵩生、潘佩如、黄祥华、何礼南、曹咏南、朱松乔、蔡述堂、李直绳、杨丕谷、刘渔舫、刘小卓、蔡伯浩等20人。该建筑由美国纽约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于清宣统元年(1909)设计,落成于宣统二年(1910)3月。
中学第二寄宿舍,西南区493号。该建筑捐赠人包括曾锡周、李富润、万益源、万德源、江昌乐、南隆、陈和成、王尧臣、王迪臣、岑丽南、朱子佩、广恒、张弼士、东兴、朱广兰、简寅初、黄甫田、马培生等18人。该建筑由柯林斯(A. S. Collins)于清宣统二年(1910)设计,落成于宣统三年 (1911)。
中学第三寄宿舍,西北区505号。该建筑捐赠人包括薛百、黄祝求、阮宏沾、谭文伋、伍勋普、林国祥、黄楚民、黄晓林、谭树彬、陈杰初、钟宇、黎旺、卢仰乔、刘三贤、麦德、周家香、周文郭、张炳禧、张绍芳、黄裔仰、黄达仁、金隆等22人,以及安良总商会和纽约耶教联会。该建筑由美国纽约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于清宣统元年(1909)设计,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在岭南大学未有宿舍前,大学生暂居中学第三寄宿舍,膳堂则借用地下室。
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第四寄宿舍俯瞰
中学第四寄宿舍,西北区501号。该建筑捐赠者包括吴有胜、吴胜鹏、周佳、陈占梅、区慎刚、林推迁、林义顺、朱子桥、斐君、简照南、郑发、严孟繁、汤信、游祚胜、张郁才、张耀轩等16人,以及南洋烟草公司。因其第三层为张耀轩先生独捐,故曾以其名命此层。该建筑落成于民国五年(1916)。
翘燊堂
翘燊堂,现园东区116号,为两栋中学新寄宿舍之一。该建筑由李翘燊捐建,落成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翘燊堂坐北朝南,为三层建筑,每层1个卫生间、南北各10个房间,走廊从中间穿过。楼匾“翘燊堂”三字为南海冯愿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题写。
文虎堂,现园东区118号,为两栋中学新寄宿舍之一。该建筑由新加坡华侨胡文虎兄弟捐赠,耗资5万元,落成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1951年曾更名为仲恺堂,1981年恢复原名。文虎堂坐南朝北,原为三层建筑,民国三十六年(1947)加建一层,其他结构与翘燊堂相若。楼匾“文虎堂”三字为南海冯愿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题写。
教会山,即原由岭南大学教会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间设立的墓园,位于中山大学蒲园区674号后。墓园坐北朝南,现存独葬及合葬墓274座,占地约3亩,现存最早墓碑立于民国元年(1912)。自岭南大学时期始,教会山便有专人管理,所葬人士有教授、教士、学生、工人甚至是无名人士,大部分为原岭南大学师生员工,亦有中山大学师生员工及其亲属,其中不乏知名人物。墓园内墓穴整齐有序,经历了一个世纪历史,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对研究岭南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