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市场情绪如此高涨的时候,写些鸡血文,甚至是不知趣的泼盆冷水,可能都会有更好的阅读量。
不过我还是选择来推荐一些近期在财新上读到的文章。
毕竟鸡血满满的一周过后,大家才有心思周末来看看一些深度的文章吧。
如果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理解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轮行情从何而来,会到哪去,也有助于摆正心态,收放自如。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这周和财新达成了合作,大家可以用非常优惠的价格限时购买到财新通和数据通Pro的年卡,畅读财新的所有文章,具体信息可以参阅这篇文章:《起朱楼宴宾客粉丝订阅财新产品专属优惠》
所以于公于私,都该给年初那篇广受好评的推荐文《推荐几篇近期财新周刊上的文章》写个续章了。
1
事实上,这两天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并非真的如网上一些小作文上说的,是提前48小时才横空出世。
想想看就知道,无论是降准降息,还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以及宣布新的政策工具,从调研到论证再到决策,哪个不需要花上几个月时间?
央妈的工作肯定是做在前头了,无非是最后一锤定音,决定是否推出,什么时候推出而已。
比如,在财新每个月初都会有一篇对新公布的PMI数据进行分析的文章。九月初这期《政策加码必要性提高》一开头就写道,
“七月多项经济增长数据表现低于预期,需求尤其是内需低迷导致的增长动能不足值得关注,同时外需不确定性增大。从领先指标和高频数据来看,8月仍然延续这一态势。”
而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则明确提出:
“要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市场对高层会议提出的‘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颇为关注。据财新了解,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近期先后召集专家研究增量政策。“
当然,类似这样的表述在过往其实出现过好几次了,市场已经被”骗“了多次,没这么容易相信。
不过到了9月23日,也就是央妈举行会议的前一天,新一期杂志里的这篇文章的论述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修复一直呈现供给端表现好于需求端的态势。不过近期,这一局面出现了微妙变化。”文章后续分析了进入三季度需求逐渐开始拖累供给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年初预算安排来看,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但从实际执行观察,产生了顺周期的紧缩效应”。原因是什么?“警惕地方财政紧缩“这一章节写的很精彩,从最显而易见的土地出让收入问题,到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再到”地方普遍把化债放在发展之前“这一问题。我在最近聊《小镇喧嚣》那本书的播客里就表达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运动式的工作模式意味着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件最重要的工作被摆在各级干部的案头。而当很多地方把化债当做”一号战役“,甚至和“三保”支出地位相当的时候,那会发生什么样的财政紧缩局面也就可以想象了。这篇文章的末尾也对“该期待怎样的增量政策”做了展望,比起现在满天飞的小作文,我觉得里面引用的一些论点和猜测更加务实,也更加有可能真的落地。“追加赤字、增发国债需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9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未涉及到这一议题,10月底的人大常委会仍是观察的时间窗口。”这也就侧面映证了为什么现在市场资金只争朝夕,毕竟在水落石出之前,所有的猜测都无法证伪。关于财政,这个月还有一篇很触动我的文章,就是9月9日这篇《区属城投缘何踩坑》。这篇主要讲的是广州黄埔区科学城公司的事情,将这个平台的潮起潮落做了万字长文的分析,这也是财新最擅长的领域——毕竟也没别的媒体敢写、能写、会写了。里面我印象最深的点是在文章末尾,科学城的财报从2021年起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于是此后无需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因此在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周期里,这家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不但没有减值,反而还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实现了评估增值。到2023年,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股权投资收益合计金额达到41.8亿元,已经是同期利润总额的5.18倍。这种纸面富贵,究竟是用来骗谁的?这种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来调节报表的行为居然不是个例,那最终是谁会受伤?会伤及那些买了投向城投债的债券基金的普通投资者吗?另外,文章最后一句更是重磅,为了这篇推文能活下去,我就不引用了。只是感慨一句,现在要摸清楚地方政府的真实情况,别说我们这些外部人士,恐怕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登天之难。一篇是更早一些时候,6月24日的封面文章《酝酿新一轮财税改革》,另一篇是9月16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汪德华的专栏文章《财税政策如何改善收入再分配》。前者就不说了,非常系统的把财税改革的始末,以及目前最核心的问题都点了出来。财税财税,没有税哪来的财?凭空印钱的话,最终只会引发通胀反噬自身。看看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有更直观的理解。后者这篇专栏则很有意思,最后提到了“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本增强型福利项目”。