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上一期播客节目的标题,发布后小宇宙的评论区炸的很厉害。看得出来,存钱真的是大家心中的痛。
无意制造焦虑,更无意以偏概全讲个例,就像有一位朋友在节目下方的评论里说的:
“其实存钱理念植入人生,本身也是一种超级实力。和自律自控、计划、长期执行都有很多关联,能做好这件事一阵子的人,都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希望这期节目能让大家有些思考,后面的公式能让大家“记得一阵子”,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能不能存下钱……嗐……这还是得看beta啊……
以下为本期节目经过润色后的文字稿,播客音频请扫码收听。另外文章末尾的原文链接里有这一专题系列的所有节目。
在迈出资产配置第一步系列的前两期,我们讨论了门槛——《有多少钱才该做资产配置?》,还讨论了池子——《为我们的资产配置,打造一个武器库》。
这一期终于来到了很重要的一期,那就是资产配置的资金来源。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存钱。所以这一期,我们要讨论为何大多数人都存不下钱这个千古难题。
这个题目非常难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得非常爹,充斥说教的意味。我也不想举太多个人案例,因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行业乃至性格的人来说,个人的案例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正如《繁花》里面玲子说的那样,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宝总做数学题一样地赚钱,大部分是像我一样,吭哧吭哧,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存起来的。”
因此这期节目的展开方式可能与前两期不同。我会更多地与大家分享逻辑,以及自己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方法。
当然,为了补偿被标题“骗”进来的听众,我也会在节目最后介绍两个我身体力行的存钱小诀窍,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1
整期节目我们都会围绕一个公式展开。
听到公式这两个字不要害怕,这其实是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的公式,那就是“存钱=收入-支出”。
当然,在公式最后我会追加一个叫“其他项”。
“其他项”是什么?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稍后再慢慢聊。
总体而言,如果想存钱,就必须有一定的收入,然后减去日常支出,再减去其他项,最后得出的值,就是我们能存下来的钱的值。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首先需要拆解收入。
有些朋友可能认为,这有什么可拆解的呢?收入越高,当然可以存的钱就越多。
这当然是事实。我记得在知乎上针对“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存不下钱”的帖子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月薪3000元,每个月存2000元,一年存24,000元,而他月薪3万,每个月大手大脚地花费1万,结果一年比你存下来的钱多了10倍。”
扎心了对不对,但它也说明了收入在存钱方面的关键地位。
不过,今天我想将收入进行拆解,是想和大家探讨不同模式下的收入对存钱产生的影响。
看完之后,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为何我要将收入项的讨论也纳入到这期节目里。
2
我会将收入分为三种,一种是工资收入,一种是副业收入,或者说在上班之外可以得到的劳动收入,第三部分是投资收入。
这三部分收入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将其存起来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看上班收入。
提到上班收入,大家的第一想法是它相对稳定。但是稳定到最后,可能就会成为“毫无知觉”的收入。
我们刚开始拿工资时应该都很兴奋,每个月发工资的这一天都会等着短信的声音进来。
但如果你是一个工作5年、10年甚至更长的老鸟,没准已经忘记这一天是发工资的日子,因为发工资会变成非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直到你跳槽到一家公司,收入上升一个台阶或者发生变化时,你会重新开始关注上班收入的到账时间。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
说句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比起工资,奖金显然更能刺激一个人的工作意愿。
绝大部分公司,特别是前台部门——也就是为公司提供收入的工种——奖金比例会更高。奖金并不固定,你可能不清楚明年的年终奖或者项目奖金有多少,所以它永远能给人新鲜感。
而对于后台部门的人,公司通常会给高工资低奖金。因为公司对这部分人的要求是稳定,每个月最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不要求有太多创造性或者强烈的加班意识,但是必须稳定并且一直在这里工作,所以需要用稳定的现金流来稳住职能部门的人更为合适。
回到刚才的话题。上班收入一方面很稳定,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花起来理所当然——因为每个月都会进账,所以花它会非常心安理得。
我非常喜欢前两天人物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名为《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
类似的选题在最近非常常见。大家都会想,如果我不上班了,我是自由职业了,会是什么样子?许多媒体就会采访已经是类似生活状态的人。
