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回来唯一有空的一天,在《异形》和《重生》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虽然我喜欢恐怖片,但是面对抽象的科幻怪兽和充满性张力的阮经天,我当然是选阮经天。
第一主演是张家辉,他的电影总是喜欢把自己弄的惨不忍睹,老实说选择他出演本片其实不太合适,角色四十岁,而张家辉今年整六十,年纪有些大了。
先说剧情(严重剧透,尚未观影的谨慎,不想观影的看过影评以后也就如同观影了)。
毒品害张家辉失去了妻女,这位渔民,前退役特种兵,选择向毒枭复仇。
叔叔害阮经天幼时失去父母,于是这位警察,选择向警察署长的叔叔复仇。
毒枭和警察署长长期利益勾结,让毫不相干的阮经天和张家辉有了共同的交集。
毒枭四十年前抛妻弃子,四十年后快死了想起来有个儿子,于是多方查找,这边阮经天知道毒枭找儿子,于是派张家辉冒充那个素未谋面的儿子,前提当然是小张曾经是特种兵,武力值足够。
小张冲破重重阻力、九死一生,成功获得毒枭信任。
期间,小张获得跟班小弟一枚;小阮和叔叔的年轻妻子产生了感情。
毒枭病危,将产业全部交给假儿子小张,当然假儿子在假父亲临终时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加速送了毒枭一程,算是亲手为妻女报了仇。
这边小阮成功干掉叔叔,并联手小张在毒枭和叔叔的葬礼上(别问他们的葬礼为何同一天同一个地点同时举行)将前来吊唁的所有毒枭一网打尽。
到此为止,逻辑都还算正常,虽然情节过于简单粗暴,像参加高考,发下来的卷子,竟是小学应用题,看了有些发愣,总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一定还有什么陷阱,或是反转。
毕竟是张家辉,毕竟是阮经天,以他们的咖位,不可能同意做小学应用题。
果然,反转来了。
等小张把毒枭集团核心资料、金库密码全部掌握交出后,小阮成功将毒枭原本的毒品链、涉毒之人全部一网打尽。
然而,小阮竟是大反派,小张身边的小弟,也是小阮的内线,他杀死叔叔嫁祸于小张,摇身一变代替叔叔成为警察署长,预备建立自己的毒品网络,黑白通吃,成为独霸一方的新毒枭。
当小张被带上天台,小阮用枪指着他的头的时候,也别问为什么小阮还废话那么多要向小张叙述来龙去脉,也许想让他死个明白吧。
但是同时经验告诉我,不会这么简单,毕竟是张家辉,金像奖、金马奖、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影帝。即便角色同意自己死的这么憋屈,但是张家辉不可能同意。
果然,反转又来了。
那个小阮买通的小弟、还有那个和小阮暗通款曲的年轻婶婶,原本就是小张的同盟,和小张一样,都是被毒品残害了家人的幸存者,也就是说,他们预判了小阮的预判,先卧底在小阮身边,再被小阮派回去做卧底。
到这一步,一切都图穷匕见了。
气急败坏的小阮先杀小弟和婶婶,再杀小张,这一切被小张预先埋伏的记者全部拍下同步电视台播放,小阮计划全盘失败,被警察击毙。
至此,好人坏人,全军覆没、全片终结。
看电影我首先喜欢讲逻辑。
前面也就忍了,如此轻易的冒充大毒枭的儿子、如此轻松的完成毒枭的任务,如此简单的获取毒枭信任,最后又如此轻而易举地被全部夺走。
到此为止都能忍,恰是反转的逻辑不能忍。
小阮没必要斩尽杀绝,彼此达成目的,各自散伙不是更好。他未来要做的,只是计划,尚未实施,且实施也需漫长时日,绝非一朝一夕,那时彼此都已相忘于江湖,被害者同盟开始新生活,小阮只管建立他的新帝国。
小张的反杀更没逻辑,被害者同盟的目的是什么?找毒枭复仇。小阮实实在在帮他们做到了,他杀死了毒枭,剿灭了集团,连种植、提炼基地都全部夷平。至此,他们完成了复仇。
心愿都已经相互达成,彼此无冤无仇。
即便最后小张反杀小阮,而他反杀的手段竟然是: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和小阮同归于尽。
但是,更没必要啊,但凡说话留一线,小弟和婶婶都不必死,想死你小张自己死就可以了呀,一赔一,公平合理,现在三赔一,巨亏。
这是导演马浴柯的第二部作品,去年的第一部《怒潮》稀碎的几乎无人问津,这一部他要叩谢阮经天,没有阮经天,本片要扑到街尽头了。
阮经天的表演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当然这是他本人才华的体现,而不是角色的赋予。他竭尽全力将这个简单粗暴的角色在情感上传递的层次分明,这的确需要一种坚韧的、甚至自我毁灭般的勇气。
曾经凭借《艋舺》获金马奖影帝,那部电影也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黑帮电影,对人性复杂的刻画甚至超越了《古惑仔》,而他饰演的和尚,在友情、爱情、信念中苦苦挣扎,连最后一刻狰狞的面目都令人心碎。
随后沉寂多年,好不容易才凭借《周处除三害》一步步走回来。却迎面遇到这部烂片,一言难尽。
可不可以把除三害的阮经天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