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想让收入再分配不变成“福利养懒汉”,用在教育、医疗以及0-6岁儿童身上是最有效的。不禁联想起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养育补贴等政策,很难不让人觉得这一政府智库对外发声不是有意为之。财政聊的有点多,毕竟是最近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接下来再推荐两篇行业文章吧。一篇是讲胖东来的,来自8月19日的这篇《胖东来零售神话成色几何》。这篇文章出来还不到一个月,名创优品宣布收购永辉超市接近三成的股权,背后当然和胖东来改造永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永辉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作为观察这家公司数十年的”前小股东“,我曾经在知识星球里感慨过,真的是铁打的永辉流水的青睐者。从垂涎内地市场的香港牛奶公司,到想要占据线下高点的京东,再到现在试图摆脱十元店标签的名创优品,每个人都能从永辉身上看到自己想要的,但截至目前谁也没得到过。说回胖东来这篇文章,一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剖析胖东来成功之道的部分,包括胖东来员工的收入是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1.5倍到2倍,甚至店长年薪百万起步,这和早期我看财新写海底捞的成功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别说服务不到位,钱给到位了服务一定到位”。当然,海底捞上市之后,股东利益凌驾于员工利益之上,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另一方面是这篇文章最后写的,胖东来其实正在从这些”调改“的同行上慢慢撤出,一方面是自身管理半径有限,另一方面胖东来的模式肯定也不适合所有同行,就像文章中说的——“对于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来说,不是不想给员工涨工资,是自己都挣不到钱。”来了日本,看到这边异常丰富的线下零售后我也经常在思考,中国的线下零售不乏如流星闪过的优秀企业,但为什么却没有常青树呢?一方面和线上零售的过度挤压肯定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是否也和整个供应体系,甚至消费者的思考模式有着很大的关联。话说回来,名创这一把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永辉背后的张氏兄弟的资本运作能力真是让我大为佩服。再来一篇和金融行业相关的封面文章吧,那就是8月26日的《债市:危险的关系》。毕竟曾经也算参与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设工作,看到现在的券商自营可以玩的这么花,真是让人觉得中国金融行业不好好整顿天理难容。可能行业外的朋友没什么概念,但当我看到文章里采访行业人士,说现在“很多券商资管和投资相当于混业经营,券商可以把自己承销的债券卖给投顾客户,而池子里的客户未必知道,产品类投顾可以被用来调节券商自营盘收益,出现了明显的监管漏洞”时,简直就是大空头那部电影的前半部分在我眼前再次上演。当然,那个年代美国投行卖的是次贷产品,而在中国,则是长期国债和城投债。至此,我也终于能理解前段时间为何监管要如此严厉打击中小金融机构在债券领域的利益输送问题了。当时还觉得这是不是监管看到国债涨太多着急了,看完这篇文章才知道,这真是个危险的关系,文章里甚至非常直白的用了“裸奔”这两个字来形容目前监管对于券商的要求。不过既然有了这样的深度报道,也有了近期监管一系列的举措,希望还为时未晚,不至于酿成像08年金融危机时的那种大祸吧。最后的最后,推荐一篇和财经无关的文章吧,叫《香港银发司机》。我其实很喜欢财新这个叫显影的栏目,因为大多瞄准的是具体的个体,鲜活的生命,但又反映的是普遍的问题,以及很多媒体会忽略的群体。比如曾经的尘肺病年轻人、想要治疗不孕的夫妻、多次考研者,当然还有这一群在香港的老人出租车司机。而且因为是“显影”栏目,所以一定会有大量的照片辅助,张张鲜活,让人动容。这篇文章最打动我的除了这帮乐观的银发老人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到香港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如果是身体健全的65岁以上的单身长者,如果你每月收入低于一万港元而且总资产不超过40万港元,就可以每个月领4000多港元的补助,如果是夫妻,则可以有7000多港元。虽然我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每一期、每一篇都读,但我也能理解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时间精力,或者有这个意愿的,也希望这个系列可以帮助大家找到阅读的脉络,能够让这一我十分敬重的中文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还是要重复一下我近期开启的一个和财新的合作,大家可以用非常优惠的价格限时购买到财新通和数据通Pro的年卡,可以畅读财新的所有文章,具体信息请参考这篇文章:《起朱楼宴宾客粉丝订阅财新产品专属优惠》。说明一下,截止目前前一百的知识星球免费资格已经被领取完毕,但如果对我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朋友,依然可以凭借使用了这张财新订阅优惠券的截图,来领取知识星球的加入/续期半价券。最后,提前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国庆假期,阅读愉快,投资愉快,生活愉快~
宏观:
年报季中的真实中国2024
关于2024年的五个预测和十五张图
随笔:
日本人更怕台风还是地震?
当一个普通日本人决定开始买股票
推荐几篇近期财新周刊上的文章
Every dog has its day
沧浪之水
播客:
vol.94.我为什么要杀回可转债这个“鬼故事”越来越多的市场?
vol.90.日元套息交易带来的股灾,更像是下一场金融危机的预演
vol.86.全球宏观和资本市场2024年中盘点:这次终于不是“打脸会”
vol.83.黄金行情走完了吗?上游资源品的投资机会可能才刚开始
vol.79.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存不住钱?
vol.75.为我们的资产配置,打造一个武器库
vol.71.有多少钱才该考虑做资产配置?
vol.47-48.停下来的自动步道,回不去的超低利率