人物这篇文章总结得非常好,写得非常流畅。
文章开始介绍了一个典型案例,我们姑且称之为小张吧。
小张原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来兼职开了一家淘宝店,再后来将淘宝店逐渐从副业转变为自己的主业。那么他是如何回顾自己上班的历程的呢?文章中是这么说的:
“上班其实是一个很花钱的事。你觉得在挣钱,其实也在花钱。我最后一份工作的年薪接近一百万,但我那时候月月光。我经常会买一些奢侈品犒劳自己。因为很累,通勤很累,就必须打车。而且在办公室,大家多少还是有点攀比的心态。所以裸辞后,我卡里就剩一两万,虽然也没买房没买车。” 人物作者,公众号:人物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
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有类似的体验。在上班过程中,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无论是打车还是犒劳自己,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上班带来的收入非常稳定,以至于我们对其心安理得。
不过另一方面,其实我并不完全赞同小张认为这是一种攀比心态的观点。
马克思韦伯早在百年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包括日本学者三浦展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下流社会》、《第四消费时代》中都提到过,
“消费其实是为个体带来集体身份,但它同时也是最孤独的一件事。”
所以大家在上班时的消费不一定是为了攀比,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合群。
在上班的环境中,合群不仅指穿着,或者外在的各种东西,比如数码设备,还包括生活方式、下班后的娱乐等方方面面。
所以,上班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彰显你的一个身份,我认为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但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如果想要将上班所得到的收入存起来并不简单。这背后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等一下要讲到的诱惑很多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你上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3
第二种收入是副业收入,包括兴趣爱好的收入,再往后走可能就到了自由职业的状态。
这种收入也是最近年轻人,甚至是很多像我这样的中年人非常感兴趣的收入类型。
这部分收入的特点是不确定——这个月收入多少,下个月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数额。这与上班时的稳定现金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另一方面,虽然上班收入也与你的劳动挂钩,但并不意味着你开一个会就能拿到100元,而你在副业中付出的劳动与收入是更加直接关联的。
正如人物这篇文章中的小张,她后面说道,
“因为每一笔的订单的利润都是落在我自己口袋的,所以每一个动作就是10块钱,这对人的激励还是蛮大的,它相比于我的日常工作来说是那么的简单,但又那么明确的能够赚到钱。工作是一个集体的结果,一个月很忙很累,顶多会有一些小小的奖金,但跟付出相比,我觉得还是太辛苦了。” 人物作者,公众号:人物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
所以必须说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出计件制收入模式确实非常厉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热情。
然而,副业和兴趣爱好的收入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甚至会让人缺乏安全感。
毕竟直到早两年,副业都还被大家认为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
昨天我母亲刚给我打了个电话,她知道我现在做播客和公众号,并且越来越活跃于这个圈层。她就问我,现在不会是在做直播带货了吧?
我反问她,如果我做了直播带货会怎么样?
她的反应非常像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认为这不体面、不稳定,不能做这件事。
当然这种想法有些过时了,但确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甚至普通人的想法。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明星或者体面的人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它依然没有被社会公正的认可。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我与Siri对谈,也就是那期95后对话85后的节目里,她推荐给我的那本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这是一本很老的书,但在这两年又重新火了起来。
这本书里面写道,
“工作的体面、道德和崇高化是一场事关控制和服从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它与社会规则、父权制和经济收益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当然了,对于副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它确实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现金流。你不知道下个月还能否拿到同样的收入。
