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喧嚣落定,《毒液:最后一舞》之后就是《焚城》,老实说,比国庆档的几部电影都引人注目。果然重振票房信心的重任还是要交给好莱坞和港片。
《焚城》的题材新颖、立意高远、叙事宏大,以往的港片除了小情小爱,就是警匪贩毒。枪战、车逐、炸街已是杀伤力的天花板,至于灾难片的想象力尽头也不过就是拆弹专家拆除失败的一颗炸弹的波及范围,而这次不同,灾难是核泄露,范围将是整个香港。
不法商人将国外的废弃垃圾运到香港非法处理,其中混进了废医疗器械,里面的原材料含有致命的放射核物质。一场大火令这个垃圾场沦为火灾事故现场,当发现有未知放射物,灾难立刻升级成为国家级安全事件。
刘德华是港府前任高官,因为十年前的一场安全事故,不仅令他失去了消防员的妻子,还背了黑锅离开了官场,后来成为核物理专家,在这次事故中华丽登场,成为港府的事故顾问。
一面火还没有扑灭,另一面台风正在向港岛袭来,暴风雨一旦到来,核物质便会随着大雨倾泻而出,吞噬整个香港,后果是会令东方之珠沦为封印百年的核污染废墟。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与台风争分夺秒,炸毁垃圾场的一个废蓄水池,让装有核物质的集装箱陷进地底,同时炸毁旁边的高楼,用倾泻而下的钢筋混凝土覆盖整个现场,才是阻止核物质的扩散的唯一方法,但与此同时,一位消防员被困在事故现场无法自行脱身,该放弃还是不顾一切前去营救,港府面临一个巨大的抉择。
电影中有好几段关系,姐夫和小舅子、隔阂已久的父女,消防员中又有即将为人父母的夫妇、刚求婚成功的恋人、亲如父子的师徒。
大事件与小人物汇集在一起,在一部电影中,每个事件每个人物其实都要在整体叙事结构中占有自己的位置,甚至想要摆脱约束,占据更大的叙事空间。这个时候就需要导演合理取舍和布局,而不能,什么都想要。
如果说《焚城》有缺点,就是这个,拯救个体的桥段和情感渲染略显繁复冗长,节奏没有完全控制好。
刘德华本片中角色的塑造我认为是他近几年作品中最好的,对于演员来说,激情澎湃其实并不难,不露痕迹的隐忍和克制反而更需要技艺精湛的演技,掩藏自己却又要在群像中不落下风,因为有痛苦经历所以神情略带落寞,情绪却仍旧维持饱满,一个会议桌围满TVB曾经星光熠熠的明星大咖,莫文蔚、林保怡、郑则仕、王莞之,老刘深陷其中,却仍大放异彩。
莫文蔚很适合这样的角色,财政司长,领导不在她说了算不算,气场决定一切。这把年纪还经得起镜头怼脸拍的女明星已经不多了。
林保怡和郑则仕演技没什么发挥余地,但是撑场面不可或缺,往那里一坐压迫感满满。
白宇终于在港片中为内地演员争得半壁江山,以往内地演员只是点缀,演被绑架等待拯救的妻子或是阴险反水早早露馅的助手,本片中他和老刘算是并列双男主,气势比肩。
但如果问我合作效果,这么说吧,就像龙虾和熊掌,都是顶级珍馐,但是放在一起,不合适。这个形容适用于所有合拍片,所以,还是各拍各的吧,少掺合为好。
童谣在片头和片尾各露了个脸,看不出出镜的必要性,没有担纲吃重的戏份,谢天谢地。
王丹妮太冷峻了,虽然是消防员队长,但是没有必要这样紧绷,看见她出现,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和白宇CP感不强,最后的情感迸发也就没有冲击力。
王宛之曾经凭借《还是觉得你最好》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那部电影留下的印象太经典,总觉得她的表情极富喜感,本片中女秘书形象不苟言笑,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她下一刻就会笑出来。演这样一本正经没什么情绪起伏变化的角色其实是有些可惜的。
谢君豪,曾经的金马影帝,《南海十三郎》中风流倜傥、放浪形骸,如今在各路影视剧里演老太爷很多年了,如果说绸衣长衫我尚可忍,但蓬头粗鲁是真不能忍,不知道你信不信,他在本片中出来没一会儿,我就判断角色必死无疑(小小的剧透)。
不得不说王敏德,什么同质化表演,什么演员瓶颈期,不存在的,我就是幕后黑手,我就是大老板,我就是不法商人,我就是嚣张跋扈,我就是睥睨天下,我就是黑暗本身,舍我其谁,就问你服不服。
电影结束,每个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什么,当然是现今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车,未来海量般废弃电池怎么处理?去向何处?是否有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回收法律监管,也许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