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22座历史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该城区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明至民国,时间跨度达400多年。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遗大会,澳门历史城区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Ⅲ)(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工作,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努力建设下,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事业,如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第一座基督教坟场、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等等。澳门历史城区是昔日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人居住的旧城区的核心部分,以主要街道和众多“前地”,把澳门的重要历史建筑物连成一片,基本上保持原貌。这个大范围的建筑群,风格统一,呈现着海港城市和传统中葡聚居地的一切典型特色,包括中西文化融汇交流的特点。在建筑风格上具有欧洲天主教国家中世纪城市和葡萄牙建筑色彩,淡黄、粉紫色的外墙,白色的装饰线角,形成澳门建筑清新、素雅而又亮丽、华贵的整体外观,有别于中国内陆地区的任何城市。
妈阁庙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妈阁山西麓,建成于明朝,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时间最长的。16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妈阁庙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妈阁庙前是妈阁庙前地,濒临内港,前地由葡萄牙小石砖铺设而成,主要有土红及深灰两种颜色。石砖铺设成波浪形态,配合临近江流,整体感觉浑然天成,富有海岸城市风情。(相关阅读:妈阁庙)
港务局大楼,原称摩尔兵营,又俗称水师厂,位于妈阁山边的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筑特色影响的砖石建筑。清同治十三年(1874)建成,是当时由印度来澳门的警察的营地,可驻200多官兵。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做港务局和水警的办公地点,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务局办公大楼。(相关阅读:港务局大楼)
郑家大屋位于澳门半岛顺堂区龙头左巷10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慈善家郑观应的故居,大屋由其父郑文瑞所建,其建筑年份可追溯至清同治八年(1869)。郑家大屋是澳门中西方风格结合建筑的典型代表。郑观应在此编写的《盛世危言》对包括光绪皇帝、孙中山、毛泽东等近代各阶层人士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郑家大屋旁是亚婆井前地,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这里以前是澳门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内港,是葡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澳门葡人民谣说︰喝了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相关阅读:郑家大屋)
圣老楞佐教堂,又名风顺堂,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风顺堂区风顺堂街,创建于16世纪中叶(明朝嘉靖年间),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教堂完成改建,始形成现今规模。教堂建筑外观特征在欧洲古典式的基础上带有巴洛克风格。教堂左右钟楼并峙,一座是时钟,作报时用;一座是铜钟,供教堂做弥撒时摇动震鸣用。教堂屋顶,是中国式的金字瓦面,中西结合。(相关阅读:圣老楞佐教堂)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又名三巴仔,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风顺堂区岗顶前地、三巴仔横街,由耶稣会会士于雍正六年(1728)创办。圣若瑟修院与较早期落成的圣保禄学院(已毁,残存遗址即大三巴牌坊),是耶稣会会士前往中国内地、日本及其邻近地区传教在澳门的培训基地,为澳门和中国内地,乃至亚洲的中西文化交流、教育启蒙和科技发展作出过贡献。圣堂1953年再被修葺,以巴洛克风格著称。(相关阅读: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岗顶剧院,原名伯多禄五世剧院,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风顺堂区岗顶前地9号。剧院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的聚会之地,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于清咸丰十年(1860)落成。建筑整体为希腊古典复兴风格,通体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中,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相关阅读:岗顶剧院)
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又称龙须庙,也叫岗顶教堂。早在明万历十四年(1586),耶稣会教士即在岗顶修建教堂,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建成,并在后面增建了一间修院。初时建筑简陋,教士们用蒲葵叶来覆盖教堂的屋顶,每当海风劲吹,教堂屋顶的树叶即随风扬起,华人看着这情景如同龙须竖起,所以称这座教堂为龙须庙。建成后约30年,遭炮火轰击,清光绪元年(1875)重建。(相关阅读: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祭坛
何东图书馆大楼
何东图书馆大楼,原是何东别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整个建筑以黄色为主色调,充满南欧风情。原主人为葡国人,民国七年(1918)被香港富豪何东爵士购买,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他去世后将别墅赠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之用。何东图书馆大楼、圣奥斯定教堂、岗顶教堂、圣若瑟修院大楼合围的一个小的广场空间即为岗顶前地,是澳门历史城区中世界文化遗产点最密集的前地。(相关阅读:何东图书馆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议事亭前地
民政总署大楼(现市政署大楼)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议事亭前地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新马路)163号,前身为市政厅,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后曾多次重修,目前规模是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议事亭前地位于民政总署大楼(古称“议事亭”)前,也由此得名,是澳门自古以来的市中心。(相关阅读:民政总署大楼)
三街会馆(关帝庙)