早些年大家去做自媒体或者开淘宝店,可能感觉到收入还不错。但是这两年经济下行,整个大环境不好,副业收入很可能已经锐减。
正因为副业收入不稳定,所以大家在花钱的时候会产生两种极端,要么大手大脚地花掉——因为这笔钱是工作之外得到的钱,被花掉不会特别心疼。
要么就是完全不敢花,因为不确定下个月是否还能有同样多的副业收入,所以会选择把它全部存下来。
大家对副业收入的心理往往会在这两极摇摆。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副业收入而言,因为它与劳动紧密相关,所以大家会更容易将其存起来,会更加珍惜,这一点是确定的。
说到这里我想针对不安全感补充一点,那就是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创业者非常了不起。
创业收入比起副业收入或者兴趣爱好收入更加不稳定,如果创业者没有信念,就很难坚持下去。
创业者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不仅要克服自己的不安全感,还要为跟随自己的员工创造安全感。他/她在公司的人面前还要表现得非常笃定,有安全感,这件事真的很难。
我一直认为这个时代必须要很好的回馈这些创业者才行。
在10年前,这些创业者通过股权变现或者社会认可能够有获得感,所以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接下来的时代不能用别的方式给创业者以获得感,中国真的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日本,也就是一个根本没有人敢去创业的国度。
4
最后还有一种收入,那就是资本性收入。最近很火的被动收入就是资本性收入的一种,另外还包括各种投资收入。
资本性收入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在阶层的划分中,越富裕、越向上的阶层,他们的资本性收入占比越高,越是普通人,劳动性收入占比越高。
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上班收入由于工作繁重,需要花钱,以获取相应身份。副业收入则由于不稳定性,以及是我们劳动得来的收入,也可能更愿意消费。而资本性收入与生产无关,仅与现有资产和投资相关,所以这种收入往往不会让人产生消费冲动。
我过去也介绍过有一个网站叫集思录,它汇集了一批靠被动收入或者资本性收入生活的大佬,都是低调的有钱人。
大家经常提到知乎、小红书上人均千万资产,在集思录上真的是人均千万资产。
然而你会发现,很多在上面写帖子的人,生活过得极为节俭。原因正如我们刚才讨论的,很多人现在都是靠资本性收入生活。因为这与他们的劳动生产并不紧密挂钩,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强的支出冲动。
不过资本性收入存在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中,它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首先你需要有足够多的资产,才能产生资本性收入。因此它是一个结果,而非来源。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存钱的问题中,资本性收入就暂且隐去不谈了。不过如果能努力提升资本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则是一个很好的存钱方式。
5
以上我们将收入进行了拆解。之所以会进行如此细致的拆解和解释,是因为下面要聊到的支出部分与之密切相关。
为什么大家存不下钱?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时,许多人会直觉反应是因为现在消费诱惑多、物价高,所以才存不下钱。
这些理由是大家都能想到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把支出这一端进行细致的拆解,来看看为什么现在的诱惑多,物价高,我们就必须得要多花钱?
在知乎上那个关于为什么大多数人存不下钱的问题中,另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富人的第一特征是能拿得住钱。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对不对?成为富人首先要拿得住钱,才能存下钱,而那些穷人是因为自己大手大脚的花销抵挡不住诱惑,所以变成了穷人。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因为我们刚才分析了收入端,所以现在就可以非常直接地理解,富人之所以更容易抵挡诱惑,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再需要通过消费带来集体身份。
这让我想起了从去年开始非常喜欢的一位社会学者项飙,也是播客界的一位红人。作为英国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他在几年前接受过一个采访,采访的标题就是——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我们这些新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在追求生存意义或者工作意义上没有找到合适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用物质消费带来身份认同感。
在之前提到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中也有更多描述,我举其中一段与大家分享。
“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变,让经济水平成为了评判人价值和尊严的标准,让具有使命感的工作成为少数精英阶层的特权。再将穷人说成是懒惰、无能、危险的他者,贫穷是他们咎由自取,将结构化的困境个体化,以此来逃避道德的责难。”
我们且不论这段话中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是从这段话中可以找到一些为什么我们会抵挡不住这些诱惑要去多花钱的理由。那就是——