三街会馆,又名关帝庙,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公局新市南街10号,至迟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早期澳门华人商家的议事场所。会馆在澳门华人社区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内保存的神像、匾额等古物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相关阅读:三街会馆)三街会馆(关帝庙)内景
仁慈堂大楼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议事亭前地16号,始建于18世纪中叶,为澳门最早的慈善机构——仁慈堂的会址。仁慈堂于明隆庆三年(1569)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后,仁慈堂开办了西式医院、育婴堂、麻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仁慈堂成立至今的四百余年一直在澳门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阅读:仁慈堂大楼)
大堂(主教座堂),又名“望人寺”或“大庙”,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大堂前地1号,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建成。大堂是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堂,开埠以来,葡萄牙澳门总督都习惯在主教座堂举行就职礼。(相关阅读:大堂)大堂(主教座堂)内景
卢家大屋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大堂巷7号,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卢九)家族的旧居,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落成。卢家大屋作为中式建筑在葡人住宅区中的孤例,在洋房遍布的上层葡人阶层集中之地,低调稳重而又特点突出。其建造背景、建筑主体及细部特征反映了当时澳门社会的剪影,是研究澳门19世纪居住建筑的重要历史遗存。(相关阅读:卢家大屋)
玫瑰堂
玫瑰堂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板樟堂前地,创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多明我修会(道明会)在中国的第一座教堂,是澳门现存唯一的多明我修会遗迹。教堂现状为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后的样子。(相关阅读:玫瑰堂)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大三巴斜巷、耶稣会纪念广场北,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和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也是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大三巴牌坊立面雕刻精细,巍峨壮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的建筑风格,体现出东西文化艺术的交融。(相关阅读:大三巴牌坊)
哪吒庙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圣方济各斜巷与大三巴右街的交叉口,大三巴牌坊后右侧,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是供奉哪吒的庙宇。旧城墙遗址位于哪吒庙一侧,是葡萄牙人建设的澳门城墙中仅存的一段。(相关阅读:哪吒庙与旧城墙遗址)
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的小山上,西侧紧靠大三巴牌坊和圣保禄学院遗址,南邻炮兵马路。炮台由圣保禄学院的耶稣会会士于1617年开始修建,直至1626年才正式完成。大炮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昔日曾是军事防御设施的重心。(相关阅读:大炮台)
圣安多尼教堂
圣安多尼教堂,又名花王堂,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花王堂前地,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多次毁于火灾后重修,教堂于清光绪元年(1875)重建而形成现在的面貌,外观水刷石饰面则为民国十九年(1930)改建而成。(相关阅读:圣安多尼教堂)
东方基金会会址,原名花园大宅,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白鸽巢前地13号,建于18世纪70年代,原址是葡国皇室贵族、财政顾问、澳门保险之家创始人之一的巨富俾利喇(ManuelPereira)的别墅。该建筑可能是澳门首幢别墅式花园的豪华住宅,是澳门花园式住宅的典范。(相关阅读:东方基金会会址)
基督教坟场,原称东印度公司坟场,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旁,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新教坟场。坟场内葬有诸多名人,现保存完整,仍维持着一百多年前的原貌,是近代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见证。(相关阅读:基督教坟场)
东望洋炮台(包括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炮台又名基亚炮台、松山炮台,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东望洋山巅,是澳门半岛的制高点。东望洋炮台始建于1622年,是葡萄牙殖民者军队用于抵御荷兰人的海上进攻而建设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炮台内的圣母雪地殿圣堂大约与炮台同时建成,是葡国士兵的礼拜堂,其内保存的中西合璧风格的湿壁画是澳门绝无仅有的。东望洋灯塔建于1865年,为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其所在地面位置的座标值亦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东望洋炮台(包括圣母雪地殿圣堂及灯塔)是澳门的标志之一,对研究中西文化与艺术的融汇、中国近代航海和澳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阅读:东望洋炮台)
东望洋炮台(包括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炮台俯瞰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入选评价是: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时是近代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附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1)人类创造性的智慧的杰作;(2)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或技术、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3)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4)是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的范例;(5)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其面临不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范例;(6)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