经济水平变成了评判一个人价值和尊严的标准,所以并不是我们抵挡不住诱惑,而是我们必须要用这种方式来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
工厂流水线上的工友们下班后为什么要冲进直播间打赏?日本年轻人为什么要沉迷于弹子厅打游戏?我们工作累了为什么会想去淘宝下单购物或者游戏里购买皮肤?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诱惑多,或者说要抵挡这种消费主义的诱惑的时候,大家可能要再进一步的想一下到底应该怎么做。
抵挡诱惑的方式,并不一定是今天少买一个包包,明天少吃一顿大餐,而是必须要寻找到物质生活之外的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他的价值感,才可能让你从根本上去抵挡这种诱惑,而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面试图阻挡自己消费的欲望。
举个例子,我现在做播客和公众号,给人带来了一些分享。在读者跟听友给我的反馈中,我就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那么我可能就不需要用更多的物质消费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去选择做公益,或者是做一些更有社会价值感的工作。在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需要用力的去抵挡诱惑,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去消解掉这些物质生活上面的诱惑。
当然了,大家可以说我刚才讲的这些有一点鸡汤,但我是希望提供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除了躲避这个物质社会所带来的诱惑之外,我们能不能用另外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思考来帮助自己抵挡住这些诱惑。
6
接下来让我们看支出部分的第二个理由,那就是物价贵。
说到这里,我就必须要纠正一下之前有一期“被历史叫醒的日本股市”的节目中,我谈到现在日本的物价看起来比中国一线城市还要低。
这期发出来之后,很多朋友在我的评论区里面指正,说并不是这样的。你看日本吃一碗拉面都要1000日元,折合大概是45人民币,在国内吃碗面肯定是不需要这么贵的。
我后来又再一次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确实是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到。
不管是日本还是欧美——当然现在美国可能贵的有点离谱——但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物价有一个惯例,那就是底线比较高,也就是说能用非常低的价格去过日子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当然了,在吉野家之类的餐馆里,用400、500日元,也就是二三十人民币可能可以吃到一顿,但如果你想寻找10块人民币的饭,是非常难的。正常的水平可能一顿饭都得花到40~50人民币。
那么便宜的是什么?是中间层。比如说去一个相对比较好一点的餐厅和朋友聚个餐,或者是去品牌的服装店里面买件衣服等等,这些消费相对他们的收入水平是比较便宜的。
当然,在发达国家,消费的上限又很高。如果真的想非常奢侈的消费,是有非常多种办法把你的钱花出去的。发达国家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而发展中国家,包括现在的中国的消费特征是什么?是底线比较低。
10块钱也有10块钱的过法,20块钱有20块钱的过法。但是中间层其实是比较贵的,特别是在现在的一线城市,你想过上跟日本或者是欧美中产阶级同样的生活,你要付出的成本比他们是要高的,特别是相对于你的收入比例来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的一个思考是因为在欧美社会,中产阶级是占大多数的,我们经常会说它是纺锤状社会,中间人群比较多,这就导致了这个阶层消费的价格是可以被压下去的。
但是底线价格会被抬升,因为非常低收入的人群是相对比较少的。在日本,就算只是去便利店打个工,一个月也能收入1万人民币。所以并不会有那么便宜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中国正好相反。
我们依然有大量的相对低收入阶层,他们必须要用这种比较低价格的商品去进行生活,所以还是有很多的供给是针对这部分人群的。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中产阶级来说,如果你愿意放低自己的欲望,你依然可以用比较低的消费水平去过日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现在的物价贵。
到底是现在的物价贵?还是我们自己的消费水平在提高?是我们自己在希望用一种更加中产,或者说更加高的消费水平去过我们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大家值得去思考的。
特别是有了孩子的家庭。现在的这一代家长真的是非常愿意为孩子花很多的钱,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到比我们小时候更好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你付出去的这种溢价,就是你在抬高自己的消费的水平。它未必真的是物价贵了,而是由于中国现在这部分的供给不足,所以供需一失衡,导致它就更贵了。比如在一线城市要让孩子去学个骑马,学个击剑,那肯定是比较贵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诱惑多和物价贵导致我们存不下来钱的真正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对于诱惑多,我们需要寻找在物质消费之外的价值感。而对于物价贵,要考虑一下的可能是要不要继续用现在这种消费水平去过我们的生活。
7
支出的第三个理由,我相信大家也都会有同一种感受,那就是现代商业定价模式上的切换导致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支出越来越多了。
比如我们每个月支出的很多会员费用,每笔或许都是小笔的费用,但绝对是积少成多的。
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能理解对吧?不管是视频网站,还是iCloud,还是各种各样的会员,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觉得这种订阅制绝对是现代商业的一大创举,因为它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当然某种程度上它也有一个反考验,就是我们等一下会聊到的,对于人性来说,我们花小钱跟花大钱是两种心理的账户。
所以现在也经常有年轻人会说,花一笔大钱可能眼睛都不眨,但是要用一个视频网站的会员,却想要去找朋友借。
不过整体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肯定是变成了订阅式的。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为什么所有平台都愿意给连续包月的人以折扣价?做生意的肯定更精,一定是因为这样子一来门槛低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订阅,而在订阅之后又忘了取消,整体来说收入会更高。
大家现在可以在自己脑子里过一下,每个月光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会员费上面要付出多少?不加不知道,一加我自己是吓了一跳的。
这就让我想起了游戏行业。因为我是一个老游戏迷,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变化。
最早我们都是买断制的,去买光盘,后来是买电子版。不管怎样,这个游戏一旦买来了,它就归我了,我不需要再为它付出第二笔钱。
后来到了网游时代就变成了月卡,每个月都要去买一张卡才能让我继续玩这个游戏。这个就很像是我们现在的订阅制了。
当然到现在,游戏已经发展到next level,变成了要去买DLC,以及在一些网游里面要去买皮肤,要去抽卡,用这种增值服务去收费。
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消费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商业开始采取这种模式——你买一个基础会员仅能提供基础的服务,如果你想享受免广告的,甚至是更多的增值服务,那么对不起,你需要付出更多的钱。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每个月的。
整体来说,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变迁。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怎么抵挡这种诱惑,以及能不能抵挡住?我觉得首先得清晰的明白商家到底在做什么。然后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每个月在付多少钱?相对你的收入也好,或者说相对于你愿意为他付出的钱做一个比较,你才能得知定价模式的切换对你存不下钱这件事到底有多么大的影响。
8
以上,我们把支出这部分拆解清楚了,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我要把收入那部分讲那么多,因为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但是与收入这一端更加紧密相关的,其实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公式里面存钱等于收入减去支出之外还有个其他项。
其他项是什么?我把它命名为损失。损失未必指的就是我今天丢了一笔钱。它有可能是一笔打水漂的投资,有可能是你把一支股票割肉了导致账户出现实质性的亏损,也有可能是一些无法日积月累的支出。
我们再来详细的解释一下。
首先沿着我刚才聊的心理账户的话题。每个人对于大钱跟小钱的概念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会让损失这一点来的非常容易。
刚才说大家看个视频要去借个会员,但是在买自己的车的时候,如果是在买一个基础配置还是买一个高配之间选择,可能差了几万块钱,却眼睛都不会眨就会选择高配。
再比如说早些年,当大家口袋里还比较有钱的时候,去到一个旅游地,中国人最喜欢做的就是觉得这个地方真好,想在这买套房买了旅游房产。可能一笔要投入了几十万,但依然会非常轻易的做出决定。
这说明大家对于花大钱跟花小钱的概念真的是很不一样的。
再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就是我爸——他应该不听我的播客——我相信有很多人的父母都是类似这样的一种状态。你让他出去吃顿饭,花50块钱、100块钱吃顿好的,他真的是心疼到要死,但是他自己去买个保健品,当然我爸不是买保健品,他去做一笔股票投资几万块钱,然后亏了几千块钱,他眼睛都不眨。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
这背后当然是有非常深的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心理账户。
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的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消费者心理账户的概念。因为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所以大家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违背经济运算的法则而去做出非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有两种算法,一套是经济学算法,一套是心理学算法,经济学算法里面我们都是理性人,每一块钱其实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是你赚的还是你捡的,都是一样的,它都是你的财富。
但是在心理学算法里边是不一样的,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我们每一块钱都会是专款专用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支出里面经常给自己制造非常多的心理账户。
还是回到我爸的例子,吃饭对他来说是一个心理账户,而股票投资是另外一个心理账户。对于吃饭的心理账户来说,30块钱也是一笔很大的钱,但是对于投资这个账户来说,可能3000块钱也是能够接受的。
但这显然是不理性的。如果人是理性的,应该理解到这两者都是我自己的钱,30块钱也好,3000块钱也好,其实都应该生活在同一个账户里面,这才能做出最佳的经济学决策。
为什么要花这么久聊心理账户这个事儿?是因为它跟我们这个公式里面的损失,也就是其他这一项息息相关。
我们往往在损失的时候,会把它放在另外一个心理账户里面,跟我们的日常支出是分开的。这导致了你损失了一大笔钱,或者说你因为一个其实可有可无的消费花了更多的钱,你会并不是那么的在意。
但是另外一方面,你在日常的支出里面又会千方百计的去抠出一点点小钱。然而在存钱过程中,显然损失这部分带来的影响是更大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明白我在公式里加上其他项的真正目的——其他项未必一定是我们的投资损失,甚至是因为一些意外失去的资产,它更可能的是因为我们把这个支出摆错了心理账户,或者是受到了心理账户的误导,而把一笔本来可以节省的钱花了出去。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其他项。对于大部分人的存钱,真正影响的大概率不是日常的支出,而会是在当下都没有预料到它会成为我们存钱障碍的其他项。
如果大家和我一样都有记账习惯的话,你去打开你的记账软件,很可能会发现我们的支出并不是一个线性增长的。不是每天都花了100块,然后这个月花了3000块,不是这么一个概念。而很可能是每天只花了50块,但是在某一些日子,因为各种原因花了200块300块,最终加总起来变成了每个月的总支出。
所以我们真正要存钱要控制的是什么?是那些outlier,是那些突然出现的大额支出。
那些支出有可能是我们一时冲动的消费,也有可能是一些家庭的开支,也有可能是一些意外的消费,等等都有可能,但正是他们,才是我们整个存钱路上最大的障碍。
9
说到这里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或者说是我自己身体力行在如何控制这种其他项上的一个心得。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暴论,我不认为每个人都会认可他,也只是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至于有没有用得由大家自己来评判的。
我想请大家设立一个阈值,或者说界限。在这个界限以上的钱,你一定要好好的思考是不是真的要去做这样的开支,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把它花出去,而在这个界限以下的钱,你是可以把它当做是一种不用过脑子就可以花出去的。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经常会说的什么自由,你是冰棍自由,还是超市自由,还是车厘子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在这个阈值以下的,你是不用太多去思索的。
那么这个界限,或者说这个阈值到底应该设在多高呢?我给大家提供一套公式,大家自己一算就知道了。当然还是那句话,仅供参考。
我的公式是这样的,是把你所有的流动资产——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流动资产,不包括你的不动产,比如房子,或者是其他很难变卖的资产。
流动资产顾名思义,应该是你能非常迅速的变现的这部分资产,可以包括股票、基金,当然也可以包括定期存款或者是债券,因为这些钱你是可以安排它的流动性的,你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变成现金。
不过现在大家去算自己的资产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把医保、公积金甚至养老保险都算进去,我的建议是这些钱不要算在流动资产里面。
说回公式。
将流动资产再加上目前稳定的上班收入的20倍,就是你的一个总池子。而在这个池子里面的万分之1,我把它定义成我的界限。
比如说你有100万的流动资产,而你现在每年的工资收入是10万人民币,那你的池子就应该是一个300万的池子,万分之1则意味着300块钱。这就是你的自由限度。
在300块钱以下的钱,每一笔的支出你可以随意的开支,但是如果你的一笔支出超过了300块,那么你就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它是不是必须要去花的,以及如果它变成了一个损失项的话,会不会对你的存钱进程产生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的。
首先,你的流动资产加上你收入的20倍中的“20倍”其实是一个虚值。我假设的是大家从听我这期节目到你退休可能还会再工作20年。当然也可能是30年,或者15年,影响不大。
如果更严谨一点的话,我们应该要把未来的收入再乘以一个折现率,但是简便起见,我们就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你的流动资产加上未来所有的收入等于什么?其实就是等于包括了未来收入的你的可支配资产状况。这样一来可以打破你的心理账户,给你呈现一个完整的资产池子。
那么为什么要乘以万分之1呢?是因为我假设要突破这个界限的消费决策可能每周都会有1~2次。如果每周是1~2次,就意味着一年可能有50次甚至100次这样的支出。
如果是万分之1的话,就意味着哪怕你做了100次这样的支出,你所有的钱也够花100年。但如果你把万分之1变成了千分之1,也就是你把界限提高了10倍,那意味着你的这笔钱只够你花10年的。显然10年不足以度过我们的一生,所以我挑了万分之1作为一个比较保守的界限。
我会明确的知道花万分之1以下的钱我也不心疼,就算它变成了损失项我也不心疼,但是如果在万分之1以上的钱,我一定是要认真的去思考的。
这里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加上收入的20倍,以及什么情况下不能加收入的20倍?
如果你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拥有我们刚才拆解的三种收入里面的第一种工资收入,那我的建议是你只计算你的流动资产,然后把它乘以万分之1。
为什么?因为你的收入是不稳定的,你未来的整个池子的变化是不一定的。
当然你可以说,我的自由职业也可以一年收入很高。没关系,你可以每年调整一次这个池子。比如你在2024年拥有100万的流动资产,而这一年下来靠自由职业赚了很多钱,变成了200万的流动资产,那你明年的界限就可以提高一倍,从100块钱提升到了200块钱。
但是我的建议是不要把你今年的收入当做是你未来都能拿到的收入,这是你作为自由职业者要付出的一点小小的代价。
事实上,为什么成为自由职业者后的前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很多人都会惶惶不安?是因为你潜意识里知道你骤然失去了一大笔可以未来折现回来的稳定收入,所以你会不安。
我刚才说的这个公式,其实目的就是打破支出时的心理账户。
在我们做出每一笔支出的时候,要去考虑整个资产状况来决定我们要不要花这笔钱,以及如果它真的变成了损失项,我们会不会心疼它,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存钱进度。
心理学上还有很多的方法来做类似的事情,比如说所谓的消费冷静期,或者是让别人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要不要去花这笔钱。
但是我觉得那些方法都太麻烦了,对于我们现代人每一天可能都面对着非常多的消费支出决策的时候,可能设置界限这个办法是相对比较容易去操作的。
当然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倾向再去调整万分之1这个值。比如说你觉得自己需要更加保守,你可以把它变成2万分之1——我相信很多老年人在潜意识里面就是设了一个非常高的阈值,他甚至把他自己的资产乘以了一个10万分之1作为界限。
而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活在当下,或者你就觉得需要把自由度提高的话,那也没问题。你可以把万分之1变成五千分之1,甚至是千分之1。
当然这个的前提是,第一你可能没有追求存很多钱,第二你的工作可能决定了你未来可以一步一步的实现更多的收入来源,那么你可以做这样的公式调整。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向往自由的人,可能会以上这种方法太麻烦了,但整体来说,这是一个理工科背景的人,或者说是J人给自己做的一套管理的方式。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真的非常切实有用,也直接让我从过去有一段时间非常的苦恼中挣脱了出来。那时候花多了我会非常的焦虑,怕未来存不下钱,花少了我又觉得都明明都挣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能去实现一些什么超市自由或者是外卖自由?那么在这个中间,我用这一套公式达成了相对的平衡。
10
第二个小建议,也是我们今天聊这么多的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才能明白自己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所以记账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我在“介绍一个投资理财好习惯”系列节目里面的第一期就讲的是记账。
当然那一期出来之后,也有很多朋友来跟我讲,我真的不是一个这人,我也很不喜欢数字,所以你让我去记日常的流水账,我真的坚持不下来。
我觉得这也很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那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那就是你去记“截面账”。
比如说每个季度或者是每半年,甚至每年,把你所有的账户摊开,你的银行账户,你的支付宝账户,你的信用卡账户摊开,然后把它的数字记下来。
因为收入这一端大家会更容易统计,那么通过截面帐了解了从上一个截面到这个截面,你所有账户里这个变化有多少后,这两个东西一减掉,是不是就是你的支出了?
用这种方式来对你自己的支出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得先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收入是多少钱,你才可能完成存钱的行为。
当然了,最好的方式还是截面账跟流水账都要记。这就好像是一个企业,他的会计一定会记资产负债表,但同时也一定会有现金流表跟收入表。这三张表都得有,才能把一个企业的情况真正的摸清楚。
11
最后还是想说回今天的命题,“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存不住钱?”
必须要说的是,我一直认为,存钱并不是一个目的。现在有很多的自媒体也好,或者说有很多的朋友会把存钱当作是一种终极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它是对的,因为存钱能让你实现一些物质上的自由,但是它远远不可能帮你实现精神自由。
我认为存钱是我们达到自由的一个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如果说这些年大家都会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陷阱,那么搞钱主义跟存钱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陷阱。它会让我们整个思维变形,没有寻找到我们生活真正的意义。
这就像这两天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面,马伊俐扮演的角色有一句台词我非常的喜欢,他是这么说的:
“我生你下来不是让你当个有用的人,你看这个牧场的草和树,不就这么长着吗?它有没有用,不都在这里晒着太阳,长着呢?”
这句话也送给大家。
我们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存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意义中的多少部分?每个人都不同,在每个时代也不同。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存钱的方法,以及存钱的意义。
好,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在“迈出资产配置第一步”这个系列的下一期,我们会接着来聊心理账户这个概念。因为它跟资产配置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关联点是——它决定了我们的投资纪律。
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宏观:
随笔:
播客:
vol.75.为我们的资产配置,打造一个武器库
vol.71.有多少钱才该考虑做资产配置?
vol.47-48.停下来的自动步道,回不去的超低利率
vol.43. “国家要救的是房地产,不是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